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隨著我國連續多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為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很多人已開始放鬆警惕,覺得只要嚴防外來輸入就行了,很多地方也明確了開學時間: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大街上也逐漸開始擁擠起來,久違的車水馬龍重新出現,慢慢放下心來的我們,開始享受疫情初步得到控制的喜悅和放鬆。

逐步復工復產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外疫情正在一個發展期,國內也有零星的本地確診,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我們不能完全放鬆警惕!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一、鍾南山和張文宏敲響雙重警鐘


3月25日下午召開的中歐抗疫視頻會上,以鍾南山院士為首的中國專家與英、德、意等國專家一起交流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國應當如何應對,並分享了診療方案和醫護人員的防護經驗。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在會上,鍾南山院士強調了一點: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應保持現有的防控措施,同時嚴格外防輸入。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3月27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回應科技日報的採訪時說:

“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緊,但是方向與第一階段有不同。”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鍾南山強調:“應保持現有的防控措施,同時嚴格外防輸入!

張文宏強調:“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緊!

雙重警鐘為何在此時敲響?


二、本地確診病例又出現,內生風險仍存


據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報告,3月28日河南漯河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中國本地的病例還沒有完全清零,不可掉以輕心!

《韓非子·喻老》有云:“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只要還有本地病例存在,就可能一傳十十傳百,警惕之心千萬不可鬆懈!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疫情再次內生的風險,主要存在於以下幾種可能:

(1)無症狀病毒攜帶者:就像美國的超級傳播者傷寒瑪麗,和病毒可以和諧共生,本身沒有任何症狀,但攜帶的病毒可以傳染給其他人。新冠病毒攜帶者也存在不發病,沒有發燒、肺炎症狀的情況,所以這些人可能會讓病毒長久存在。

(2)治癒患者病毒核酸檢測轉陽性:此類病例曾經有過報道,是不是可以再次傳播尚未明確,值得警惕。

(3)核酸檢測假陰性病人:由於核酸技術敏感性不夠,導致沒有檢測出來,其實體內還殘留著病毒,等體內免疫力下降後,病毒又開始大量複製,從而成為病毒攜帶和傳播者。

(4)全新的新冠病毒患者:由於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還沒有定論,由於沒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間宿主,理論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攜帶人或人群。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三、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依然不夠


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是知之甚少。

例如潛伏期這事兒,1月的時候說潛伏期是7天,後來確診病例多了,說是14天,然後鍾南山院士的研究成果說,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

再如病毒傳播途徑方面,鍾南山院士最開始以為新冠病毒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後來發現在糞便和尿液中也能夠分離出來,對它的潛伏期、發病特症等都是在逐步的認識中。

還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樓下確診樓上傳染的故事。內蒙古的一位感染者,乖乖在家宅,絕不外出,防疫意識很強,和樓下確診患者沒有任何接觸,僅僅是住在確診患者樓上,就被感染了……

為嚴防二次疫情,我們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警鐘長鳴!

這麼狡猾的病毒,隨時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況且國外疫情發展非常快,國內新增還沒有完全讓人放心。

我們能做的,只有人不解甲,馬不卸鞍,按照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教授的話,警鐘長鳴!保持警惕,保持現有防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