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发布201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76.39%核电机组业绩指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在广西凌云、乐业两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县,通过支持种桑养蚕和猕猴桃产业,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2019年累计带动2362户10461人脱贫。”这是中广核3月30日发布的201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一部分内容,据悉,这是继2012年以来,中广核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第9份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禹在报告中表示,2019年中广核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目前中广核总资产近7500亿元,在运装机规模5818万千瓦,核电装机总容量2714万千瓦,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主要经营业绩连续十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保持央企前列。

没有核安全就没有中广核。报告显示,2019年,中广核旗下24台在运核电机组均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衡量核电机组运营业绩的WANO指标中,76.39%的机组WANO业绩指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13台核电机组在2019年世界核电WANO综合指数排名中获得满分。岭澳核电1号机组无非计划自动停堆运行天数在全球同类机组中排名第一,目前已超过5000天。

而在绿色发展方面,2019年中广核持续积极推进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不断开发创造更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推动清洁能源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地“走出去”,打造“共生、互生、再生”的生态核电,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告披露,截至2019年底,中广核清洁能源业务覆盖全球28个国家,2019年清洁能源上网电量2616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1亿吨,为构建绿色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助力。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中广核五大科研战略专项亦取得新进展,多个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在广西防城港3、4号机组稳步推进,并将应用于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智能核电研发已形成50余项成果,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首个等离子体技术商业化项目全面进入试运营等,为中广核增强技术实力、实现创新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广核还切实承担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国6大核电基地春节及疫情期间一直按计划保持运行状态,在鄂19个在运风电、光伏发电厂全力确保疫区电力供应,为防控疫情及居民生活生产用电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中广核还多措并举,助力防控阻击疫情。据悉,中广核已累计捐款3265.41万元,捐赠防护物资超过37.8万件,包括28.3万个口罩、3.2万套防护服、5.2万副医用手套,1万个医用护目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