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面積還能“上天入地”,這個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吹響"集結號"

合肥市全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備受關注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建設有序推進,6月30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1號科研樓主體結構已經全面封頂。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位於合肥市望江西路與石蓮南路交叉口,是安徽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量子信息實驗室。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家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計算能力,推動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學問題和核心關鍵技術,打造國際一流的量子技術研發與轉化基地,項目一期建築呈H型,其中中建八局承建的一期工程總面積25.2萬平方米,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10層,建築高度56.1m。

超大面積還能“上天入地”,這個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吹響

在全球,各國競相研究量子技術,為搶得先機,中科院量子研究院的建設“迫在眉睫”,中建八局以最快速度吹響集結號,將總承包管理優勢轉化為快速建設的強大攻勢,土建、設計、安裝、智能等多專業集團作戰,無縫銜接、高效協作,工序交替效率加倍。

行行查,行業研究數據庫: www.hanghangcha.com

傳統的信息科學使用比特作為最基本的表示單位,對應了0和1兩個可能的狀態;而量子信息中使用的量子比特是一個旋鈕,對應無窮多個狀態,信息量大幅增加。因而面對計算量指數級增長的問題時,量子信息可以發揮出潛在的巨大優勢。但是量子信息的利用對算法要求較高,目前人類僅僅在少數特定應用上取得了突破。

超大面積還能“上天入地”,這個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吹響

量子信息按照研究內容可以分為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三個大類,其下又可以分為量子因數分解、量子搜索、量子保密通信(又稱量子密鑰分發、量子密碼術,QKD)、量子隱性傳態(QT)等應用領域。

超大面積還能“上天入地”,這個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吹響

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量子通信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國家戰略、技術引領、產業推動、工程建設等多個方面政策的支持,出現在了《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重要的國家規劃中,同時發改委也將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列入到了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之中。在2019年最新出臺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量子信息也成為了長三角未來規劃佈局產業重點。

超大面積還能“上天入地”,這個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吹響

行行查,行業研究數據庫: www.hanghangcha.com

手機訪問“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超大面積還能“上天入地”,這個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吹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