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有了“溫州標準”丨全民新食尚如何“闖三關”?

使用公筷公勺有了“溫州標準”丨全民新食尚如何“闖三關”?

色彩、長短、粗細、手感不同於自用筷、標有“公筷”字樣……3月30日下午,溫州正式出臺《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該規範對於公筷公勺的使用範圍、製作要求、衛生標準及餐飲單位的配備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

這標誌著,這場被稱為舌尖上的抗疫行動,溫州已進入全面規範實施階段。

如何讓“公筷公勺溫州標準”落地全覆蓋,過好“親情關、面子關、行為習慣關”這三道難關,溫州還醞釀推出一攬子舉措,積極探索精準破題。

公筷公勺使用的“溫州標準”

3月30日下午,溫州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溫州市《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從4月1日起正式頒佈實施。

該規範由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文明辦、溫州市商務局、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溫州市衛健委提出,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完成制定程序,進行公告發布。

據溫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徐偉中介紹,溫州早在2018年就開始結合文明餐桌行動倡導使用公筷公勺。今年春節前夕,溫州正式啟動 “公筷行動”,向餐桌陋習說“不”,尤其疫情期間,推動使用公筷公勺成為了全社會廣泛共識。在一份關於“公筷公勺進家庭”的問卷調查顯示:九成以上溫州市民都表示贊成使用“公筷公勺”。為引導全社會更加規範使用公筷公勺,溫州從1月份起醞釀出臺《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為讓這份“地方標準”依法嚴謹,更具可操作性,溫州有關部門先後聯合召開多次專家座談會及論證會、走訪調研數十家餐飲企業、網絡徵集意見,最終由溫州市場監管局公開發布公告,自4月1日起正式頒佈實施。

記者發現,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這份“溫州標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一是涵蓋內容齊全。從星級酒店,小吃店、農家樂等公共餐飲場所,到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全有涉及,並且不論溫州本地人,還是新溫州人,都適用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二是地域特色鮮明。明確公筷公勺使用圍繞“長者先動筷,公筷來夾菜”主題,倡導尊老愛老的優秀傳統文化。三是標準要求清晰。明確公筷公勺的製作要求、衛生標準、尺寸要求、顏色要求、配置要求、消毒要求、擺臺要求及方式等。

使用公筷公勺有了“温州标准”丨全民新食尚如何“闯三关”?

如何過好三道“難關”?

規定有了,如何做到有效落地?有市民指出,“親情關、面子關、行為習慣關”是“公筷行動”中繞不開“難關”,一些市民存有“使用公筷公勺會覺得生分、難為情、面子上抹不開”等想法,還有一些人吃著吃著就又習慣性地把自己的筷子伸進了盤子中。

“要過這三關,關鍵是要轉變思想觀念,重點在養成行為習慣,根本是要做好餐桌標配。”溫州市文明辦、文明指導中心副主任餘慶認為,首先要做好宣傳引導,傳統觀念中的萬筷齊發、相互夾菜並非熱情尊重,反倒成為了病菌傳播的主要途徑,而使用公勺公筷才是彰顯相互禮讓、彼此尊重的傳統美德;溫州制定公筷公勺的製作標準,在視覺上、手感上要明顯區別於一般的筷子,既可以起到提醒作用,又可以幫助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下一步,溫州將力爭經過半年時間的努力做到全市所有星級賓館、大中型酒店(飯店)、農家樂(民宿)實現“公筷公勺”配備率達到100%,倡導每個家庭、每個餐飲酒店都按照“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的標準要求來搞好餐具的配備。與此同時,溫州還將採取“婦聯主席帶頭踐行”活動、將公筷公勺規範納入全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媒體探訪食客舉報”活動等系列舉措(活動),努力推動“公筷行動”的全覆蓋、全落地。

溫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戴文虎表示,溫州還將在餐飲經營服務單位中打造一批推行公筷公勺示範點,鼓勵創新制作具有甌越文化特色的公筷公勺。

使用公筷公勺有了“温州标准”丨全民新食尚如何“闯三关”?

【浙江新聞+】

為什麼要使用公筷公勺?

“從醫學角度上講,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防止病從口入。”溫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蔣賢高介紹,每個成年人口腔裡的病毒、細菌平均有600多種,當人們生病的時候,病菌就會通過口水傳播。例如,幽門螺桿菌、手足口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傳播途徑主要是消化道。如果和得了這種病的患者共用碗筷或勺子,病毒也可能通過唾液傳染到健康人身上。而在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使用公筷公勺,和戴口罩、洗手同樣重要。

公筷公勺的製作要求是什麼?

對公筷公勺外觀要求,《規範》規定公筷公勺材質應符合 GB 4806.1 規定,公筷的長度、大端直徑或寬度應明顯大於自用筷;公勺勺柄長度應明顯大於自用勺;公筷公勺的顏色應明顯區別於自用筷自用勺的顏色。公筷的粗端宜標有“公筷”字樣,公勺的勺柄處宜標有“公勺”字樣,可以在公筷上印(燙)推廣使用公筷的宣傳語。

公筷公勺怎麼用?

對於公筷公勺的擺臺方式,《規範》要求每道菜品上桌後,在菜品盛器內或其右側擺放一雙公筷或一把公勺,供就餐者取用,即“一菜一公筷(公勺)”。有條件的餐飲服務單位可為每位就餐者提供一套公筷公勺和一套自用筷自用勺,即“一人雙筷勺”。

同時,若同桌共餐人數在 20 人以上(含20 人)時,宜實行派菜分位服務。 而火鍋或須在餐桌上熟制的菜品,應另外提供生料專用的公筷公勺。

餐飲服務單位該如何配備公筷公勺?

《規範》要求餐飲服務單位要根據其規模和方式,配備能夠滿足就餐者使用的足夠數量的公筷公勺,存放在工作臺的專用區域或專用抽屜中,並設置明顯標識,便於服務人員或就餐者取用。

而餐飲服務單位除了在公筷公勺使用後進行清洗消毒,還要求服務人員在就餐前主動宣傳和引導就餐者使用公筷公勺。席間,服務人員還要注意觀察,若發現就餐者用自用筷自用勺取食時,應及時予以提醒;若發現就餐者用公筷公勺進餐後,應及時更換公筷公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