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2020年如何做好家庭理財?

陳益洲


普通家庭做理財規劃我覺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準備:

1、保證足夠的現金流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錢,要從容不迫的過小日子就必須有一筆現金以備不時之需。這筆現金不用太多,留3-6個月的生活費就行了,能應付房租、伙食費、交通費、房貸、車貸等日常開支。

這筆錢最好是現金、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流動性強,隨時能取出來用的資金。當然,如果有信用卡,那也能緩解一下本月的現金需求,增加一筆隨時能用的錢。

2、做好消費記賬,提前計劃,節流不必要的開支

如果家裡有大額的消費需求,提前規劃能避免資金緊張的尷尬局面。像買車,可以計劃一下什麼時候買?買哪種車型?全款買還是貸款買?確定好之後,再根據預算進行相應資金規劃,到時候就能從容不迫的把心愛的車提回家啦~

3、需配置保險,給自己規避風險。

人生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意外,摔傷、車禍、大病等意外的出現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為了降低這一影響,我們可以適當配置一些保險來規避和轉移風險。從資產列支部分給老人配置一些住院醫療險及重疾險,給自己配置點意外險及醫療險,給孩子配置先醫療險及壽險

5、為孩子準備部分教育基金。

中國父母普遍重視孩子教育,對許多家庭而言,子女教育支出是一大筆開支。而且教育支出沒有時間彈性和費用彈性,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就需要,費用也相對固定,有小孩的家庭需要提前規劃。

如果教育負擔比大於30%,就應該儘早做準備。另外,孩子是在國內深造還是出國留學,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如果費用較多,那麼在孩子小學、中學時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6.合理進行一些理財,讓錢生錢

市場上的理財方式窮出不齊,可以根據自己對於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配置不同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購買基金、國債、股票等。

如果做好了這一系列家庭理財規劃,不說大富大貴,至少也能達到衣食無憂的小康家庭水準了。人如果沒有了“缺錢”的煩惱,生活的幸福感將大幅提高。

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除了努力賺錢,還得好好做好資金的配置。


新仔有話說


這是今年關注度很高的問題,本來今年剛開始因疫情原因,各個行業都不景氣,而且復工復產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們的收入自然減少,或者暫時失去了收入來源,如何更好的來規劃安排家庭理財在今年顯得尤為重要。

既能保證家庭資產穩健安全,還能實現家庭資產持續增值的方法是所有家庭的心聲,建議採用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也被稱作“1234”法則。

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是調研了數十萬個財富穩定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來的家庭理財方式,對家庭資產配置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是把家庭資產分成4個賬戶,4個賬戶的作用都各不相同,所以每部分自己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合理的規劃安排這4個賬戶的比例組成,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穩健且持續的增長。

第一個賬戶一般佔家庭資產的10%,為家庭日常開銷所涉:

是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包括住房,穿衣,日常開銷,出行,旅遊等都可以從這個賬戶中支出。這個賬戶也是日常生活中最貼近生活的開銷,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日常開銷佔比會過高,應該合理的控制日常開銷賬戶的支出。

第二個賬戶一般佔家庭資產的20%,為保命的錢:

這個賬戶要保障突發的大額開銷,坐到專款專用,保障家庭成員在出現疾病以外時,有足夠的錢來醫治。所以這個賬戶的主要目的是購買意外傷害和重疾險,所以也被稱為槓桿賬戶。這個賬戶開起來不起作用,但是能在關鍵時刻,不用買車買房或者出售各種資產來套現救濟,如果沒有資產,家庭整個資產都會存在風險。

第三個賬戶一般佔家庭資產的30%,為投資收益賬戶:

作用就是投資一些風險高的資產,包括股票、房產、基金等,因為這個賬戶是注重收益的,因此要嚴格控制在30%左右的比例,避免風險過高給整個家庭帶來不確定的影響,導致資產縮水下降。同時可以在該賬戶收益好的時候,將收益從中抽取再進行家庭資產配置表中進行分配,這樣就不用擔心淨值大,贖回帶來的不利因素。做到資產增值穩定也不影響家庭正常生活。

第四個賬戶一般佔家庭資產的40%,為保本賬戶:

這個賬戶在整個家庭資產配置中佔比最大,目的就是要保證投資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有安全的收益,這種投資一般選擇信託,銀行存款,教育基金,家庭成員養老金賬戶,貨幣基金,國債等理財產品上。這樣既能保證本金的安全也能有不錯的收益,保證家庭資產穩定增長。

家庭資產配置中最關鍵的是要平衡,當我們發現準備用於養老或者購買保險的錢不足時,就說明我們的資產配置是不合理的,可以看看是不是自己日常開銷太多了,或者是你把更多的錢投入到股票,基金等投資回報率更高的地方呢,從而導致了其他方面的資產配置不足。


經營觀察


今天還剛翻了一本書《未來30年用錢賺錢》,這書倒也不是說有多好,不過它提到了對未來30年全球經濟的一個判斷,覺得可以參考下:
1、全球經濟堪憂。這次疫情的影響大家已經感受到了,那復甦的週期會有多長,還真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更長一些看,如果不是有類似互聯網革命這樣的大變革出現,可能會長期進入蕭條週期。

2、就業壓力增大。一方面是因為經濟蕭條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自動化取代人工。都會給就壓帶來壓力。前面看過一組數據,說到印度的就業情況,很多的年輕人在大街上晃盪,沒有工作,印度有人口紅利,但最好的大環境已經過去。

3、收入增長趕不上通貨膨脹上升。

4、人口老齡化增加財政負擔。

這些問題,會讓未來家庭的財務狀況變得更加嚴峻。而2020年的形勢同樣是比較嚴峻,存款少,槓桿高的家庭,在這一輪疫情面前,已經感受到壓力。而資產配置單一的家庭,可能也已經在蒙受投資的損失。

這樣的背景下,那理財規劃是提前做準備,非常有必要。或者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考慮吧。

1、更合理地規劃錢財的使用。減少非必要的開銷,買性價比更好的東西,增加結餘,應該是今年的重任吧。畢竟,不是明天還會不會有收入來源,是不是會有失業的風險。

2、不要衝動作出投資決定。今天剛看了國外一位價值投資者的視頻,他提到投資前要考慮的一些問題,其中最關鍵一點就是流動性,當下是不是已經為未來最糟糕的情況準備了足夠的現金,如果沒有,那暫時可以不要考慮投資的問題。如果要考慮投資,則一定是要選自己擅長的,能夠看懂的領域,找性比價很好的資產。這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其實很有難度的。

3、傾盡全力開源。開源節流,這是最經常拿來應對困難的手段,相比結餘,開源更難做到,也更有價值,不要拘泥於過去的經驗和視野,尋找所有可能的增加收入的機會和途徑。


總的來說,理財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生活態度,背後是消費習慣,是財富觀念,不僅僅只是買理財產品。理財是善於管理財富,使得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狀況處於很好很健康的狀態。越是外部環境不太好的時候,積累理財的基本功反而顯得更加重要吧。


康愉子


回答問題之前,先穩住[奧特曼],穩重求勝,是家庭理財最重要的原則!

這個問題,恐怕是2020年很多家庭都在思考的問題了,人特別有意思,都想找到捷徑,讓別人告訴自己捷徑,例如理財,炒股,投資等等,配圖請仔細看看。

如果,現在你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開始把這些東西都一一列出來,我想比你看很多答案都不去執行要真實有用的多。

1.看看自己和家人有沒有保險,最起碼的,相互寶類型的保險有嗎?一個月幾塊錢,長期醫療有嗎?一年幾百塊錢的,如果有,你會知道這種安全感,比吃一頓火鍋強多了!健康雖然是老生常談,還是最重要的!

2.今年1月2月隔離,3月開始復工,很多人已經面臨失業,就算開始4月恢復如初,很多人消費慾望低,那自己家有沒有半年內用的活錢?

3.理財無非就是炒股,買基金,投資房地產也是需要門檻的,但是願意自己沉下心來讀書學習理財知識嗎?別人說的都不一定是可行的,還是需要自己摸索。今年配置一些指數基金,未來幾年你一定會感謝自己。非要炒股,也可以,別滿倉,僅此。

4.如果願意可以看看我專門發過一篇文章,家庭理財的金字塔,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理財就是理生活,祝投資有所收穫🍀



長投曲線


  • 首先需要為家裡人配置保險,最簡單的就是用家裡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來配置相關的保險,這樣以防萬一。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誰也說不準對吧。
  • 然後,家裡的收支最好記下來這樣才會心裡有個數。現在網上很多記賬軟件隨便下載一個來用就行。這樣每個月回頭去看到底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久而久之長期的這樣會觸及到自己,有些不必要的東西可能就不會買了。
  • 最後呢,就是除了支出後剩餘的錢,可以存一部分在銀行安全係數比較高,然後把生活的錢放進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可以隨取隨用還能有所收益,剩餘的閒錢可以做一下簡單的理財。理財產品很多,但是不懂不要去碰,可以去學一些相關的課程,不一定會學到很多知識,但是能給你足夠的忠告。

  • 卓聚樂學


    大多數人過得渾渾噩噩,最主要的問題就是:

    他們在假裝努力。

    工作加班到深夜,覺得自己很努力。

    把自己感動得不行,其實做出來的項目一點效果都沒有。

    看完幾篇理財雞湯文,買一支股神巴菲特都推薦的基金。

    想想只會存銀行定期的老爸老媽,一下子產生了後浪推前浪的優越感。

    同志們啊,讀者朋友們啊,聽花爺一句:

    身體和腦子,至少得有一個要受累。

    我真誠的建議大家,先讓腦子多受受累。

    因為:

    一,比身體,你比不過人家幹力氣活兒的。

    二,動腦子,講邏輯,真不是什麼難事兒。

    理財這筆賬難算嗎?一點都不難。

    就拿大家喜聞樂見的巴菲特先生舉例。

    巴菲特最近10年,年複合收益率不到10%。

    我看你天資聰穎,應該比巴菲特厲害一點點,就算你收益率10%吧。

    假如你和題主一樣,月薪6000。

    每月省吃儉用,犄角旮旯裡摳出1000元去理財。

    按照10%的收益率,一年理財能賺多少呢?

    670.28元,平均每月受益55.85元。

    你這個月少下頓館子,就能理財的錢給省了,還順便減肥,多好呢?

    假如你晉升了,月薪1.5萬。

    扣掉險金,到手1萬出頭,每月拿出5000理財。

    還是10%的收益率,一年理財能賺多少呢?

    3351.4元,看上去不錯,能買個輕奢包了。

    但我問你,你每天折騰股票基金,盯著大盤刷10遍不嫌煩。

    有這功夫,提高提高業務能力,直接跳槽工資漲3000塊,多好呢?

    要知道,同是工資上漲3000塊。

    1.5萬漲到1萬8,可比從3000漲到6000簡單10倍。

    有人說,理財老師說了,理財最重要的是複利!

    可你知道,年年理出10%有多難嗎?

    擱現在,只有P2P敢寫10%收益,你敢買嗎?

    所有領域的專家們,都喜歡把問題複雜化、細節豐富化。

    大多數人整了一堆股票、基金、債券。

    面對各種表格、K線、波峰波谷,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自豪感:

    我在理財,我在賺錢,我可真是上進啊!

    是不是真上進,再算一筆賬就能算清。

    拿上面月薪1.5萬舉例,工資年收入18萬,理財年收入3351.4元。

    總計183351.4元,理財收益佔總收入的1.8%。

    請問各位理財高手,你理財消耗的精力,也只佔總精力的1.8%嗎?

    看到這裡你該明白了,工作收入永遠是中產收入的大頭。

    除非你有一筆上百萬的現金流,靠理財一年能賺個上十萬。

    否則,靠理財賺利息錢,都不是一筆高效的生意。

    這麼說來,是不是就不要理財了呢?

    嚴格來說,不是。

    理財老師們有一句話是對的:

    理財就是理生活。

    但理財老師們說完這句話,轉頭開始賣股票、基金投資課,再也沒幫你理過生活。

    你看,最唬人的謊言,就是隻說一部分真話。

    在理財之前,我們不妨問問自己。

    理什麼財?你有哪些財可以理?

    在《進步使人謙虛,落後使人驕傲》裡,花爺說過這麼一段話:

    判斷一個人是否落後的標準是什麼?

    看他是否認可,虛無縹緲的東西也存在價值。

    比如時間,比如經驗,比如未來。

    如果財富=金錢,那中產們就太慘了。

    中產的本金比富人少一大截,想要破階,簡直比登天還難。

    但好就好在,除了金錢,還有很多可以稱為財富的東西。

    你聽花爺問個問題,就明白了。

    假設,你18年3月入職,年薪20萬。

    19年3月8號,你跳槽進另一家公司,年薪25萬。

    那麼請問,19年3月7號這天,你的身價是多少?

    如果是25萬年薪的身價,不對。

    3月7號你還沒跳槽,年薪只有20萬呢。

    如果是20萬年薪的身價,也不對。

    第二天你就年薪25萬了,這多出來的5萬,難道是一天內蹦出來的?

    正確答案是,19年3月7號這天,你的身價是:

    20萬年薪+多出的一年經驗。

    看到沒,時間、經驗、思維、人脈、資源。

    這些虛擬的財富,也是你資產的一部分。

    當我們用100塊錢本金,投資賺到200塊錢的時候。

    很多人以為,財富的變化方式是這樣的:

    100元本金——>200塊營收。

    但事實上,賺錢的過程是這樣的:

    所謂賺錢。

    錢其實不是你賺來的,而是你換來的。

    你必須先用時間換來經驗、思維、資源等一眾虛擬資產。

    然後才能用虛擬資產+本金,換來更多的金錢。

    普天下的生意,莫不如是。

    當你失意時,你的時間和成本不是憑空消失了。

    而是轉換成了“經驗”這種虛擬資產。

    而在整個轉換過程中,只有一件事是公平的。

    那就是無論貧富、無論階級,無論地域國籍,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一天24個小時。

    無論誰的時間,都是稀缺資產,過一秒,少一秒。

    稀缺的,就是寶貴的。

    富人身價高,單位時間自然非常寶貴。

    窮人除了時間之外,再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資源,所以單位時間也非常寶貴。

    這就好比兩個大爐子,進爐子的原料(時間)是一模一樣的。

    想過得比別人好,最重要的,是原料(時間)的利用率。

    ——也就是把時間轉換經驗、思維、資源等虛擬資產的效率。

    說白了,當我們在討論理財時。

    理的不光是你的錢,更重要的是理你的人、理你的時間。

    所以,當一個月薪1.5萬的人,因為理財一年賺了3351.4元而沾沾自喜的時候。

    他在時間投資上已經一敗塗地。

    說了半天,回到姑娘提的問題。

    站在理財又理時間的角度上,月薪6千應該怎麼理財?

    月薪6千,在三四線城市,算是中上收入。

    但看姑娘說房租2000,那應該是一二線城市了。

    在一二線城市,特別互聯網等高新行業。

    月薪6千,只能算是入門新手的水平。

    如果是BATD這種級別的公司,應屆生月薪都遠超這個數。

    這也就意味著,在一二線城市。

    月薪6千,約等於互聯網流水線技工,而且還不是熟練技工。

    這種沒本金、能力起點一般的情況。

    花任何一點時間去學習股票、基金,貪圖一點點利息收益,都是浪費。

    把所有時間投資在專業技能磨練上;

    努力先成為一個熟練工種;

    在1-2年內把月薪漲到1萬以上;

    才是最好的理財投資方式。

    開頭花爺說,提問這小姑娘很聰明。

    不光是因為她懂得多問為什麼,還因為一個小細節:

    在月薪6千的情況下,這姑娘願意花2千,租一個離公司近的房子。

    事實上,我建議所有剛工作的年輕人。

    在外打拼,如果想上進,一定要咬咬牙,租一個離公司近的房子。

    是,如果你住得遠,可能一個月房租是能省千兒八百的。

    但你來回路上,浪費的一兩個小時呢?

    你每天折騰到家,還有精力學習嗎?

    有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用時間換經驗。

    甚至要花錢買時間來換經驗。

    住近一點兒,每天多花一兩個小時磨練專業技能。

    做產品運營的,你研究研究競品聽聽課。

    做電商貿易的,你自己也開個網店練練手。

    用不了一年,月收入多漲個幾千塊,還不是易如反掌?

    年輕人已經沒錢了,千萬別沒時間,不然就真沒出頭之日了。

    那如果一年半載之後,成了月薪1.5萬的專業熟練工種。

    或者幾年之後,晉升為月薪3萬的主管了呢?

    對這批人,花爺建議:

    月薪1.5萬-3萬,除了日常開支,手上有閒錢了。

    可以適當投資股票、基金等理財。

    等等,剛剛不是還說。

    月薪1.5萬的人,因為理財一年賺了3351.4元而沾沾自喜。

    他在時間投資上已經一敗塗地了嗎?

    對,以賺錢為目的理財,性價比很低。

    因為月薪1.5萬,理財賺不了多少錢。

    但如果在理財過程中,獲得重要的能力和經驗,得到大量虛擬資產,性價比就可能很高。

    月薪1.5萬和3萬,在職場是道坎。

    拿阿里的職級體系舉例,P6的運營月薪約1.5萬,P6的研發3萬左右。

    再往上,P7,是一道分界線。

    P7的人跳槽到中小公司,大部分都是總監級了。

    P6和P7,除了專業能力之外,差在哪兒?

    差在對市場、對資本運轉、對商業邏輯的理解上。

    當你已經是熟練工種時,想要晉升,只站在流水線上已經不夠了。

    而股票、基金,恰好是理解商業市場、資本運轉的一個幫手。

    比如花爺,很喜歡通過對商業模式、市場競爭、財報等等方面的理解,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

    無論行情波動,我都按心中估算的價值進行投資。

    估算的準,賺錢了,當然更好。

    估算不準,我對市場、商業的理解還有偏頗,積累了商業市場經驗。

    這些商業市場經驗的可貴之處就在於,

    哪怕在股市沒有賺到錢,在其他更多領域,它們也能幫我們賺到錢,實現虛擬資產到實體金錢的轉換。

    與之相比,股票投資只是順帶,賺沒賺錢,倒是次要了。

    當然,方法好懂,心法卻很難。

    我看過身邊不少朋友,股市一有漲跌,就心急難耐,10分鐘刷一次大盤。

    如果你也是這樣,我希望你早點在股市虧錢。

    因為早點用一次失敗換取經驗,還能省下不少時間成本。


    八一小哥


    由於2020年疫情原因,家庭財務情況比平時更加吃緊,可以給到如下建議:

    1.調整投資比例。對投資做出相應的比例調整,之前很多人會有投資股票,基金和債券的習慣。投資可以繼續,主要要把更多的資金轉向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以保收入為主。

    2.增加儲蓄。特殊情況下,以增加現金流為主。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3.減少支出,開源為主。2020疫情期間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每年需要花在家庭旅行上的開銷可以節省下來,增加收入渠道,網賺會是不錯的方式,比如自媒體,短視頻,遊戲陪玩等都是較好的選擇方式。


    不愛做鹹魚的貓


    2020年家庭如何理財如何存錢?

    技巧一:理財小程序用起來

    這裡的理財小程序一方面包括支付寶這類支付一筆自動幫存的(筆筆攢)理財型app,在日常消費中可以自動攢上一點錢;另一方面指的是記賬類的資金管理APP,不僅可以瞭解每日支出情況,還可以通過自我規劃,減少不必要支出。

    技巧二:學會正確購物

    購物也有錯誤的?當然!一方面我們要提前做好購買攻略,去超市或者商場,將想要買的東西做個規劃或列個清單,這樣一方面節省時間直奔目標,另一方面防止忘記需要的反而買了一些實用性不強的“高顏值”的非必需品,這種方法可以幫你節省一部分資金。

    另一方面,條件允許或不嫌麻煩的話,大家可以選擇以現金代替支付軟件,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錢花的有多快了,自然有節制。

    技巧三:閒置物品巧處理

    學會斷舍離,把不用的物品,大到傢俱電器,小到衣物、飾品,我們都可以在二手市場上買賣交易,既處理了東西又有了一筆小錢。

    技巧四:合理安排閒置資金

    可以增加資金流動性,按70%的穩健性理財投資,剩下的30%部分可以投資於房地產基金或是收藏,但是由於收入有限,可選擇基金定投,每月分攤風險,平攤成本,積少成多,長時間會是一筆不錯的投資資金。

    家庭怎樣理財最好,自己首先要做的資產配置清晰明確,總資產分為日常生活開支、保命錢、短期和長期投資資金。

    節約不是不消費,而是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留足“保命錢”,關鍵時刻能保證不會因急用錢而賣車賣房、股票低價套現。

    可用來投資一些風險低、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做好理財規劃和記賬工作。


    經濟情報站


    做好規劃,比如月收入3000一家三口人你、你愛人、兒子,全家人每月生活費1200兒子讀書500日用品500,月支出2200剩餘800我建議300買貨幣基金每天大約有兩分錢200買債券型基金風險,以往五六年來看每年有百分之七至八的收益,300存活期。

    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得到你


    小壁虎愛上蚊子


    2019-2028是新的10年經濟週期,以我多年家族辦公室的經驗,2020年家庭資產配置建議按照下面比例做好合理配置,才是最好的安排,至於如何選擇各資產大類配置方案,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根據各位高淨值人士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期望收益目標去私人訂製投資配置方案。

    1、房產,佔比30%,長期5-10年,預期年化收益率10%

    2、香港保險,佔比8% ,超長期20年以上養老,預期年化複利4.5-6%

    3、量化對沖(對沖之王)佔比30% ,中長期3-10年,預期年化100%-500%

    4、股權基金,佔比20% ,長期5-7年,預期年化複利30-50%

    5、股票基金,佔比10% ,2025年大牛市之前,預期年化收益率15-20%

    6、(現金)貨幣基金,佔比2%,預期年化收益率3.5%

    陽光家族辦公室 Copyright@2015-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