火神山“十二時辰”

“滴答,滴答……”

這是他們與“疫魔”賽跑的聲音。

從火神山傳來的“戰報”每天都在更新,

病房裡的患者越來越少了。

勝利在望,

白衣戰士們不由想起了和疫魔的第一場遭遇戰。

辰時(07:00-09:00)

爭分奪秒,規範病房

火神山“十二時辰”

距離感染六科二病區開始接診首批患者只有六個小時了

主任趙曉燕和護士長金萍帶領病區全員齊上陣。

擼起“醫”袖,不管是博士碩士,都是戰士。

給剛剛交付的病區安裝病房設施設備;

檢查病房、電路、氧氣等;張貼病房標識;

整理病床規整病人用品。

病房交付一間就檢查打掃一間,

“迷彩服”和“小黃帽”如火如荼,井然有序。

巳時(09:00-11:00)

往返穿梭,請領物資

火神山“十二時辰”

經過一上午的物資搬運,

每走一步彷彿都比上一步更吃力了。

陰雨綿綿的武漢,

李田鋒、金蘊韜、馮俊凱、張國恆幾個大小夥子

額頭上已經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藥品、防護物資、辦公物資,

一車一車源源不斷地從庫房送到病區。

一趟趟,一車車,

高高的物資擋住了他們的身軀,

只能看見幾雙穿著戰靴的腳丫在泥濘的路上匆匆往返。

所有的物資被送往病區,

任靜和翟瑜兩名同志帶領著大家清點分類、入庫上架。

短短兩個小時時間,他們的手機記步已達兩萬步。

午時(11:00-13:00)

嚴控流程、明確目標

火神山“十二時辰”

病區佈置將近尾聲,

趙曉燕主任再次明確

“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醫務人員零感染”的作戰目標,

護士長金萍再次對“三區兩通道”的使用做詳細講解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碼蓄力。

從這一刻起,

感染六科二病區正式進入“戰時”狀態。

醫護人員分成若干戰鬥小組,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用生命守護生命。

醫護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

這一刻,將永遠被歷史銘記。

未時(13:00-15:00)

盡力收治,刻不容緩

火神山“十二時辰”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疫情就是命令,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戰士們聞令而動,衝鋒在前,

他們深知患者病情等不了、拖不起、慢不得,

他們動作快一秒,患者救治的希望就多一分。

醫護人員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路小跑,

各級指揮員拿著對講機聲音嘶啞地指揮。

推輪椅、平車,上臺階、進“黃區”,入“紅區”,

心電監護、面罩給氧、靜脈通道……

緊張忙碌到每個人都血脈僨張,心跳加速。

那種戰鬥激情,讓置身其中的人毫不懷疑,

這就是在打一場生命保衛戰。

申時(15:00-17:00)

評估問診,精確診斷

火神山“十二時辰”

25個病房,59張病床。

他們將患者放在心尖上,

仔細地與患者溝通,

通過翻看外院就診記錄,

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資料。

嚴謹認真,耐心細緻,

任何一個治療方案都要反覆斟酌,反覆把關

不錯過任何細節,不漏看一處陽性指標。

同呼吸,共命運,做好一切充足準備,

只為取得戰“疫”的勝利。

酉時(17:00-19:00)

火神山“十二時辰”

結合全病區患者病情,逐人制定治療方案,

採取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力及營養支持等方式對症治療。

距離接診收治已經過去了五個小時,

長時間佩戴護目鏡和口罩,

在臉部留下深深的壓痕,甚至還引起胸悶、噁心。

越是艱難的時候,大家越是相互鼓勵、相互幫助,

彷彿彼此都是對方的眼睛和耳朵,

為實現共同的目標,相攜而進。

戌時(19:00-21:00)

心理疏導,嚴格管控

火神山“十二時辰”

陌生的環境,殘酷的疫情,

許多患者難免情緒焦慮。

他們當中有的不停按呼叫器求助,

有的不肯讓醫生護士離開半步,

有的夜裡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更有的坐立不安、在走廊徘徊踱步,

護士長帶頭進入“紅區”,

帶著關愛穿梭於每一間病房,

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

貼心照顧患者的飲食起居,

刮鬍子、洗頭、餵飯

並對他們做及時的心理輔導。

每一名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向患者證明了什麼是愛。

慢慢的,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心被愛緊緊相連。

亥時(21:00-23:00)

搶救病人,爭分奪秒

火神山“十二時辰”

45床患者,呼之不應

血氧飽和度掉至85%,血壓206/108mmHg

患者原有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慢性腎衰

“急急急……”

醫護人員疾步跑入病房,

“馬上清理呼吸道,呼吸機準備。”

護士張亞霞嫻熟地連接呼吸機、固定面罩、調整參數,

患者的氧飽和度逐漸回升了。

持續心電監護,急查動脈血氣、肌酐、尿素氮等指標,

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對症用藥,

醫護人員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適時調整救治方案,

兩個小時過去,患者生命體徵逐漸平穩,

大家緊繃的神經終於可以稍適放鬆。

子時(23:00-01:00)

連續作戰,全力以赴

火神山“十二時辰”

靜謐的夜悄然來到,

醫護人員的戰鬥熱情卻有增無減,

護士張曉燕配置液體,分發口服藥,核對醫囑,走廊消毒

護理工作從最初的稍顯忙亂,到現在的漸入正軌,

他們連續作戰,全力以赴,

只要對患者康復有幫助,

他們就會盡百分百的努力。

丑時(01:00-03:00)

嚴密監測,安全護航

火神山“十二時辰”

伴著病房裡心電監護儀“滴滴”的節奏,

一個個身影在每間病房穿梭

在每臺心電監護儀前停駐

認真觀察,認真記錄。

厚重的三級防護

使他們記錄生命體徵的字跡略顯歪曲,

血壓,心率,脈搏,呼吸,氧飽和度

每一個數字都是反映病情最直接、最簡單的晴雨表,

關注這些數據就是關注患者生命的走向。

他們要嚴把安全關,不讓隱患有機可乘。

寅時(03:00-05:00)

貼心照料,共度難關

火神山“十二時辰”

“紅區,紅區,28床患者呼叫。”

對講機傳出來的聲音打破了夜幕下的寧靜。

“護士,我餓得睡不著,實在是太餓了。”

距離早飯時間還有三個多小時,

老太太等不到吃早飯的時間有些低血糖了。

“男”丁格爾金蘊韜轉身跑去拿自己帶進“紅區”的八寶粥,

用開水燙熱後,來到老奶奶床旁,一口一口喂她吃下。

冬夜很長,黎明很黑,

但是再長的冬夜也會過去,再黑的黎明也會迎來光明。

卯時(05:00-07:00)

醫患協作 一針見血

火神山“十二時辰”

4床患者行動不便,

早上,她需要急查動脈血氣,

護士王玉琴用手指尖感受動脈搏動的位置,一針見血。

鄰床的患者珊珊熟練的幫助4床患者按壓出血部位,

並親切的對王玉琴說:“你去忙吧,這裡交給我。”

珊珊是武漢本地最早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

在這裡,她常常幫助醫護人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火神山“十二時辰”

時間“滴答滴答”地流逝

火神山醫院感染六科二病區的十二時辰也已接近尾聲。

在無數個十二時辰的戰鬥中

“疫魔”已不復昔日的猖獗,只能苟延殘喘

勝利的號角已經吹響

身著白衣戰袍,

戰士們正爭分奪秒、毫不懈怠地打好收官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