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從今年開始,多個省份已將美術成績納入中考分數,成績不合格將無緣重點高中!有遠見的家長都已經開始籌劃了!

  留言“領課”,即可領取價值280元的1對1少兒美術試聽課!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一提到博士我們就會肅然起敬,感覺很是高大上,離我們有些遠。有的人經常會調侃道,這世界上有三類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可想而知,作為一位女博士壓力有多大。我們都知道成為博士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要考研拿到研究生學歷,而且要成為一名博士畢業需要十分嚴格的標準和要求。教育部和國家也在不斷的提高對於博士的要求。

  

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我們許多人都想要取得很好的成績。博士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學位。提到畢業,我們很多人就嚮往985,211這樣的名校。認為只有這樣的名校才有說服力。但我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和看法,我認為在很多其他高校的博士也是有含金量的。

  近日,一名非211類大學生就顯得格外耀眼。她就是來自陝西科技大學女博士宋倩茜。她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這讓她在網絡上出現一陣火爆。SCI中文是科學引文索引,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索引性刊物之一。

  

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我們可以想象,宋倩倩一年之內在該網站上發表了15篇個人文章,是多麼可觀的數據呀!她通過個人的努力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突破自己原有的先天缺陷,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他用自身去證明並不比其他人差。勤能補拙這句話很好的在她身上應驗了。

  通過這些成就,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努力及認真,對於這樣一個人很多人都是給予鼓勵。但是有些時候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這位女博士發表的論文多數關於生化環材類。行業內人士可能很清楚生化環採類在其中佔比很高。但是有些人則認為此類論文沒什麼難度,也沒什麼含金量,所以說寫再多的論文也是毫無用處的。有些網友在評論區直接罵道,這樣的SCI再多也沒用。我想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評論都是為女博士感到憤憤不平的。

  

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首先我們應該充分肯定女博士的論文。

  每一份論文都有它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更何況他是登載在權威的索引上的論文。它的專業性和知識性是不容置疑的。雖然這個領域內的難度比較少,但是同樣有著它的價值和它難度。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一年之內發表15篇文章的。她的努力我們有目共睹,她的成就我們應當一起鼓勵。

  其次,網友們應該謹慎自己的言行。

  

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每一段成功的背後都會有一段努力的過程。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取得的,風雨之後才能見彩虹。不過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不到葡萄,就開始說葡萄酸。也許是因為眼饞嫉妒。對於女博士取得成就,他們看起來很是不滿。各種批評的話語層出不窮,他們會說女博士的論文毫無意義,再多也沒有用。這無疑是一種否定他人成果的一種說法。

  那麼我認為,論文竟然能在其中發表,那麼就一定是值得肯定的。難道網友的看法和見解會超過各位博士們嗎?

  

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位女博士並不是985,211中的高校或者是名校出身,她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外界的條件限制。努力的學習最終成就了她的光榮。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這種精神。一種不服輸的精神,一種敢於挑戰的精神。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能會被資源所限制,可能會被先天的條件所壓抑。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求更高更遠的未來。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身邊有限的資源來獲取無盡的知識。

  我們愛好讀書,我們可以去網站上瀏覽那些網絡資源。我們愛好美術,可以通過在線美術學習平臺來學習專業知識。把網絡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抓住零散的時間規劃好自己的計劃。有了在線美術1對1指導,可以隨時隨地學。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愛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

  一

  

女博士獲獎無數,在SCI一年發表15篇文章,卻被嘲諷一文不值?


  將功成萬骨枯。也許這句話說的有些殘忍,但是有時候這就是現實,我們要充分的利用好自己身邊的資源,努力學習,不斷追求自己的理想。拼搏努力,因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