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魏鳳春:政通人達

上週,全球疫情加速惡化,多國央行聯手向市場提供流動性,一定程度上紓解各市場流動性衝擊。美國 2 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法案簽署,以及 G20 領導人會議傳遞積極信號,提振了投資者情緒。全球股市在持續下挫之後迎來大幅反彈,MSCI 全球股指上漲 9.94%,發達市場股市漲幅明顯大於新興市場股市。發達市場之中,美日股市漲幅大於西歐股市,領漲的日經225指數上漲 17.14%。新興市場股市中,巴西、東南亞等股市反彈幅度較大,中國、印度股市表現居後。美聯儲出臺無限量 QE 政策,疊加近期推出的系列措施,有力地紓解了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面臨的流動性衝擊,美債市場大幅反彈。國內央行上週在公開市場無資金投放及回籠,銀行間資金面繼續寬裕,資金利率繼續低位運行。需求預期不足,能源、基本金屬、工業品持續調整,農產品偏強,貴金屬大幅反彈。

宏觀展望

展望本週,海外經濟方面,G20 提供超過 5 萬億美元資金以刺激經濟,美國通過總規模在兩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預計在歐美政府積極、有效的干預下,海外市場流動性衝擊擔憂或將消退。海外疫情進一步加劇,短期二階拐點難現。

國內經濟方面,全年經濟壓力較大,政治局會議要求努力實現既定目標,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政策加碼明顯。後續部委、部委之間的政策協調頻率將開始加速,另外,可能會在政策推進過程中針對性地出臺抬升地方政府、實體企業積極性的舉措。預計短期市場交易的重心仍是政策預期。


A 股方面,目前估值水平較低,大盤藍籌風格估值略有提升,北上資金開始迴流。外圍流動性衝擊擔憂消退,國內政策積極性提升。結構上相對偏向逆週期和內需刺激板塊,看好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汽車、建築、房地產和電力設備等行業。

港股方面,估值、政策、資金及市場聯動等因素維持積極,預期港股在流動性衝擊緩解、國內外穩增長政策加碼的條件下仍有反彈空間,結構上或可考慮以金融地產、原材料和必需消費為基礎配置,擇機參與非必需消費的交易。

債券方面,估值處於低位,不具有趨勢下行動力,海外美聯儲推出無限 QE,G20 會議多國提出刺激計劃,流動性危機緩解,國內央行就下調銀行存款利率進行討論,降息預期漸起,貨幣寬鬆下特別國債供給的衝擊較小。

原油方面,疫情在全球升級,同時 OPEC+ 會議減產談判失敗,油價在供需兩端承壓,但隨著疫情逐漸受控,市場恐慌情緒將有所緩解,預計油價或將逐漸企穩維持低位震盪。

黃金方面,流動性衝擊告一段落,全球經濟增長仍在下行,在美聯儲無限量 QE 政策以及全球政府史無前例的一致性經濟刺激舉措背景下,美國實際利率仍處於下行趨勢,黃金持續受到基本面支撐,相對看多未來金價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