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级,中国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但成了“洋大人”是好事吗?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国内新冠肺炎的局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境外地区却迎来了爆发期。短短几个星期里,欧洲地区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陷入了疫情感染的风险当中,每日新增人数不断攀升,疫情控制措施的施行刻不容缓。根据媒体报道,外交部副部长于近期宣称,面对国外这种紧张的疫情防控局势,我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帮助。

疫情升级,中国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但成了“洋大人”是好事吗?

首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还有欧盟等100多个国家的专家们进行视频会议,分享我国的防疫经验,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国外的疫情局势,帮他们解答疑问,并且提出对应的建议。另外,我国也在积极地把新冠肺炎的相关治理和防控方案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和全球其他国家分享,并且保证随时进行更新。除此之外,针对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如果他们需要,我们会派遣专业的医疗组,携带医疗物资前往这些国家进行帮助。目前,我国已经向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国家派出了几批医疗团队。对于我国来说,如今海外的新冠疫情局势比较严重,我国会秉承互帮互助的精神,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尽可能地提供援助。

疫情升级,中国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但成了“洋大人”是好事吗?

自从我国的医疗专家进入海外国家提供帮助以来,许多国家的媒体开始不断报道相关的消息,因此国际上许多人对我国的印象好了许多,纷纷表示感谢。通过对海外疫情的帮助,我国的国际形象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我国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国家的实力,而且还展现了一个国家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尽管目前我国的疫情并没有结束,但是我们还是对许多国家施以援手,回报他们此前的帮助。我国对外的援助是可以促进我们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好事情,但是随着援助的宣传越来越多,我们也要警惕这种好事可能会引发出不好的问题。

疫情升级,中国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但成了“洋大人”是好事吗?

由于媒体的连番宣传,许多人对于我国不断对外援助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觉得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尤其是看到国外人民对我国的赞美和感谢,他们更是萌生了一种自信和骄傲。比如,最近在塞尔维亚由于疫情原因禁止人员外出,有几名中方记者因此遭到拦截,当地的警察看到是中方的记者之后,没有询问情况就立即放行了。这个消息随后在网上发酵,许多网友为这位塞尔维亚警察点赞,并且为此感到自豪。可是这对于我们海外的正面宣传真的有帮助么?

疫情升级,中国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但成了“洋大人”是好事吗?

如果真的像这条新闻描述的那样,这些中方记者没有遵守塞尔维亚的禁令,在晚上出来活动,本身就是违反规定了,而这位警察没有进行仔细排查就放行,这不就是特权么。从这个角度考虑,这并不是值得大力赞扬的事情,毕竟我国也一直讨厌国内的“外国人特权”行为。这些依靠自己外籍的身份享受着各种特殊的待遇的“洋大人”们不仅没有让我国的形象变好,而且还加深了内外的矛盾和人民的抵触心理。换个角度试想一下,如果我国在国外如同这些外国人一样,那么他们会怎么想呢?

疫情升级,中国医疗队驰援塞尔维亚,但成了“洋大人”是好事吗?

除了塞尔维亚以外,我国还有一个很“铁”的兄弟巴基斯坦,国内的许多媒体常常会报道我国国民在当地受到了多好的优待,觉得这就是关系好的表现。其实这种心理不难理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由于国外媒体的偏颇,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是很多,得到的尊重也不够,因此我们急需要外界对我们的赞美和肯定。从某种程度上看,给予特权就是一种重视的表现。但是要知道每个国家都是独立的,我们与他们的交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要觉得我们提供了帮助就可以要求对方给予特殊的权利。要想真正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尊重平等是大前提。(牧夷嘉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