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1

商湯滅夏。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改朝換代的大對決。

在夏桀胡作非為之時,商湯默默積蓄力量,儘管曾遭夏桀囚禁,但經過伊尹斡旋,最終轉危為安,反而獲得了更多諸侯的支持。

三年後,戰爭打響。

商湯在向夏桀發動正式決戰前,決心先遷都於亳(即今天河南省商丘市),掌握更有利的進攻態勢,率先進攻夏王朝的附屬部落——葛、北亳、韋、昆吾、顧,前後征伐十一次。

戰國時期,孟子曾感嘆——“湯始徵,自葛載,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

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2

決戰前夕,商湯仍然要做兩件事,以保證對夏桀決戰的絕對成功——

一、決戰動員;二、情報收集。

夏桀是君,商湯是臣,以下犯上,不能師出無名。

決戰前,商湯對追隨自己的眾諸侯,做了一次精彩的戰爭動員。

匪臺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史記·殷本紀》

商湯講,此刻,不是我個人吃了熊心豹子膽,要犯上作亂。是夏桀實在罪孽深重,實在是罪無可赦,同樣的咒罵,我也聽你們講過許多次。

我敬畏天命,也敬畏上帝,如今民不聊生的慘狀,我不敢不去匡正。

如今夏王朝已是滿身罪孽,不是我等要反,是天要滅夏,我們皆應奉天命行事!

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深明大義之後,商湯又恩威並重。

言明此次行動——

願與他同去,替天行道的諸侯,榮華富貴,必不食言;

不願與同去,違逆天意的諸侯,就地滅族,絕不姑息。

於諸侯而言,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選擇題了。

一位富有仁德名望的領袖、一支無敵於天下的軍隊、一個天命所歸的理由,最後去討伐一個荒淫無道的暴君。

戰爭,從一開始便能看到結局,大軍開拔。

3

可戰爭最後怎麼打,商湯還玩了一把情報戰。

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的情報頭子是誰呢?我們應該猜得到,就是在夏王朝中頗有人脈的伊尹。

伊尹,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間諜。他的大名,可是上了《孫子兵法》的。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孫子兵法·用間》

殷即殷商,伊尹名摯,故又稱伊摯。意思講,殷商的崛起,是因為伊尹在夏王朝。

那麼伊尹具體收集到什麼了情報呢?遞消息的人又是誰呢?

4

據《呂氏春秋·慎大》的記載,給伊尹傳遞消息的,正是遭到夏桀冷落的原配夫人妺喜,妺喜給了伊尹一個非常私密的情報——

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做了一個夢,兩個太陽打仗,東邊的輸了,西邊的贏了。

此時的戰爭態勢,夏桀在安邑(今天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位於西;

商湯在亳(即今天河南省商丘市),位於東。

夏桀做夢,西勝東敗。

為了給夏桀以精神上的打擊,商湯率軍沿黃河西進至潼關附近,向北渡河,繞到夏桀西面,由西向東突然進攻。

夏桀倉促出兵應戰,雙方大戰於鳴條之野,一戰而定天下。

夏桀敗走向東逃竄,商湯率軍一路追殺,最後夏桀死於南巢(今天安徽省巢湖市),夏王朝就此滅亡。

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5

夏桀在史書留下的最後一聲感慨是——“吾悔不遂殺湯於夏臺,使至此。”(《史記·夏本紀》)

夏桀後悔,他沒在當初囚禁商湯時,直接殺了他。

可能夏桀,到最後都沒想明白自己到底輸在哪兒了。

不是某一次行動的問題,而是全盤的失敗。

我們很多時候,都崇尚力量,覺得力量強大的,就一定能贏。

可歷史,不是每時每刻都要爭輸贏。

商湯滅夏,我知道了曾經,也看見了未來。

和平年代,我們崇尚力量的背後,其實還有兩個邏輯,。

一、我們恐懼這份力量會傷害我們;

二、我們信任這份力量能保護我們。

當恐懼超過了信任,所有人就會萌生一個衝動,毀了這份力量。

國家也是一樣,當一個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但是卻開始退出各種國際組織,肆意在世界各個地方挑釁播撒戰爭的火種,始終只看重自己的利益,手裡握著世界貨幣,便濫發紙幣拉全世界下水。

這樣的國家,還會有多少人相信他會保護自己呢?

這樣的國家,又有多少人正恐懼著他肆意揮舞的大棒呢?

這樣的國家,究竟有多少人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他完蛋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總有人覺得這是歷史上忽悠人的玩笑話,但我要跟您說——這中國歷史無數朝代興亡盛衰背後的一句大實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