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吃粗糧長大的,都沒有患抑鬱症,你怎麼會患?我們需要理解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在使命和責任之間,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所焦慮的問題和所擔心的問題。

在我們父母的那一代,能夠吃飽飯,賺點錢能夠讓孩子好好讀書,然後在農村蓋一個房子,然後孩子按照自己的發展方向前進,自己身體健康,老有所為,這就是最好的人生了。其實想一想,這樣的人生也是挺幸福的,因為有計劃、有目標、有方向。其實我也挺羨慕這樣的人生方向的,但是後來想一想: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人生方向和人生選擇。

父母是吃粗糧長大的,都沒有患抑鬱症,你怎麼會患?我們需要理解


在80後、90後的人群中,他們在畢業後不是溫飽的需求,而是事業的選擇、房貸、車貸的壓力、上有老的照顧、下有小的教育等等問題。而且還要面臨著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信息的滿天飛,每天沉浸在各種網絡信息的轟炸中,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這時候有一種情緒疾病應運而生,那就是抑鬱症。

面對抑鬱症,以前還是很少的,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抑鬱症不像身體上的疾病,通過一些藥物或者手術的治療,能夠康復起來。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是會讓人內心痛苦、精神不振、情緒低落、人際關係緊張等,所以就會面臨人生的各種困惑,造成晚上的失眠症狀。

這時候,作為老一輩的父母會出來說一句:“我們當年都是吃粗糧長大的,也沒有患抑鬱症,怎麼到了你們這一代,吃喝不愁的就生出了這個病症呢?”

父母是吃粗糧長大的,都沒有患抑鬱症,你怎麼會患?我們需要理解


人類的觀念就是如此,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發號施令,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把一些價值觀傳遞給下一代。殊不知,這樣的觀念是一種自以為是,或者說是一種置之度外。在心理諮詢理念中,有一種諮詢技術是共情,就是來訪者產生了抑鬱症,作為諮詢師要讓來訪者感受到:你真的很瞭解抑鬱症,你真的瞭解我內心的痛苦,你是設身處地為我著想,我信任你能夠幫助我治好抑鬱症。

面對我們的長輩,這種我們當年是吃粗糧長大的觀念,可以看得出他們的心性已經被磨練得很好了。記得小時候,那時候在農村,大家都是種水稻的,一年到頭都是圍繞著家裡的那幾畝田和幾畝地在操作,面朝黃土背朝天,乾得很是帶勁,雖然一年掙不了幾個錢。但很快樂呀,大家都在一起幹活。

父母是吃粗糧長大的,都沒有患抑鬱症,你怎麼會患?我們需要理解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幹活了,開始進城務工了。這時候貧富差距開始增加,那麼這時候出生的小孩也會隨著這樣的變化成長起來。當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的時候,當同齡人的背景不一樣時,這時候就會出現心理層面的變化。於是就會思考很多,就會想很多。那麼抑鬱情緒也會應運而生。

所以說,新一代人吃苦沒有上一代人吃苦多,那麼就會和上一代人有代溝,就會產生觀念上的分歧。對於上一代人來說: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不要想得太多,好好工作就行,好好過日子就行。但是一個人的想法往往代替不了另外一個人的想法,畢竟這代人沒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種經歷。所以他們的抗挫折性沒有上一代人那樣有韌性。


其實患有抑鬱症的人,並不需要家人跟他們說道,而是能夠理解就好。他們有他們的困惑,他們有他們的焦慮,他們有他們的抑鬱,作為家人,給他們多一個擁抱也許會更好,更有效。


少說一些我們這代人是吃著粗糧長大的,多說一點:你的痛苦,我們能夠理解,我們一起加油,相信會好的。前一句有壓力,後一句更暖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