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包”給疫情下受傷的禽類產業貼心助力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欒相科 因很多證據支持新冠病毒來源於動物,因此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地方全部或部分關閉了活禽交易市場,且不少地方飼料、禽苗、活禽運輸受阻。因此,在新冠肺炎衝擊之下,禽類產業損失嚴重。

“有一個企業反映,他們的損失已經超過了1個億。”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家禽產業的產業鏈本身就比較長,需要飼料、養殖、屠宰等各個環節密切配合才能保障供應,目前家禽屠宰企業停工停產,家禽產品消費明顯降低。

對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以及各地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疏導交通、保障物資供應。

2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門下發《關於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按照依法依規、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的原則,加強活禽市場交易管理。

3月3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商務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逐步恢復活禽交易市場經營》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防治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逐步恢復活禽交易市場的正常經營,在恢復前要徹底做好清洗消毒工作,並經禽流感病毒檢測合格後方可恢復。

3月6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河南省商務廳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儘快開放活禽交易市場的緊急通知》,就切實做好家禽產業穩產保供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3月7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南方9省區畜禽生產視頻調度會議,會商調度當前畜禽生產情況,研究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會上提到,要著力解決家禽業產銷不暢的突出問題,推動活禽交易市場分類管理,有序開放活禽市場。

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聯合發佈《關於多措並舉促進禽肉水產品擴大生產保障供給的通知》。《通知》明確,要科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影響,切實解決當前家禽水產業面臨的“賣難”、產品積壓等問題,加快相關企業復工復產,提高規模養殖現代化水平,完善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等配套能力,推動全產業鏈優化提升,保障家禽水產業穩定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副司長邱天朝介紹,允許地方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在做好防控前提下,自主調整管理措施,有條件的放開活禽交易。對於暫停活禽交易的地區,通過集中屠宰、產銷對接的方式,建立點對點的活禽銷售渠道,幫助養殖戶解決活禽交易和屠宰上市的問題。

“據我們瞭解,目前南方不少省區已經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分級防控、差異化管理要求,陸續放開了活禽市場交易,活禽壓欄的情況已經有所緩解。”邱天朝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通知》還特別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對禽肉水產品生產的扶持,發揮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用,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綜合運用信貸、稅收優惠、財政貼息等金融手段,幫助資金週轉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