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烟花三月踏青婉约江南,寻梦南浔水乡古镇。每年的春天,总会在她该来的季节,悄然降临。 此刻的南浔古镇,春光沐浴,细雨滋润。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有着七百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曾经富甲一方的水乡南浔,也进入了一年里姹紫嫣红般最灿烂的季节。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古镇始建于740多年前的南宋淳祜季年(1252)间, 根据记载,历史上的南浔水乡,曾经是富甲一方的大镇。明万历至清代中叶为南浔经济繁荣时期, 南浔商贾因丝绸而辉煌,当时的南浔有多富,从一个统计资料就可见一斑: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约在七千万两白银上下,而南浔的从事经商的近百位巨富手上,就握有白银资本八千万两。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从白居易的《江南好》再到苏东坡的《望江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士的诗文为我们完美诠释了婉约江南的绰约多姿。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江南的春天,水乡古镇之美,无需我们再用语言来描述,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南浔。就能体会到古人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那个江南。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或者,你还可以遇到近代诗人戴望舒笔下那个撑油纸伞,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中,向你款款走来的丁香姑娘。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说起『南浔』名字的由来,同样要追溯到其建镇初期的南宋,因为镇子建在一条名叫浔溪的小河边上,所以因河得名叫做浔溪,后来浔溪南面的人因经营生丝生意而兴旺发达,构建起一座座大宅、花园、会馆,以至于浔溪南岸商铺作坊林立,于是更名为南林,到了南宋淳佑年间正式建制时,就以浔溪、南林这两个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为南浔镇,之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徜徉在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的南浔古镇,就如同穿越在诗画一般,水乡的宁静和安详足以让任何烦躁的心身都得到放松。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南浔水乡不仅文化深厚,还是个有着诸多传说的古镇。其中以百间楼的故事最充满人情味。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百间楼位于南浔古镇东北方向的沿河两岸。距离南浔主景区约2-3里地,我两年前去的时候是无意中走了过去,在南浔景区的检票区之外,看上去还没有开发,基本看不见游人。这些年来,走过周庄同里,乌镇西塘都没有见到过如此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让我禁不住用黑白效果的照片来记录其年代和古朴。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根据记载,明朝时代礼部尚书董份的孙子娶妻,女方提出要带100个丫环,要求董家都能安排住得下。于是董尚书决定建100间楼,但如果正常建的话,就会挡住老百姓进出的路。一边是自家结亲,一边又不能影响老百姓出行,于是董尚书决定借天让地,沿河两岸上面建楼百间,下面留出路给百姓行走。并以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无论权势多大,地位多高,心中仍旧有做人的尺度,为人处事充满温情,这是在古人身上体现出的一种自觉的善意。也是任何一个时期的人都应具备的人情味儿。300多年来百间楼就如一位长者,安详地注视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看他们相互之间宛若亲人。

做一回水乡人家,在南浔古镇枕水入眠,从此江南入梦

有人说,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这个说法我不置可否。有的人心里只有一个水乡,我心里却是一个江南。江南之美,美在水乡,每个水乡都有自己的故事,把这一个个过往故事走一圈,串起来就是我梦里的江南水乡 。无论乌镇西塘,周庄同里,又或是南浔,都是我梦里挥之不去的那个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