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01

在今天的中國,如果還有人跟你抱怨說吃不飽,你是不是覺得那也太扯了。

然而,還真有這樣的事。

這幾天,因為國外疫情氾濫,很多留學生相繼回國,而在山西太原一個集中隔離留學生的酒店裡,就有一名女留學生,自稱在酒店隔離期間,連飯都吃不飽,並且還發視頻到網上表示抗議。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這位留學生訴苦說,好不容易幾經折騰回了國,可是接待他們隔離的酒店,居然要580元一天。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不僅如此,還要求他們先交1萬的押金,到隔離期滿14天結算時再多退少補。

她說,這費用,對他們留學生來說也太高了。

這麼高也就罷了,可酒店並沒有提供與這個價格對稱的設施與服務。為了防止感染,酒店把所有房間的空調都停用了。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這個雖然能理解,但三月的山西,還是相當寒冷的,而酒店並沒有提供其他取暖設備給他們。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甚至多要一床棉被,都成了奢望,更別說烤火爐和熱水袋了。

這還不打緊,酒店提供的飯菜,卻是每份50塊錢以上的漫天要價,而有的盒飯,甚至達到了每份80塊錢以上。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更可恨的是,這麼昂貴的飯菜,份量卻非常少。一份盒飯,只有一小碗湯,一葷兩素三個菜,一小碗米飯,還有一個水果,一頓飯下來還吃不飽,想要酒店加一倍的量,卻遭到了拒絕。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聽起來,這些留學生們還真不容易,除了每天高昂的費用,無數次的防疫檢查,在這麼一個狹窄的房間裡,每天還要承受孤獨,冷眼,甚至捱餓。

本想回國能得到溫暖,卻比在國外遭受疫情威脅無處棲身,還要讓人恐慌和心寒。

對此,酒店給出瞭解釋,他們稱住酒店交押金,是很正常的,且人員眾多,不好管理。

而對於押金額度和飯菜價格,他們也正在和當地物價局協商,等待最終協商結果。


02

事情一出,大部分網友都把天平傾斜向了酒店,而對留學生提出了各種質疑和反諷。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其實,大家對留學生如此態度,不外乎這幾點原因。

◆認為疫情當下,這種收費合理

大家覺得,這580元房費,其實除了酒店房間的正常服務,這麼龐大的留學生群體,光是隔離工作,測溫度,分流,檢查,登記,工作志願者招募,接送的大巴費用,加起來都遠遠不止這個價格。

而盒飯50元起步,更是跟平時坐高鐵60元一份的價格差不多,不算貴。

◆不排除部分人有仇富心理

在很多人看來,出去留個學的費用,少說也得幾百萬,而你們既然能出國,還能買得起18萬的天價機票回國,那這點酒店的入住費用,又算得了什麼?

留學生買18萬天價機票回國,卻吐槽580元酒店太貴,網友:飛回去

如果非要說這580元的住宿費用很貴,你大可以再花18萬,買機票飛回去呀。

◆對留學生崇洋媚外的鄙夷

出國留學,以及很多為了外國國籍,想方設法混綠卡的這一類人,在很多國人眼裡,都是崇洋媚外。

既然你們把國人當肥肉,而對於外國人卻屈膝媚骨,那好,去找你的外國主子去呀。

無疑,他們都難掩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憤怒,認為這些留學生沒骨氣,丟了中國人的臉面。

◆冒著風險接待你,卻不知感恩

很多人對留學生說,在國外疫情肆虐,你無處藏身的危難時刻,國家張開雙臂接納了你,你非但不感恩,反而還嫌他的懷抱不夠溫暖,你就是個典型的白眼狼。

雖然酒店在接待留學生後,收入大幅度提示,擺脫了疫情帶來的經濟困境,但與此同時,他們也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

而在利潤和生命面前,應該怎樣做選擇,想必大家都再明智不過。

所以留學生應該停止抱怨,心存感激。


03

對於網友的這些想法,我也能理解,但畢竟什麼事情都不是非白即黑。

我們雖然不希望因為留學生回國,而增加太多人力,物力及醫療資源上的消耗,但至少也要讓他們感受到人性化的對待。

多點理解和包容,其實也未嘗不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都是中國人,多些心疼,多些關愛,疫情面前,所有人都是命運共同體。

新冠病毒,才是當下我們共同的敵人,國家都能對世界各國施予援助,又何況是對自己的一奶同胞呢?

團結一心,才是抗戰最大的力量。

『大部分留學生,其實只是受害人』

在我們中國,大多數父母終其一生的願望,無非就是讓孩子能出息,而出國留學,不過是其中的一條路。

所以很多父母,省吃儉用勒緊褲帶供孩子留學,其實大部分家庭,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麼富有。

而這些留學生,尤其是一部分年齡尚在8-14歲之間的未成年人,去留學,本不是他們人生的目標,更不是他們出國的初衷。

恰恰相反,他們只不過是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堂而皇之干預和安排他們人生的一個受害者而已。

試問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比“不能做自己”更悲哀?

『疫情是劫難,保命是人性』

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是基於兩個底層邏輯,一是趨利,二是避害。

如果說出國揚名,光宗耀祖,是他們在“趨利”,那在國外這麼嚴重的疫情下,逃命保命,不被感染,就理所當然是他們在“避害”了。

無可厚非,這都是人之常情。

沒有誰在被病毒追著跑的時候,不想方設法打開一扇求生的門,拼命往裡鑽的。


04

這次疫情,無疑是面高清的照妖鏡,他把人性的很多醜與惡,都毫無保留地顯露了出來。

我多麼希望,這次接待歸國留學生的太原酒店,真的不是出於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因為我們不可能忘記,前段時間疫情在國內爆發,達到最高峰的時候,有多少無良商家,無良超市,在哄抬物價,就連大白菜都快買不起了。

而這些,曾經讓我們多麼痛恨,多麼鄙視,多麼憤怒。

越是艱難,就越是要守住原則,守住道德,守住底線。

災難面前,沒有一個人是特殊的,更沒有一個人是容易的。

我也希望,歸國的留學生們,能在你我的助力下,多感受到一些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