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領航,聚力強富美高 江寧:高水平全面小康展露現實模樣

近日,江蘇省“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江寧區湖熟街道錢家渡舉行。這座原先普普通通的村莊,如今不僅成了全省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更成了江寧的小康村,田野裡油菜花香四溢、展現鄉野氣息的枕水民居、河道上獨具韻味的拱橋、河邊白牆黛瓦的木質民宿,以及洋溢在農民臉上的笑臉,構成了一幅美麗富饒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決戰決勝之年。百年夢想,觸手可及;復興征程,篳路藍縷。按照中央、省市統一部署,定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江寧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藍圖,堅持以新思想定向領航,對標找差、創新發展,始終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發展目的,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化社會治理,奮力建設“四新江寧”,書寫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江寧答卷。

新思想领航,聚力强富美高 江宁:高水平全面小康展露现实模样

江寧區湖熟街道錢家渡美景

經濟強,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增幅均居全省區縣前列

翻開2019年江寧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00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5.3億元,增長4%;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千家……憑著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江寧收穫了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區等一大批榮譽,位列中國社科院“全國百強區榜單”第四。

以創新引領,構建現代產業新版圖。立足走在最前列的站位,江寧搶抓全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機遇,加快構建“3+3+3+1”現代產業體系,紮實推進“兩落地一融合”,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闖出“江寧路徑”。目前,新型備案新型研發機構59家、引進孵化企業超800家、產出科技成果805項,紫金山實驗室、麒麟科技城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集聚了國際頂尖專家和高端團隊16個,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380名,“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

抓牢實體經濟牛鼻子,五大地標產業快速成長,LG化學電池正式投產,新落戶T3出行、寬體飛機客改貨等6個百億級龍頭項目,上汽大通入選全球工業4.0“燈塔工廠”,智能電網被工信部評為五星級產業示範基地,未來網絡產業創新綜合體一期建成,中國藥谷加快核心區建設……特別是當前,全面落實落細“防疫+”戰時工作機制,加快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全區205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復)工率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大力推行減稅降費政策,僅去年就幫助企業降低成本50億元,民營經濟活力迸發;加快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十大國企集團營收總額同比增長16.3%,國企方陣支撐有力;堅持“放管服”一體推進、百餘項便民服務實現“掌上”辦理,營商環境綜合評價躍居全省第二,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江寧把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更穩健、更堅實。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48.6:49.3,12個試點中小工業集中區加快“砸籠換綠”和“開籠引鳳”、轉型發展,全區單位建設用地稅收增長7%,單位建設用地GDP增長10.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則下降1.5%,經濟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攀升。

百姓富,美麗鄉村裡當起老闆

沿著平坦乾淨的青石板路來到江寧街道黃龍峴村中央,從林農家樂老闆阮從林正忙著接待訂餐的遊客,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環境美了,我們老百姓坐在家裡就能端上‘金飯碗’,吃上生態飯。”憑藉好山好水好風光,黃龍峴“火了”起來,許多農戶從外出“賣勞力”變成了在家“賣風景”,利用自家房屋開起了農家樂,阮從林就是40多戶中的一位,現在年收入超過了30萬元,是以前外出打工的6倍多。

鄉村振興正當時,全面小康戰猶酣,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既是關鍵一招,也是系統工程。江寧在新思想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和五個振興的具體路徑,探索走出一條“五朵金花”起步、“千百”工程推開、“四變”工程提升、“四變五新”全面振興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徑。黃龍峴、錢家渡、龍鄉·雙範等一個個原本貧困、落後的村莊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示範村,吸引了當地近千名村民主動返鄉創業,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致富奔小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近年來,江寧還持續加大財政投入,每年將75%以上的可用財力用於民生工程。針對“就學難”,將軍山幼兒園、文靖東路幼兒園、等十餘所新建公辦幼兒園迎來首批適齡幼兒;針對“就醫難”,橫溪、祿口、江寧、湖熟、湯山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血透室建成投用,方便更多病患家門口做血透;針對“養老難”,“小江家護”居家上門照護覆蓋所有80週歲以上老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區”的幸福晚年……補齊民生短板,墊厚民生福祉,讓老百姓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富”的成果越來越可享、可感。

環境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招牌擦亮發展底色

春光正好,行走在江寧長江岸線,兩側滿眼翠綠、鬱鬱蔥蔥,既有墨綠色的高大喬木,也有斑斑點點的“新綠”,株株樹苗沐浴著春光,吐出嫩芽,

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肩負著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使命,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保護好母親河,江寧責無旁貸。通過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如今的岸線煥然一新,呈現出岸線整潔、灘塗平整、綠意盎然的新景觀,初步建成了連續完整、結構穩定、景觀良好的沿江綠色生態廊道,為母親河裹上了一條“綠絲帶”。

從長江岸邊的“千人大會戰”到各自然村的“精雕細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文旅融合全域化工程正在江寧打響。今年年底前,江寧將全面完成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達標率為100%,並於近日江寧區獲評全省2019年度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評估第一等次,全域景區格局加速形成;嚴格落實“河長制”,劣五類河道基本消除;出臺並實施“江寧治氣60條”,讓江寧的天更藍……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江寧把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放在突出位置,讓生態美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昔日的城市傷疤,在創意之手的“撫慰”下,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贏。在湯山礦坑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汪碧綠的湖水,周邊綠樹環繞,不少市民正在公園內休閒、嬉戲。公園植入了科教娛樂、溫泉體驗及親子活動等內容,形成“以山為幕”的特色礦坑體驗公園,吸引了大批遊客。

社會文明程度高,文明成為江寧最迷人的氣質

在疫情防控戰中,處處展現著江寧人的精氣神:湯山街道葛巷村防疫站點67歲的葛進江和66歲的秦友祥“攔住”省委書記進村的消息一夜之間紅遍網絡;東山街道邵聖社區七旬老黨員陳景雲每天都要行走上萬步,他的防疫宣傳小喇叭也響遍了轄區內各個小區;“獨腿戰士”吳金喜每天堅持開著“宣傳車”穿過祿口街道銅山集鎮各主幹道、小區,播放疫情防控知識……他們都有一個名字叫“志願者”,他們的無私奉獻疊加起城市文明的高度。

而這一切離不開多年來文明城市創建的潤物細無聲。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江寧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路徑,構建了“1箇中心+10個所+201個站+891個點”的全覆蓋陣地體系,並打造文明實踐“八平臺三陣地”,讓“文明之花”開遍江寧大地。同時,江寧區還積極發揮群眾力量,吸納了近30萬“志願大軍”,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就近提供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的志願服務,真正實現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群眾需要什麼,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就提供什麼。

圍繞塑造高水平的“江寧之治”,江寧以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為契機,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大力推行“網格+”模式,打造“全要素網格”。推進“黨建進網格”,東山街道駱村社區開辦“網格民主議事會”,半年解決百餘件網格內居民的煩心事、難事;社會治理與環保“牽手”,網格員運用大氣監測系統記錄App,可實時瞭解工地揚塵、VOCs排放等情況,並能精準定位汙染源頭,及時反饋至環保相關部門……據介紹,目前江寧還在社會治理網格上疊加黨建網、城管網、市場監管網、安全監管網、環保網等專項網格,進一步增強網格服務效能,提升群眾滿意度。

揚子晚報記者 季宇軒

視頻拍攝 趙雨晨

視頻剪輯 孫楠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