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哈嘍小懵懂們,我是馬同學!

上週,一大波電視劇扎著堆的就來了。19號《冰糖燉雪梨》和《三千鴉殺》率先開播,20號《九州天空城2》和《鬢邊不是海棠紅》緊隨其後,是的你沒看錯!這個男人加入了戰鬥。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經過我們的初步統計,從開播算起到這週一,於正共發了10條營業微博,其中長作文三篇,短作文兩篇,還有數不清次數的在評論區激情開麥。於是《鬢邊》終於突破了重圍,咔咔地衝上了熱搜。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對比其他三部劇,這部劇噱頭足,製作精良,還藉著耽改的快車,理應是能爆紅的。可一看這收視也不高,而且觀眾對於戲裡cp感的評價還都是這樣的。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來,今天的挺疼議題我們聊聊: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鬢邊》這部劇,改編自水如天兒花了7年時間寫出來的同名小說,而且還是由原作者親自操刀當編劇,可以說是在最大限度的的避免魔改問題。

故事背景發生在民國時期,兩位男主角,黃曉明演愛國商人程鳳台,尹正扮演京劇名伶商細蕊,他們的關係因為不能播,所以不出意外的被改成了「知己」,故事核心是攜手振興國粹和以身救國。

你只要任意打開其中一集就能發現,這部劇無論是從色調打光還是服化道各個方面,小到一個配件,大到涉及到京劇中專業知識,都是由京劇前輩全程準備和指導,體現的就一個字,專業!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仔細看還能在劇裡發現有各種非常符合時代背景和人物特點的小細節。

比如,拍到花旦商細蕊的手部特寫時,你能看見他留著乾淨且修剪整齊的長指甲。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再比如,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背景下,沒有留學經歷的商細蕊還會習慣性用拿毛筆的姿勢拿鋼筆。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家國天下,深摳製作,《鬢邊》這邊的的耽改改法很明顯,就是要走正劇路線。

但你說它正吧,看著看著又有點怪里怪氣的。

把愛情線變成了兄弟情是耽改劇的常規改法,可是改出來的這個「情」還不像兄弟情,總來的沒頭沒腦莫名其妙的。

第一次見到商細蕊的程鳳台,就會在看到混混鬧場時出場救美,參與混戰還把自己打成這樣。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沒有一見鍾情的設定,倆人又沒見幾次面,程鳳台還不是票友,在這種前提下程鳳台還願意屢次幫商細蕊解決麻煩。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聽到商細蕊有危機發著燒都能立刻彈起來。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原著里程鳳台和妻子相敬如賓但互不交心,劇改後無論從海報站位還是互動戲份都大寫著夫妻恩愛,然後演著演著,妻子天天晚上坐家苦等,而這些等待的時刻二位男主都在一起談心。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從以感情發展為主線的故事,改成家國情懷抗爭命運的時代劇,本來就要添加足夠的內容做支撐,可播到現在關於家國情懷的體現只有幾個捐款抗日的臺詞。

在於正的最新小作文裡說,《鬢邊》的理念是為了弘揚京劇,可是看到現在關於京劇講的最多的是戲班子的管理問題。

受著審核的侷限,耽改劇都不能擁有耽的成分。那就完全去掉愛情線吧?可是如果都去掉,又怕丟掉原耽粉絲帶來的熱度。

糾結著,糾結著,原耽粉絲的關注和新觀眾的關注都想要,兩邊都沒迎合得了。


2016年的《上癮》讓內地耽改劇闖進我們的視野,到了2018年的《鎮魂》,社會主義兄弟情成了耽改劇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代名詞。

在耽改劇盛行以前我們嗑到的真正的兄弟情應該是《偽裝者》裡的明家三兄弟,

《琅琊榜》裡的梅長蘇和蕭景琰,《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和史今。

再遠點,《古惑仔》式的兄弟情堪稱洗腦最深版本。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而真正的耽美劇內容根本不可能和兄弟情畫上等號。

自從「模糊兄弟情和同性愛情」的分界變成耽改習慣之後,拍出來的東西不僅觀眾糊塗,原著粉糊塗,演員也不知道此刻的自己是在演好哥們的故事,還是該帶一點曖昧成分。

在這兩年的成功案例下,耽美市場的前景一片大好,誰都想來搭個便車。

於是到了2020年年頭,有50多部耽改劇被曝出即將被改編,看過別家被魔改慘況的原著們粉叫苦不迭,甚至有的從選角爆料就能看出成片將會有非常慘烈的結果。

怎麼拍都不對味,耽改劇裡存在的最大問題到底是啥

其實對比著一些過去的耽改作品,這回的《鬢邊》以及去年大爆的《陳情令》都有著明顯的好轉。

最起碼它們不是粗製濫造,放棄了把主角性轉重裝,也不是不過腦的閹割後直接端上桌。

但我們不能只滿足於這一點點的好轉,因為耽改劇即「耽不好」又「改不好」的現狀依舊在存在。

選擇了耽改這條快車道,就要承擔它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它還可以有無數種改法,但這個改,不應該只是為了省事過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