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PP需要打造“內容”和“技術”雙引擎

2019年暑期K12教育行業的生源爭奪戰還歷歷在目,2020年春天又迎來了疫情“黑天鵝”,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教育行業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爆發。

在線教育模式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無線移動設備、大數據等信息科技帶來的變革,新興技術將帶動用戶體驗、服務內容和消費場景的變更,而APP作為教學場景的應用載體,更是增速迅猛,這背後存在一些可以關注的點。

教育APP市場百花齊放,有何內在邏輯?

據艾瑞數據統計,中國在線教育APP月獨立設備總數持續增長,截止到2019年6月達4.1億臺,“作業幫”等作業類APP、“有道詞典”等單詞類APP持續霸榜。搜題、批改作業類產品從2012年來一直是在線教育兩大流量王者,實用價值較高。外語單詞類教育APP更常年霸佔app store付費版,其用戶付費意願和使用量都經得住考驗,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甚至認為:“外語類APP最適合在移動終端上使用,移動學習已經全面超越PC學習”。

另外,“作業幫家長版(現改名作業幫口算)”、“互助文檔”、“小猿口算”等作業類APP流量增長最快。網校之外,家長端、口算APP成為巨頭佈局的新賽道,教育培訓是個很複雜的行業,尤其像K12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使用者和付費者是分離的,從商業角度看,學生用戶大多是無效用戶,而家長端正是商業變現和用戶培養的新選擇。

教育APP需要打造“內容”和“技術”雙引擎

隨著近年來監管和政策導向的介入,政府官方推行的綜合類、考證類產品深受人民群眾喜愛,2019年1月上線的"學習強國"APP在6月份月活超過了2400萬臺,“一起考教師"APP的月活增速達到了133.3%。

而校內教育信息化產品,也伴隨著教育信息化2.0政策的落地迅速落實,“曉黑板”、“智學網”兩款校內教育信息化APP的月活增速分別達到了143.3%和70.2%,這說明在線教育正從校外培訓逐漸向校內教育領域滲透。

單從在線教育招生規模上看,2019年暑假期間,K12領域的學而思和作業幫入口班招生人數突破紛紛突破150萬,猿輔導突破100萬,這標誌著,在線教育行業首次實現單一公司招生人數破百萬。在線教育公司“入口課”整體招生規模直逼1000萬人次,參培率開始衝刺10%。在資本最為火熱的K12領域即將誕生一個千億美金市值的在線教育公司。

政策扶持,資本助推,相關細分領域開始被巨頭挖掘,多方因素構成了教育APP市場的熱潮。

技術賦能+內容為核,成教育APP的破局關鍵

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以及去年微信對“打卡返利”套路的封殺,在線教育曾經優於線下的獲客便利,現在也面臨枯竭。原以為需要暫時偃旗息鼓,誰知疫情“黑天鵝”來襲,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一波空前絕後的流量雨。

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一方面,各大在線教育平臺紛紛通過“免費課”、“低價課”等方式,吸引來了鉅額流量。“騰訊課堂”APP以直播互動為特色衝至app store教育板塊首位,搜題、口算類APP緊隨其後,學前教育、駕考教育類APP也獲得較多關注,實現用戶量的大幅上漲。有數據統計,疫情期間至少有2億中小學生湧向在線教育平臺。另一方面,60萬線下教培機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線上轉型之路。

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吸引大量流量固然值得高興,但誰也無法保證用戶不是衝著“免費”、“低價”這樣的紅利而來,服務以及體驗上留不下用戶,那麼後續很難保證持增長持續性。

其實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教培行業的本質都是不會變的,用戶在在線教育平臺學習,課程質量是最核心的,能讓家長和學生持續買單的還是體驗和效果。在線教育的體驗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教研和教師是否足夠優質,另一方面是技術體驗是否足夠流暢和個性化。

內容和技術兩手抓,才能真正在服務上實現突破。首先,教培行業需要儘可能提供優質、持續、穩定的教學內容供給,嚴格把關師資品控和教學內容,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產品。其次,要做好用戶分層,對不同黏性和忠誠度的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

另外,機構也要常態化地瞭解最新技術,通過技術賦能業務,讓技術浸潤於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例如此前,好未來推出的兩個AI產品也應用於“雙師課堂”,“魔鏡”主要負責採集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行為數據,提供測評分析結果,“WISROOM”則專注提升課堂互動。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輔助教學。

作為應用載體,提高教育類APP的技術實力無疑是最直觀的,產品迭代方面,疫情期間重點圍繞使用體驗進行升級,猿輔導優化了班課主頁、學而思網校新增直播課一鍵投屏電視功能,通過提升產品的易用性促進用戶留存。上述提到的“作業幫口算”、“學而思網校”等在線教育APP都已經開始強化渠道信息辨別能力,採用第三方SDK openinstall的服務,在私域流量渠道(教育分銷)、線上課程分享、線下廣告渠道等方面都能追蹤用戶來源,高考志願填表類APP“高考e志願”也藉此開發了一套引導分級安裝系統,從而實現用戶分層,以及精細化運營。

教育APP未來應探索進入課堂,成為教學工具

與火熱的在線教育市場相比,能夠真正在課堂中使用的APP卻寥寥無幾。雖然近年來部分校園都有推出官方APP,但都僅用於校園管理和教研考核,學生端也只是用於成績查詢、考勤統計等課外功能。由於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在教室的使用限制,即便真的開發出課堂專用APP,也毫無用武之地。

但是不妨以發達國家作為參考,暢想一下未來。近年來BYOD(自帶設備)模式在國外逐漸興起,學生自帶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PAD)等移動設備去上課,不僅解放雙肩,也可以不受學習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老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幫每個學生打造屬於他自己的學習計劃。

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質在於轉變師生在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中的角色,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個性化整合。

當然,現階段課堂不允許自帶設備的原因很多,比如無法管控學生操作、屏幕傷害視力、互動性不夠、設備成本過高等問題,目前也有一些APP在作出這方面的嘗試,像“袋鼠家”、“熊孩寶”等APP可以遠程監控,管理部分手機功能,再比如疫情期間火了一把的“釘釘”APP,老師可以調桌面、調攝像頭、視頻打卡,這些產品都為課堂BYOD模式做出了一些探索性貢獻。

教育APP應該回歸本質,依託大數據和個性化打造,通過數字化的觸點精準觸達用戶,實現服務數字化、智能化,這才是區別於傳統教育最大的優勢。教學的終極目的是學生自我思維的發展,太過通用的產品很難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用戶需求,未來比拼的是誰更懂教育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