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救市汽車行業靠“內需”,生產 流通 消費三大領域發力

定了!救市汽車行業靠“內需”,生產 流通 消費三大領域發力

中國汽車行業“救市”政策有了明確方向。

3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解讀了近來頗為關注的汽車行業“救市”政策走向。

王斌介紹,“要從汽車全生命週期著眼,要在生產、流通、消費三端發力,要統籌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交通出行三方面要求,要中央、地方、企業、中介組織以及社會各界凝聚共識、齊心協力形成有針對性、可行性的、綜合性的政策措施。”

汽車的產業鏈條長,設計開發、生產週期長,涉及面廣,參與方多,促進汽車消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作。他表示,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消費升級,有利於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定了!救市汽車行業靠“內需”,生產 流通 消費三大領域發力

王斌同時介紹,2018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穩定汽車消費、促進優化升級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8個方面:

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支持購置使用新能源汽車;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鼓勵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領域用車;推動取消皮卡進城的限制;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設施的建設等八個方面。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方也陸續出臺過相關措施,包括汽車更新補貼、新車購置、增加限購號牌指標、開展汽車促銷活動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超過8個地方出臺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救市政策。

如3月25日南昌新政“為引導汽車消費升級,對疫情期間在南昌市範圍內購買新車(含乘用車和商用車),按1000元/輛標準給予購車人補貼。”3月24日浙江出臺16條提振消費的具體舉措,在“釋放城鄉汽車消費潛力”方面,提出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等內容,次日,杭州釋放2萬輛購車指標。

另有統計顯示,除上述兩地外,2月初以來,包括廣東佛山、廣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長沙;浙江寧波等多地均公佈了汽車消費刺激性政策。此外,不久前,“北京市釋放10萬輛新能源指標”等政策一度刷屏,但隨後不久該新聞即在商務部網站撤下,北京方面也做出解釋。

定了!救市汽車行業靠“內需”,生產 流通 消費三大領域發力

水滴汽車APP注意到,近來汽車行業相關產界、學界、業界對救市政策紛紛建言獻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提出的三方面建議:建議政府取消一些對汽車消費的限制性的政策;要進一步取消二手車的限遷;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扶持。中汽協也針對“延緩‘雙積分’、政策執行、延緩國六排放”等政策提出建議。

而在近日,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策,高層紛紛調研車企,針對“配套的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大,復產不到位,導致零部件跟不上”等問題,國務院高層發聲:中小微企業是保證產業鏈和供應鏈暢通的重要環節,有關部門要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要素跨區域順暢流動。對反映的中小微企業資金壓力大問題,則“要求細化政策,加大金融支持,讓企業感受到明顯實惠。”

定了!救市汽車行業靠“內需”,生產 流通 消費三大領域發力

汽車行業也接受了很多新任務,包括“採取加班加點等各種措施挽回生產計劃,加強科技創新,優化產品,促進銷售,力爭完成全年生產計劃”;“要與外方加強溝通,將疫情防控向海外產業鏈、供應鏈前端延伸,在防護物資等方面通過“點對點”方式,向外方配件供應廠商提供精準幫助”等。

商務部方面表示,受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以來,汽車銷量下降。疫情在短期內也對汽車消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2月,在社零總額中汽車銷售下降了37%。汽車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汽車消費社零佔比高,增長空間大、帶動效益強,是消費結構升級的主要內容。

此前湖北方面對東風汽車提出的戰略性要求或許可以代表新的利市政策以及中國汽車行業需要完成的目標:“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失去的市場找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