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現狀如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推薦語:古往今來,要是說中國的歷史上哪個家族最數得上精忠愛國,忠義無雙,當屬宋朝時期的楊家將!將門楊家男人個頂個的都是好漢,忠義愛國,為了國家奔赴戰場,馬革裹屍。女人們也不比男人差,當然了,女將的故事大多都是後人經過藝術加工過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編的,並非正史。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忠君愛國的楊家將

楊家的男人們讓世人所敬仰,一提起楊家將,老百姓們無不豎起大拇指來,可見楊家將在世人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麼的高大。楊家將第一代的英雄人物就是楊業,還有一個名字叫楊繼業,是北宋時期最為傑出的抗遼將領。最一開始楊業是北漢的將領。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當時中原尚未統一,還處於五代十國的時期,所以楊業一開始並非是宋朝的將領,後來歸順了北宋。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北宋皇帝一直非常器重楊業,還授予了楊業兵馬大權,這讓楊業十分的感動,為此用以身家性命來報效宋朝的君主和國家。在一次北伐抗遼的時候,因為受於奸臣的指揮和脅迫,造成戰機對楊業的軍隊非常不利。雖然楊業一直在浴血廝殺,從白天殺到了晚上,卻一直等不到援軍的到來,手下的兵將死的死傷的傷,連自己的二兒子都戰死了沙場,最終楊業和他的軍隊寡不敵眾之下,被敵人生擒活捉到了遼國軍隊這裡。楊業寧死也不做降將,就選擇用絕食的方式了結自己。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子孫們也都繼承了楊業的遺志,其中六子楊延昭被楊業寄予厚望,孫子楊宗保年紀輕輕卻戰死沙場,這也引出來楊門女將西征的故事。古往今來很多的名人大家都對楊家將有著極高的推崇和評價,從父到子,從子到孫,都是有勇有謀的將領,到現在為止,全國上下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沒有沒聽說過楊家將的名頭,一提起來楊家將沒有不稱讚的。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這也能看的出來,楊家將有多麼的智勇雙全,有多麼的忠君愛國。楊家將當中除了楊業和楊延昭之外,楊業的其他兒子也都是能征善戰的將領,就算是拋頭顱灑熱血,死在戰場,也不會有任何的怨言。不管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來的人們,都很感激懷念楊家將的捨身為國,甚至為楊家將創作了很多的藝術作品。

楊家將後人今何在

楊家將經過藝術加工過的故事數不勝數,但這些故事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都是從真實事件改編而來。楊家將到了三代以後,也開始沒落了,後人也在民間開枝散葉。楊家將的後人流傳到現在也有千年之久了,其中就有這麼一支後人,不僅是根紅苗正的楊家後人,更是習練了家族傳承下來的楊家槍,這個人就是楊家將的三十七代世孫楊開華。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楊開華老人現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據他自己描述,楊家將的楊繼業也就是楊業,是他的祖先,他是楊業的三十七代世孫。口說無憑,楊開華老人知道紅口白牙的告訴大家,大家肯定是不相信的,所以就把家裡流傳到現在的族譜拿了出來,有了這份族譜大家也才相信了楊開華老人的話。

我們根據族譜上的記錄,發現楊開華老人的的確確是楊家將的後代子孫,而且正如楊開華說的那樣,他是楊家將的第三十七代世孫了。楊開華的父親曾經跟他說過,他們的家族在被蒙古入主宋朝之後,就離開了京城,楊開華這一脈,為了能讓家人生存下去,就跑到了四川這裡,也正是楊開華現在的居住地。

武藝高強,卻很是無奈

楊開華除了擁有著楊家將後代子孫的身份外,還繼承了家族裡世世輩輩傳承下來的高強武藝。楊開華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他的父親和爺爺練習家裡傳承的武術,既能用來防身和增強體質,又能接受家裡的傳承,不忘記祖宗的教導。說起楊家將就不得不說楊家的武術絕技"楊家槍"了,而楊開華將楊家槍法練的出神入化了。雖然擁有著高強的的武功絕學,但是他卻從來不恃強凌弱,而且嫉惡如仇,看到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也會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滿門忠烈楊家將後人今何在?第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有一些小混混小流氓跑到了楊開華的村子裡折騰鬧事,欺壓村子裡的村民,就像強盜一樣,簡直無法無天,凡是被他們攔下來的人,他們都會收取錢財,不給的話,他們就把人暴打一頓,行人迫於無奈,只能破錢免災了。楊開華對於這種事情的發生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楊開華決定要教訓他們。

小混混小流氓也不過是普通人,也就是能欺負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楊開華可是有著高強的武藝,面對楊開華,這些小流氓們看起來就像是小雞仔一樣,被楊開華三五下就放翻在地。有一回這些小混混們組織了七八個人來圍堵楊開華,想要報之前被打的仇,然而楊開懷壓根就沒把這些人放在眼裡頭,手持一杆長槍,抖了一個槍花,只見楊開懷槍出如龍,"汙啪"一聲,兩個小混混被楊開懷直接用槍身抽倒在地。剩下五個人,一看楊開懷如此厲害,決定合圍而上。楊開華又是一個槍花抖了出來,就噼啪噼啪幾聲響,這五個小混混全部應聲倒地,一個個的在地上哀嚎著,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哪個流氓惡霸敢到這個村子來鬧事了。

這個時候的楊開懷歲數也不小了,可是他精神抖擻,身強力壯,一點也看不出來是一個老頭子。楊開懷打跑了混混的事蹟很快就被傳開到十里八鄉了,周邊的村民也都慕名而來,也有的人將自己的孩子送來向張開懷學習武藝。可是張開懷卻憂慮了起來,這是有何因故呢?

楊開懷雖然有一身的高強武藝,可是他的楊家槍卻很難傳承下來。兒子在外地工作,沒有心思學習槍法,周邊來拜師學藝的最多跟著學兩年就離開了。常言道月棍,年刀,一輩子槍,這槍法隨身習練一輩子才能練出本事來,學個三兩年能學出什麼來?楊家槍法難道到了他這一代就要失傳了嗎?這也是為什麼楊開懷既憂慮又無奈。

結語:楊家將的故事廣為流傳,後輩子孫也都是忠義之人。楊家將們戰死沙場,建功立業,但是卻因為國破家亡,只能流亡到異鄉,後輩子孫雖然現在生活安逸,但是卻面臨著失傳祖上傳下來的槍法的可能。楊家後人如果想將自家的武藝繼續傳承下去,最好是廣收門徒,這樣才能將楊家槍法發揚光大,不會埋沒於世。

參考文獻

《宋史》 《楊家將的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