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天龍八部》跟tvb版哪個更好?

詩悠帆


題主所問的問題有錯誤。首先,央視沒有拍過《天龍八部》。

張紀中版並非央視冠名。而是江蘇廣播電視總檯與北京天地和韻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媒體聯合出品。

再有,TVB一共拍攝過兩版《天龍八部》,分別是1982版與1997版。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感覺TVB82版最為成功。

劇中人物無不極盡完美,尤其黃日華飾演的虛竹,憨厚朴實,呆頭呆腦,入木三分的刻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不諳世事、迂腐呆板的少林寺小和尚的形象。

並且劇中兩首主題曲、三首插曲,悠揚婉轉,繞樑三日,另其他翻拍望塵莫及。


津津影視


個人覺得,還是tvb版好看一些。

首先,應該是質感上的差異。其次嘛,想必就是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了。

而關於質感這個東西,大家一定也是深有體會。總的來說,就是感覺老版的氣氛更為貼切。至於到底貼切在哪兒,相信很多觀眾也說不上來,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吧。所以,咱們還是著重來說一下第二點人物吧!

咱們先來說一下“天龍三兄弟”中的其他兩位弟弟,也就是段譽和虛竹了。其實,關於這兩位人物,無論是老版還是新版當中,段譽和虛竹的形象與演繹的神韻,都還是比較貼切的。不管是港版中陳浩民、樊少皇,還是大陸版中林志穎、高虎。這四位演員對段譽、虛竹這兩個人物的演繹,可以說都是不相上下的。而且,相對而言,新版倒是更覺的大陸版中的兩位弟弟,演繹的還要更好那麼一點點。畢竟,我們的“不老男神”林志穎飾演的段譽,由於自身皮膚更為白嫩一些,確實是讓他演的段公子,顯得更為文弱和富貴。而高虎對於其貌不揚,又憨厚老實的虛竹一角,也是刻畫的更勝樊少皇一籌(因為當年的樊少皇,說實在的還是太帥了一點)。

而相較於兩位弟弟的不相上下,兩版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兩個版本的喬峰上面。

喬峰是一個粗獷豪放,豪氣干雲的漢子,黃日華劍眉虎目,一臉虯髯的外形,加上不怒自威的表情,看上去就霸氣十足。胡軍版喬峰披頭散髮的形象更像是一個丐幫中四五袋弟子,雖然前途無量,但感覺還是少了點黃日華那種一身正氣的範兒。

還有就是嗓音方面,胡軍的先天粗獷的嗓音雖然不錯,但他為了讓自己可以發出更渾厚的聲音,似乎一直在刻意架著嗓子說話,這就顯得有些適得其反。而對比之下,雖然黃版用的是配音,可效果確實是比胡版要好上一個級別。

再有就是劇中一些比較重要的配角,這一點港版也要比大陸版出彩許多。比如鼎鼎大名的吐蕃國師鳩摩智。港版的李國麟老師當年的演繹,那就是做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幾乎成了要搶戲的黃金配角。雖說,大陸版中鳩摩智的形象,按道理是更符合真實人物的原型,但已然是也無法撼動前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最後,港版的配樂非常給力,這一點也給這部武俠劇著實增色不少,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感官印象。而大陸版中的音樂,明顯就略遜一籌了。

當然,對於外景,特別是宏大場面的拍攝,由於大陸版在內地拍攝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然是要比港版更為震撼。但綜合整體而言,還是港版要更為經典一些。





半夜削梨皮


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兩版《天龍八部》都距今年代久遠了,回憶起來,各自的亮點都還歷歷在目。按出品時間先後順序,先說TVB版。黃日華的喬峰不用提了,鐵血男兒,俠之大者,演繹得很帶感。陳浩民的段譽倜儻風流,貴氣、傻氣、福氣都在舉手投足間展現。該版的主要角色均貼近原著,一些配角也很搶鏡。何美鈿的鐘靈最早出場,伶俐可愛;雪梨的馬伕人蛇蠍心腸,讓人不寒而慄;劉玉翠的阿紫驕縱拔扈、任性妄為。再說央視版,胡軍的喬峰和劉濤的阿朱那一段兒女柔情催人淚下,過目難忘;舒暢演的天山童姥也印象深刻;演木婉清的蔣欣又美又辣……就歷舉這些吧。兩個版本的服化道不用比較,相隔了好幾年,就覺得這兩版都很用心在做,觀眾的接受度都高。


鴻雁來賓way


還是TVB版的更好更金典。港版如何經典就不贅述了,主要吐槽一下張紀中版《天龍八部》的幾個槽點吧。

首先,主角蕭峰造型邋遢服飾隨便,蕭峰英雄氣概全靠吼。央視版是由大鬍子張紀中導演的,選中演員也都是個個大碗。蕭峰是由胡軍演的,林志穎演段譽,劉亦菲演王語嫣。

要批評一下的是胡軍的蕭峰雖然演出了瀟灑大俠範,胡軍在天龍八部裡的演技全靠吼了,強行給自己加上了大俠的加成。還有,古人最注重蓄髮,蕭峰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是契丹人,就披頭散髮的,就算是契丹人那時候也沒有幾個會留他那種髮型吧,難道古代人都流行非主流嗎?造型師真是禍害了好好一個大俠。

第二,劉亦菲非常漂亮,但看著不像“神仙姐姐”倒像神仙妹妹。劉亦菲在金庸武俠裡和李若彤一樣,分別演了小龍女和王語嫣,小龍女挺仙氣,可段譽心裡的神仙姐姐,劉亦菲就有點兒力不從心了。劉亦菲看著就顯小,應該段譽管她叫神仙妹妹還差不多。再就是劉亦菲一直都是花瓶的存在,至於演技什麼的,在可有可無之間,她加盟《天龍》應該是電視劇賺流量添熱度的。

第三,畫面太唯美,打鬥場面 嚴重失真。

央視版的《天龍八部》畫面是真的好看,應該是大鬍子特意選景區拍攝的,現在國產武俠劇都這樣,畫面美得不行,但質量都挺堪憂。

尤其劇中的武打戲,沒有一點真是可言了,雖說劇中武功本來就挺懸的,可央視天龍里就看不出是在打鬥了,就像段正淳看虛竹和星宿老怪打鬥時說的一樣,“這麼奇怪招式,看著他們兩個就像在跳舞”。兩個人比武還都是慢鏡頭,也不知道誰是武術指導,真該好好罵罵他。

第四,相比港版的,一點喜劇元素都沒有了,少了幾分色彩。

TVB版的鳩摩智、丁春秋、包不同等等都是特別有喜感的人物,有他們在劇中攪和著,整部劇才不單單是江湖義氣和豪氣干雲,有了很多無厘頭的成分,他們也為電視劇加分不少。央視版的就沒那麼多搞笑成分了,雖說演的還是那些人那些事,可總覺得哪兒味兒不對?


宜城阿狸


大陸胡軍版《天龍八部》和TVB黃日華版哪個好?

回答問題:胡軍版。個人觀點。

其實很難選擇,我開始也是隻看黃日華。後來試著儘量放下第一印象去看別的版本,其實都有優點。比較兩個版本,總得有點具體的比較,抓三個點說說。角色人物,特效特技,場面和代入感。

一、角色人物。

各有千秋。黃日華的臉是沒得比,所有版本,濃眉大眼四方大臉,菱角分明正氣浩然,這就是豪情萬丈大英雄的典型。但是身材不大行,胡軍是身材沒得說,粗狂豪放有了,臉沒得比。段譽我感覺各有千秋,虛竹樊少皇其實很帥的,這裡吃虧,因帥吃虧,哈哈。小龍女和王語嫣,爭論最高的就是李若彤和劉亦菲,其實我認為,李若彤是個混血臉,且方剛,和傳統的古美人不符。論感覺和貼切度,我更認劉亦菲。

二、特效特技。

這是時代問題,科技和電腦技術的差距是沒法比的。有的人就是非要說五顏六色的tvb動畫特效看著也比後版的好,那沒法。那就是深入骨子裡的認可,也不可能真的靜心去看別的版本,既然都不看,談何對比?包括《三國演義》和《三國》,特效就是秒殺老版,這沒有必要非抬槓。

三、場面和代入感。

其實港臺劇的歷史劇,都有文化侷限性,他們永遠出不來大陸的厚重感,這不是裝什麼,文化背景導致的,一看就假。服化道比起大陸的劇顯得很港臺,不信你自己搜古裝劇,找沒看過的,點開看,絕大多數港臺劇一眼就能看出來。老有人說武俠不是歷史劇,云云。那是不是古代劇?是不是中原?我最近看的印象最深的港臺古裝劇《天命》,講和珅最後二三十天的那個劇,各種很不錯!服化道也很歷史了,但是一開口說臺詞,就是現代感,真跳戲。有些東西真不是能力的問題,文化影響。比方,央視《水滸》,開頭的一段集市鏡頭,就是一個實景的《清明上河圖》,你不服都不行。胡軍版的場面也要比tvb宏大,這也算大陸特色,猛花錢唄。

所以,我很艱難的選擇胡軍版。再說一遍,個人觀點,不喜勿罵,但是隨便噴。


嘿白咴


tvb版的好看


月半石匝砸


tvb的好看


往事如風c


央視


胡蘿蔔片33


我感覺tvb版的,經典就是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