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興產業 增收入 富百姓

近年來,西峰區堅持以農業產業化項目為抓手,圍繞現代化種養殖業,積極引進中盛、正大等龍頭企業,深入推進“331+”產業扶貧模式,“果、菜、畜、遊”產業化發展均呈現新的態勢,為農業結構轉型升級、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
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
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
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
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

東果:蘋果為主 提升效益

當前正是春季田間管理及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在董志鎮的慶陽居立現代蘋果產業園裡,工人們正忙著給蘋果樹拉枝、果園除草,一片忙碌景象,產業園裡的技術員正在給務工人員講解春季果園管理技術要點。

在園區為蘋果樹拉枝的朱海生告訴記者,他以前在家務農,收入微薄,2016年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他以3000元現金入股合作社,成了股民後,來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掙80元,年底還能拿分紅。

通過建立定單生產、推介品牌、期貨貿易、直銷店和特許連鎖經營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擴大果品銷售渠道,全力幫助果農解決銷路問題。以溫什、董陳兩個高標準萬畝果帶為核心區,實施整鄉整村推進戰略,發揮甘肅居立現代果業龍頭帶動作用,鼓勵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發展蘋果產業,使蘋果產業成為全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主導產業。

南菜:綠色生產 多樣種植

突出綠色生產、訂單種植、反季節供給,加快推進肖金幸福小鎮項目建設進度,以“一園兩川”為帶動,大力發展設施蔬菜、露地菜、高原夏菜,計劃種植各類瓜菜6萬畝以上,其中設施瓜菜1.5萬畝,新建鋼架大棚280座。

“這是今天一大早摘的新鮮辣椒,準備送往西郊菜市場。”種菜大戶張志忠指著已經裝滿新鮮辣椒的小貨車說。張志忠6年前在肖金萬畝設施蔬菜基地承包了10個溫室大棚,種植辣椒、西紅柿、黃瓜等蔬菜,收入可觀。

“經過提質改造後的蔬菜大棚,採光更加充足,滴灌灌溉方便省人,瓜菜產量明顯增加。”張志忠笑著說。今年,根據市場情況看,他預計一棚辣椒將有2萬元的收入。另外,他種植的西紅柿和黃瓜長勢正旺,每個大棚也可收益2-3萬元。

據瞭解,2019年,為促進肖金設施蔬菜基地轉型升級、提質升檔,西峰區積極招引甘肅今日陽光農旅文投有限公司落戶,對肖金蔬菜基地進行提質改造,整體打造“肖金幸福小鎮”。經過提質改造後的蔬菜大棚,以種植辣椒、西紅柿、食用菌、香瓜、草莓等反季節瓜菜為主。同時,該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基地帶合作社、農戶入股合作社”的運營模式,把肖金鎮周邊六個自然村各種閒置資產盤活利用起來,通過資金入股、土地入股、勞務入股、技術入股等入股方式,打造“股份農民”,提高農民收入,助農增收致富。

目前,全區共建成肖金萬畝設施蔬菜基地、紙坊西甜瓜基地和脫坳西甜瓜基地,顯勝毛寺和蒲河,後官寨王嶺和東坪,什社文安、慶豐和武川,彭原鄢旗坳等設施蔬菜基地11處(其中建成武川和蒲河川標準化種植示範區2個、武川和紙坊村優質瓜菜休閒採摘園2個)。在顯勝鄉顯勝村、彭原鎮五郎鋪村建成露地蔬菜百畝點2個。新建無刺大紅袍花椒基地1處,栽植無刺大紅袍花椒70餘畝。

北畜:延鏈擴鏈 擴大規模

在發展壯大“北畜”主導產業上,依託中盛、正大等農業公司,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合同放養、股金分紅等形式,帶動周邊貧困戶發展湖羊產業。中盛湖羊繁育基地現存欄肉羊2.5萬隻,帶動全區飼養羊33.6萬隻、規模養殖戶635戶、規模養殖小區(合作社)18個。以正大集團為龍頭,成立慶陽康峰富民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繼續推廣正大“三定”模式,在全區建辦“331+”標準化生豬養殖合作社97個,生豬養殖場13處82個單元。目前,正欣元18萬頭生豬示範項目溫泉齊樓育肥場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溫泉1萬頭生豬育肥場、彭原鎮草灘村6000頭種豬場、肖金鎮左咀村1.12萬頭育成豬場全面建成並啟動生產。慶陽賀塬潤民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慶陽當莊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慶陽順宏豐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331+”生豬育肥場相繼投產運營,分別投放仔豬550頭、1100頭、1100頭。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現代化集約發展,為全區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彭原鎮周寨片區正大“331+”標準化生豬育肥場建設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塔吊、大型剷車、攪拌機紛紛投入施工作業……

該育肥場計劃建設 6600 頭標準化生豬育肥社12個單元,目前地下工程全面建成,基礎設施配套到位,預計6月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年出欄育肥豬 1.32 萬頭,預計可實現純收入 840 萬元。在保證貧困戶入股資金分紅的基礎上,實現剩餘勞動力充分就業,可為周邊果園提供有機肥 1 萬噸,促進循環利用,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目前,全區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小區(場)63個,發展各類規模養殖戶3286戶,形成了以彭原中盛—正大—雨潤集團沃得利—宗慶—鄢旗坳循環農業示範區及後官寨春滿園—春興園—德馨園—鑫潤等集中規模養殖示範片帶,以慶陽福潤生豬屠宰加工及慶陽宗瑞屠宰廠為主的生豬屠宰加工線。

在飼草開發利用上,先後引進甘肅薈榮、現代等草業龍頭企業,實現了訂單種植、定價收購,建成千畝優質苜蓿種植示範點4處,萬畝全膜玉米種植示範帶2個,玉米秸稈青貯示範點20個,年均種植優質多年生牧草1萬畝以上,豆類、全膜玉米各5萬畝以上,青貯氨化飼草20萬噸以上。

西遊:做活要素 全域拓展

為培育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西峰區立足資源優勢,實施“旅遊+”戰略,以毛寺村全省美麗鄉村樣板村建設為契機,以蒲河川區生態旅遊帶為龍頭,圍繞黑老鍋冰窟、隴東滑雪場、月亮灣香草園等景區,積極配套完善民宿、餐飲、娛樂等基礎設施,不斷提升西環川旅遊景觀帶影響力,形成了蒲河流域旅遊風情線。

顯勝鄉作為“西遊”產業的主陣地,加快推進“西遊”戰略核心區建設,精心打造一處集苗木觀賞、休閒採摘、農事體驗、觀光度假於一體的毛寺生態觀光采摘園。

毛寺生態觀光采摘園把農村“三變”改革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按照“支部引領、幹部領辦、群眾參與、村企合一”的總體思路,引導全鄉8個村55戶貧困戶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項目資金,集中入股毛寺村黑老鍋旅遊開發公司,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統一分紅的“五統一”模式,建成了集觀光、採摘燒烤、苗木銷售於一體的生態觀光采摘園。

據瞭解,該園區收入主要由門票、採摘和出售成品苗木為主。目前,每天有4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園區除草、補植等工作,預計八月份就可進園觀光和採摘。

西峰區在唸好“山水經”的同時還打出“休閒牌”,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瞄準城市居民短期休閒、娛樂、出行的需求,依託特色瓜果、蔬菜基地發展觀光采摘、休閒餐飲、農業科普等休閒觀光農業,變田園為景區,相繼舉辦了小崆峒旅遊文化節、顯勝櫻桃採摘節、油菜花節、大眾高山滑雪比賽等節會,掀起了鄉村旅遊新高潮。

西峰:兴产业 增收入 富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