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覺小學三年級學生住校寄宿,這樣好嗎?對學生成長有沒有幫助?

吳老師小學數學課堂


主要是看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有讓孩子住校的計劃,那你就要提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適當做一些家務,這樣孩子會很快適應住校的生活。如果你在傢什麼都不捨的讓孩子做,那麼,你不捨得讓孩子吃的苦,以後生活會讓他加倍吃。

所以,孩子能不能住校,還是要看孩子的自身情況,家長也要提前做準備。



毛毛蟲幼兒分享


這個問題我是深有體會的,我從初一開始就是住校,不過那時候只有冬天住,因為家裡住的比較遠,冬天來回很不方便,記得剛開始我跟我發小是住在我媽一個熟人家裡,她家就專門提供我們這些住的比較遠的同學住,她家也有飯,那時我記得她家裡4口人住樓下,然後我們很多女生住樓上,我這間加我就4個,隔壁那間也住5.6個,樓下還有男生住,就是那種一排床板,自己帶被子去,我那時跟我發小是一個帶蓋的一個帶墊的,一起睡,就剛好房東女兒跟我一個年級的,所以每天都是一起,每次看到她天天爸媽長爸媽短的我心裡那個滋味,那時有沒有手機,有沒有電話的,只能每星期五回去,真的很不好,吃不好睡不好,主要是想家,想爸媽


掂點323


感覺小學三年級學生住校寄宿好不好?對孩子成長有沒有幫助?

我的回答是:不好。對孩子來說,甚至是傷害。

為什麼這麼說?

先講一個發生在我兒子身上的事情。一直感覺孩子不知道吃苦,看不到人家苦的地方,到底是怎麼樣的?在四年級暑假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廣電集團組織的5天夏令營活動,是去湘西,讓他們去窮苦的地方體驗一下生活。一起去的有他們班的十幾個同學,一共大概三四十個學生,家長不參加。

組織者實時會發來照片,但從照片上看出孩子的表情是一天比一天不快樂。當我打電話問他的時,他沒有說發生什麼事情了。直到倒數第二天的時候,他才告訴我他的錢包丟了,其實去的第一天他就丟了。問他有沒有洗衣服時,他才說,同住一屋的另外一個小朋友,讓他衣服不要洗了,把他帶的衣架拿去,讓那個小朋友用。

這些都還不是事兒,最可怕的開學的前幾天。他突然說要轉校,哭著問能不能轉校?問他原因,他怎麼也不肯說。我想起來一定是在夏令營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他怎麼也不肯說。我重新聯繫了夏令營時的教官,因為我記得他跟我說過他錢包丟了的時候,他找的是那個教官。我想他可能對那個教官感覺比較好,有什麼事情會找他,所以我聯繫了那個教官,結果也教官也不太清楚。

直到好長時間過去,有一個他們同班的同學到我們家來,我說起他這件事情。那個同學說哦,肯定是詹同學說要把他弄死。想象一下孩子心裡當時有多麼害怕,又多麼無助,但是他找不到人能夠幫助他,沒有人可以傾訴。

這就是我所要說的,為什麼住宿不好?

(一)當孩子有困難,害怕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幫助他。

(二)孩子有一些話想跟爸爸媽媽說的時候,你不在身邊。

(三)雖然看起來孩子的獨立性好像更好一些,但是他心裡受到的傷害,絕對難以彌補。

(四)長大以後跟父母沒有話可說。曾經有一個高中的學生跟我說,她從小寄宿,現在跟父母沒有親情,沒有話可講。

這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生活蘊教育


住校的話,好處一點也不多,能不住,就儘量不要住!

許多家長會覺得,中小學生住校很鍛鍊人,其實這樣想有點自作多情。現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哪怕是農村的,家長也捨不得讓他幹活,一住校,生活完全需要自理,這些孩子平時根本不勞動,很可能連一雙襪子都洗不了,面對一個人的住校生活,如何適應得了呢?長期下去,不光影響到學習,連心理健康都受到了影響。

另外,對於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住校,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舉個例子,有位朋友,他家兒子高一了,就沒讓兒子住校,因為這孩子小學時都是班裡倒數,從小多動,對學習沒有多大興趣,費了好大勁,總算讓他順利考上了一所比較優秀的高中。但是呢,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這孩子在學習上還是沒有自覺性,家長怕他住校沒人管了成績會跟不上,而回家住呢,則可以隔三差五的提醒他一下,以免放鬆了自己,當天有什麼不會的題,家長也都是抽時間給他講一下,成績在班裡目前比進校時提高了五六名,還算不錯。

從一個愛孩子的家長的角度來講,非常優秀的孩子,適合住宿,因為這類孩子學習能力強,自控力也很強,他不會被周圍的環境所左右,所以不容易被帶壞!但是,對於那些基本沒自控力的,容易被環境所左右的同學,根本就不適合住校,一旦住校,肯定壞習氣學一身,壞毛病學一身。


天漢紀錄者


我是不贊成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住學校宿舍的。

  • 還是年齡太小,心智上還不算是成熟
  • 很多孩子生活上仍需要大人的幫襯
  • 在校如果遇到問題,不能及時和父母溝通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我不贊成孩子住校。

如果孩子覺得住校特別好玩,自己住校的意願特別強烈,如果是這樣子的情況,可以讓孩子嘗試住校!

只是在住校之前,父母需要把孩子住校期間,可能面對的問題,要大概跟孩子說一下!讓孩子做到心裡有數,遇到問題不慌亂。

同時父母要了解一下孩子住校期間,孩子聯繫父母的方式有哪些?是否可以把手機放到孩子的宿舍?

當然,如果孩子發現住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想要回家,家長也要同意,並不要因為退不了住宿費就埋怨孩子不聽話之類的。

總之,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嘗試很多事情,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會聽大人的建議!很多事情上,可能孩子更想去自己嘗試、體驗不同的生活。家長也應該滿足孩子的這一心裡需求。

家有上學娃,探討上學事!我是A媽,歡迎大家關注我,一同交流孩子學習的事兒!

A媽說教育


您好,我是君兒談青少年成長,兒童治療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您問的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住校寄宿,這樣好嗎?對學生成長有沒有幫助?以下觀點從中小學情況分析僅供參考:

寄宿生是怎樣的

曾經在寄宿校教學,瞭解過寄宿生的狀態,那所學校有90%的寄宿生,寄宿的原因是學生離學校遠不得不寄宿(一般單程回家要三個或三個小時以上)。也去過經濟稍好的寄宿校做過訪問,結合所瞭解的分析:

1、寄宿生一般指的是家庭與學校距離遠在學校住宿的學生。

2、寄宿生一般都是集體宿舍,各地區各學校情況不一樣,宿舍人口也不一樣,像國際寄宿校一般2-6人一間宿舍,普通學校4-8人一間宿舍,有的是16-40人一間宿舍。在宿舍最主要的不是學習是社交,舍友關係在這個時期很重要。(兒童青少年時期最看重的是:家庭關係、朋輩關係。)

3、寄宿的好處有:可以養成獨立、動手能力、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起床睡覺時間正常、很少接觸電子產品、學習時間較充足等。

4、寄宿的壞處有:缺失和父母的關係(溝通)、心理壓力大、同學之間容易產生矛盾、缺乏安全感、學習生活容易枯燥、可能存在霸凌、老師的照顧不能面面俱到等。

曾經訪問一所半寄宿學校(小學),走到宿舍看到宿舍人數較多15人左右,找了幾個學生詢問了一下住宿情況,大都表示睡眠質量不高,宿舍人多事情也就多情況(含習慣)還不一樣,有的睡覺很快有的睡覺比較慢,有的不喜歡被打擾但總是被打擾很難入睡,直接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

走讀生的情況

1、走讀生指的是學生參加學校的教學和學校活動,放學後可以回家的學生。明顯區別寄宿生。


2、走讀生一般單個或家庭距離相近的幾人放學後回家。

3、走讀的好處有:可以和父母每天有溝通(保障親子關係)、有情緒發洩的地方、不限於學校枯燥生活、飯食營養均衡、課後作業時間較安靜等。

4、走讀的壞處有:上下學路途時間被佔用(相對於寄宿生)、可能存在路途安全問題、睡覺起床相對於困難、家庭成員需要付出時間精力等。

要不要寄宿呢?

1、上面已經簡單介紹了寄宿和走讀的情況,家長可參考分析。

2、家庭情況(包括經濟、人員情況、學校距離等)允許孩子寄宿還是走讀呢?

3、除了走讀和寄宿,還有一種情況是陪讀,家長在孩子學校附近租房住陪著孩子上學。(這一條適用於不能走讀,但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且不影響夫妻關係的情況下。)

4、寄宿一詞在“寄”,寄可能有一點寄人籬下的感覺。

5、兒童青少年時期學習很重要,但安全感更重要因為會伴隨一生,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回家(走讀)。

6、親子關係的重要時間點在兒童期,錯過了很難再培養。

7、無論走讀還是寄宿需要尊重孩子本人的選擇。

8、如果條件不允許不得不寄宿,和孩子溝通好寄宿的情況並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


君兒談青少年成長


任何問題的抉擇都是綜合評估和考量,就三年級學生寄宿學校的問題,如果作為學校方在學生的安全和飲食健康的管理上能有確實的保障,這對孩子的自立自強性格的培養、以及心智成熟的養成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生長在70年代的孩子,其實也正是小學三年級開始住校的。作為家長,耽心的是學校是否安放任自由,不加專人專崗約束管理,其次是飲食營養是否能保障的問題。如果這兩者都考慮到位,實際是大大增加了學校的管理負擔,對家庭的教育壓力大大減輕,最終對孩子的教育效果是有好處的。當下流行的私立學校,特別是結合國學教育的學校特別受公眾認可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我個人是贊同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寄宿學校的。


童謎豆豆


不好!不好!不好!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強烈表示我的觀點。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最好的學校是家庭,最好的老師是父母嗎?

你不讓最好的老師父母去教。不住最好的家庭學校。卻要捨近求遠。到底你們怎麼想的?

小小年紀就要缺失母愛,離開父母孩子非常無奈,非常可憐。不是說離娘三分痴嗎?

你把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天使,硬是變成了小痴呆。還有臉炫耀:我們住的學校有多拽,有多拽。

我最有親身感受,高中二年一下子離開自已的窮家都捨不得,因此成績一直下滑,又想母親又想家,家的情懷,母親的愛,隔也隔不斷,分也分不開。

作為家長和老師:請你們多為孩子們想想,你能不能換位思考一下,換位一比答案不就有了嗎?

別說10歲的三年級孩孑,我16歲的時候,第一次離開家到沁源學醫,三個多月天天想家。突然見到了我姐夫,好不容易見到了久別的親人。嚎啕大哭,抱著親人死活不放,執意非要回自已的家。非常熱愛,非常喜歡,非常投入的一份事業,因捨不得又窮又漏又黑的土圪包家。

人是種感情動物,其中哲理沒法說,所以我強烈呼籲,強烈建議含辛茹苦的家長們:不要攀比,不要羨慕,孩孑們守著家,學習最好了。家庭是最好的學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文如泉湧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發表一下個人觀點:我個人認為三年級的小學生可以走進寄宿學校了,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第一,孩子慢慢的脫離了父母保護的家庭環境,進入了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學習環境,對孩子適應能力的培養有幫助作用。

第二,進入寄宿制學校後,無論是從生活還是學習,都能幫助孩子培養自理能力。

第三,孩子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的培訓獨立的性格和能力。

第四,進入寄宿學校後,孩子會慢慢的變成熟,對孩子成長有很大幫助作用。


揚帆的風


小學三年級不建議住校寄宿。

理由如下:

1、三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太差,如果沒有家長或老師的監管,很難管理好自己。

2、三年級的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和照顧,幫助孩子從心理長大。

3、對於孩子來說,寄宿會讓他沒有安全感,從而產生分離焦慮,和父母的親密度也會降低。

雖然寄宿有可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但總體來說弊大於利,所以不建議住校寄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