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核”1小時通達 看成渝交通一體化的“速度與激情”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雙核”1小時通達 看成渝交通一體化的“速度與激情”

建設中的合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涪江大橋。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0日6時訊(記者 董進 劉豔)一個是山水之城,重慶;一個是天府之都,成都。隨著一大批重點交通項目的開工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激情”。接下來,成渝高鐵將進行提速改造,進一步縮短“雙核”間時空距離,實現1小時內到達。這樣的鉅變不僅為兩座城市帶來發展良機,還將為每個人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加速:

多個項目今年開工或建成 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

3月26日下午,合安高速(重慶合川至四川安嶽)控制性工程——黃家溝大橋左幅最後一片預製梁順利完成架設,這也是全線第一座下穿鐵路架通的橋樑。

而在永瀘高速(重慶永川至四川瀘州)川渝界施工現場,攤鋪機、壓路機也正在忙碌地鋪路作業。

春暖花開時節,成渝雙城之間交通建設擂響新戰鼓。重慶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建設已按下“快進鍵”。

在3月25日舉行的2020年重慶交通工作會上傳來消息,多個涉及成渝間的交通項目將在今年開工或建成。

鐵路方面,重慶今年將力爭開工成渝中線、渝萬和渝西高鐵,實施既有成渝高鐵改造。加快建設成渝鐵路主城至江津段改造,加快蘭渝高鐵川渝段、達萬鐵路改造等前期工作,開展重慶至廣安、自貢等城際鐵路規劃方案研究。

高速方面,力爭開工渝武擴能北碚至合川段、銅梁至安嶽、江津至瀘州北線和合川雙槐至錢塘4個項目。力爭建成渝長擴能、永川至瀘州、渝廣支線、合川至安嶽等高速項目。落實“三環十八射”高速公路網規劃,做好萬州至達州、成渝高速加寬等前期工作。

據重慶市交通局介紹,按照“統一謀劃、一體銜接、互聯互通、協同管理、共治共享”的思路,川渝兩地將共同加快鐵路幹線網和省際公路網建設,推動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分工協作,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向輻射、立體互聯、一體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努力建設重慶-成都雙核多層、內陸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交通樞紐,重點打造一流國際多式聯運集散體系、一流國際航空集群體系、一流鐵路樞紐體系和一流航運體系。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雙核”1小時通達 看成渝交通一體化的“速度與激情”

乘客在沙坪壩火車站乘坐成渝高鐵。資料圖片

利好:

眾多行業將迎發展良機 加速“線上+線下”集聚提高兩地競爭

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渝黨政聯席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據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向東透露,會議敲定了川渝雙方合作的重大項目主要圍繞四大領域佈局,其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合作的重點,雙方將重點推動出川出渝大通道建設,高標準建設鐵路運輸幹線網絡。

“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所所長陳堅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建設的加快,將拉近兩地空間距離。

以今年將力爭開工的成渝中線高鐵、啟動改造的既有成渝高鐵為例,隨著兩個項目的建設,重慶、成都兩地將實現1小時通達,從現在當日往返到今後半日往返成為可能。這也必定將對促進重慶、成都兩大核心城市間經濟發展、產業協同、人員往來等各類生產要素的流動,使兩地間融合更有效。

“這些交通項目的開工建設,本身就是發展經濟的強勁拉動力,能給建材、運輸、土石方機械等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分析,項目建設還能實現資金、技術、優秀管理人才的聚集,需要的大量用工還能進一步解決就業問題。

而隨著這些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綜合交通網絡的構建,將促進兩地交通提檔升級,這將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支撐。沿線其他城市,也將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形成網絡交叉點,可以更快融入兩地,接受到兩地城市群的輻射。“以農產品來說,成渝兩地農產品,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抵達,農產品的種植、採摘、包裝、運輸、銷售等整個產業鏈都將收益。”在李敬看來,幾乎各行各業都能從中迎來發展良機,兩地的聯繫也將更加緊密。

同時,成渝地區市場一體化的程度也將提高,高效的企業更多,城市會得到更多高效能企業的溢出效益。在今天舉行的“新業態·新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上,北京大學區域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薛領以《透視經濟空間,搶抓數字機遇》為題進行主題分享。

薛領表示,成渝地區處於集聚階段,要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同步推進,匯聚要素,使得知識和技術溢出更加容易,促進成渝地區城市整體提升。“成渝地區要打破地區的分割,豐富區域一體化內涵,打造共同基礎設施、實現共同公共服務、共同制度安排、推動共同的大市場,實現共同發展價值。”薛領說到。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雙核”1小時通達 看成渝交通一體化的“速度與激情”

沙坪壩站,火車停靠在站臺上準備發車。資料圖片

便捷:

出行時間更短選擇更多 真正實現“雙城記”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基礎建設的加快推進,也將讓更多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出行的變化。

“自從合安高速開建後,我就特別關心項目進度。”老家是合川的吳靜在成都上班,要經常回老家探望孩子。合安高速建好後,她自駕從成都到合川,又多了一個選擇。

家住成都青羊宮的張鑫,妻子在重慶上班,他每週五都要坐火車前往重慶,週末再坐車回成都。近期他看到消息,兩地間還將建成渝中線高鐵,既有的成渝高鐵也將改造,聽說最快只要1個小時就能到重慶,張鑫充滿期待。他說,今後往返成渝兩地也不用擔心“打擠”不好買票了。

市交通局介紹,川渝兩地將著力構建成渝雙核超大城市之間1小時通達、成渝雙核至周邊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成渝地區相鄰城市1小時通達、成渝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4個“1小時交通圈”。實現基礎設施網絡“一體化”、運輸服務體系“一體化”、交通治理體系“一體化”3個一體化。

而這樣的一體化建設合作已經展開。3月24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銅潼遂段建設合作座談會在潼南區召開,銅梁、潼南、遂寧三地人民政府共同簽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銅潼遂段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協議中明確三地將共同開展前期規劃調研等工作,同時各自先在轄區範圍內,進行一些實際的拆遷徵地等實際工作。

在綜合交通一體化規劃建設上,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綜合交通運輸研究所所長陳堅也給出建議,要明確兩地交通需要怎樣的綜合交通網絡結構與規模,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協同發展,突破行政限制。比如高速公路,重慶段和四川段的硬件標準、運營管理標準等在規劃、設計、建設時都應一體化考慮;在運輸服務上,票制、票價、安檢、提供的服務等也應走向一體化。而隨著交通一體化的推進,兩地居民在出行服務質量上也將感受到明顯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