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铁打的深圳,流水的外援。相比于上赛季深圳男篮本赛季的表现堪称"灾难级",外援换了一波又一波,成绩却一落千丈,

上个赛季还打出了33胜13负的深圳本赛季在30轮比赛过后却还在为季后赛而苦苦挣扎着。坐拥双塔组合的深圳男篮,打出这样的成绩,确实很难让人满意。上赛季深圳男篮依靠本土球员配置,效仿老大哥广东男篮打起了双小外援战术,一方面是对自己内线双塔组合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比赛潮流,推动转换速度,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事实证明,深圳男篮之所以这样打并非刻意模仿广东,而是球队具备这样的阵容基础,赛季前四的排名就是最好诠释。季后赛的深圳面对气势汹汹的北京男篮,在主场连输两场情况下完成惊天逆转,3-2淘汰北京男篮,晋级半决赛。深圳男篮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和底蕴促使了球迷对于这支新生球队的无限期待。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然而事与愿违,本赛季的深圳男篮开局便遭遇连败,接连输给了北控、广州、上海等队,球队士气萎靡,直到沈梓捷1.9秒空中绝杀新疆开始,深圳队才算是有些反弹,不过即便如此深圳男篮的战绩终究没办法达到预期,目前仅以13胜、17负排在积分榜第13名的位置。

事实上深圳男篮整体实力并不逊色,内线坐拥双塔李慕豪玉沈梓捷两大实力球员,锋线上有顾全和卢艺文,后卫贺希宁与杨林祎也是不错的本土球员,这套本土阵容是不应该打出如今这样成绩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深圳的策略出现问题,核心不够明确。目前深圳男篮更多的是依靠外援主导发挥,双塔挡拆顺下,本土球员很难有直接支配球的机会。那么沈梓捷作为本土球员中的最好中锋之一,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核心,并且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一星四射战术,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分析一下!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沈梓捷的球星潜质

沈梓捷"中国大鸟"名不虚传,中国篮球一向以身高来决定篮球上限,从"中国移动长城"开始,身高就代表着绝对优势。沈梓捷作为近几年冉冉升起的新生代球员,其天赋和努力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虽然在深圳作为李慕豪的替补,但是出场时间达到了29分钟,而李慕豪只有26.9分钟,在出场时间上,沈梓捷获得的时间显然更多一些。尤其关键第四节,主教练王建军更喜欢把沈梓捷留到场上,足以体现了对沈梓捷的信任。

本赛季沈梓捷场均可以贡献12.8分6.8篮板1.4助攻1.4盖帽的不错数据,其中盖帽数据排在联盟第七位,仅次于易建联的1.7次盖帽。不过沈梓捷技术特点相对来说有些单一,进攻端主要得分手段来自于篮下,228次投篮,命中139球,命中率达到61%、右侧篮圈区域3投2中,命中率66.7%、左侧篮圈区域9投0中,罚球线位置3投1中,命中率33.3%、其他区域完全空白。数据一目了然,沈梓捷在进攻端主要就是利用2.11米的身高以及106公斤体重,疯狂在内线碾压对手。得分手段也就是"吃饼",篮下二次进攻。早期的沈梓捷是具备一定的低位单打能力,不知为何本赛季使用率越来越少。应该跟主教练王建军战术布置有关,双小外援组合主打快速转换,一旦落位单打,整体阵容结构将会瓦解,进攻火力得不到稳定输出。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防守是沈梓捷的强项,虽然沈梓捷看上去比较瘦弱,但是他一点也不怕身体对抗,而且脚步移动灵活,横移速度快,爆发力强,这些天赋属性可以让沈梓捷在内线如鱼得水,翻江倒海。数据显示,深圳防守效率114.3、沈梓捷防守效率86.3,而当沈梓捷不在场时,深圳队的防守效率则下降到了119.8,这充分的说明了沈梓捷在防守端的作用。同时篮板球的保护也是沈梓捷的强项,本赛季场均6.8篮板,排在联盟第28位,排在深圳第一的位置,当然了沈梓捷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凭借出色的弹跳,沈梓捷拿下篮板的几率大幅增加,深圳男篮依靠沈梓捷在内线的威慑力,在进攻端更加游刃有余。

不过大家也看得出来沈梓捷与李慕豪两人在场上的位置有些重叠,李慕豪和沈梓捷两人都是传统的防守型中锋,进攻端都以难依靠个人能力打开局面,所以当两人同时在场上时球队的防守非常出色,但是在进攻端球队往往陷入了困难。李慕豪近几年一直没有开发出单打能力,以后也很难得到改变,但是沈梓捷毕竟只有22岁,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要深圳男篮确定以沈梓捷为核心,"一星四射"战术并不是没有可能。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一星四射战术的配置

以深圳男篮的球员配置来说,是非常适合一星四射战术的。谈到一星四射战术,NBA使用率远远高于CBA,一星四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名球星牵制力带动整支球队进攻,这需要球星有着非常出色的突破能力,同时队友有出色的投射能力,一旦当球星遭遇包夹时可以马上分球给埋伏在外线的射手群,然后在外线得分。NBA近十年依靠一星四射战术发挥成功的当属魔术霍华德和骑士詹姆斯,魔术依靠霍华德在内线的牵制力,外线布置四名射手,成功闯进了总决赛,不过当时的三分球并没有现在这样盛行,而且霍华德的传球能力也是有限的。詹姆斯本身就是自带体系的球员,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突破以及挡拆的方式瓦解对手的防守,然后依靠自己的传球能力让外线的队友得到机会,依靠这套战术配置,詹姆斯获得三次总冠军,不过詹姆斯需用像韦德与欧文这样有持球能力的分担一些自己在进攻端的压力。

在CBA联赛中的吉林男篮就是典型的以琼斯为核心的一星四射体系,一星四射比较考验球员交叉跑动能力,挡拆跑位要非常娴熟果断,而深圳队目的前年轻球员是具备这样的潜质的。

顾全场均12分4篮板2.1助攻,三分命中率40.6%,场均投进1.9记三分,卢艺文场均7.3分2.4篮板1.2,分命中率33.3%,场均投进1.2记三分球,贺希宁场均10.1分2.6篮板1.2助攻,三分命中率32.4%,场均投进1.5记三分球,杨林祎场均6.9分1.6篮板1助攻1.3抢断,三分命中率40%,场均投进1.4记三分球。除了顾全年龄大一些以外,其他都是年轻小将,不仅具备一定的三分球能力和传球视野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且深圳队的三分球命中率以及场均命中三分个数还是不错的,命中率深圳比吉林还高。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深圳男篮是拥有这样先天条件的球队,再搭配拥有三分远射的外援,依靠沈梓捷为核心打造一套完美的进攻体系,这套战术是很容易实现的。不过目前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沈梓捷没有自主进攻能力,之前已经谈到了沈梓捷具备低位进攻能力,为何不主动开发进攻手段呢?只要沈梓捷未来1—2年能开发出自助进攻能力,依靠沈梓捷的天赋,成长为深圳核心并不是难事。

未来篮球发展趋势魔球化的篮坛,中锋属性越来越模糊

2015年,NBA勇士库里开启三分浪潮,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五年三冠,勇士打造的"死亡五小"席卷全联盟,本赛季的火箭队更是开发出了让塔克打5号位的极限五小阵容。如今篮坛球员的位置越来越模糊,中锋不再是禁区霸主,所以越来越多的中锋为了适应潮流发展都不得不开发自己的投篮能力,而没有投射能力的内线球员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局限,可能只能成为蓝领球员了。广东宏远上赛季最先打造双小外援策略,一举奠定胜利基础,兵不血刃取得总冠军。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CBA联赛中的中锋普遍不具备投射能力,而且大量球权都控制在外援手中,中锋更多的是作为一名蓝领球员,拼抢篮板,二次进攻。深圳若想强化自己,一定要确立自己的本土核心球员,毕竟未来CBA的发展肯定是以本土球员为主,而且下赛季中外援将会采取单人单节次,这就更加考验本土球员的能力了,所以深圳男篮一定要有自己的战略思想。

当然了可以肯定的是传统型大中锋已经不吃香了,而沈梓捷想要成为球队未来的核心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进攻能力,首先就是内线的单打技巧和进攻手段的多样性,其次就是投射能力的开发,这肯定是有利于沈梓捷未来的发展的。王哲林本赛季的场均外线出手次数都达到了2.2次,虽然命中率不高,但是可以看出大王也在开发自己的投射能力,细数本土国内的顶尖内线球员,无论是易建联还是周琦都有着出色的投射能力,沈梓捷想要成为这么出色的球员,就要向他们靠近,就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深圳男篮未来能否以沈梓捷为内线核心打造一星四射的战术体系?

所谓的一星四射战术只是一个雏形,也只是深圳男篮未来战术发展的一种假想可能而已,但这归根结底还是得看沈梓捷个人的成长速度,如果依然像现在一样,那么沈梓捷未来可能依旧会是蓝领球员,也许会成为重要球员,绝对不是核心球员,这对沈梓捷来说无疑是在浪费自己的天赋。当然了沈梓捷是一个非常努力的球员,他也多次表示过希望能成为球队的核心领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沈梓捷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的球员完全取决于自己,不管球队未来球队是否以沈梓捷打造战术体系,这样的提高都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更多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