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明代杭州城“老嫗騙局案”詳解

明神宗萬曆年間,杭州城北門外有戶人家。

老頭六十歲上,喪妻。

老頭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婦都年紀輕輕,貌美如花,遠近聞名,

品行也是極好的,特別孝順自家公公。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明代杭州城“老嫗騙局案”詳解


三月間的一天,忽然來了個老太太,站在他家門口。

從早晨站到大晌午,唉聲嘆氣的,好像一直在等什麼人的樣子。

老頭進出好幾次,都看見那個老太婆孤零零的站在那裡,怪可憐的。

男女有別,老頭讓自家兒媳婦去問問那個老太婆到底是怎麼了。

老太太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我兒子不孝順我,我打算到官府告他忤逆!

這不,我等著我那閨女和我一起到衙門裡去告狀,

也不知道我那閨女為什麼還不來,唉!老太婆我餓的頭昏眼花的,命苦啊!

忤逆可是大罪,在唐朝是要砍頭的。

在《大明律》中也是十惡之一,遇赦不赦,依律最重也是可以砍頭的。

如果子女不是很過分,畢竟是骨肉至親,為人父母的一般不會首告到官。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明代杭州城“老嫗騙局案”詳解


兩個兒媳婦心下惻然,忙把老太婆勸入家中,給她熱了一碗粥喝。

吃完了飯,與這老嫗(音:於)說些女人家的話,倒是相談甚歡。

到晚,仍不見那老太婆的閨女來找,兩個兒媳婦就力勸老太婆留宿。

這一留,竟留出一段故事來。


老太婆在這戶人家一住就是十幾天,

倒是勤快,本該兩個兒媳婦乾的活,都被老太婆幹了,女紅(音:工)尤其出色。

兩個兒媳婦是越看這老太婆越順眼。

覺得,這老太婆既然死了丈夫,兒子又不孝順,女兒又一直沒個音信。

還不如讓自家公公娶了這老太婆,自覺以後侍奉這一對翁姑(公婆),一定十分的順心愜意。

老頭倒是聽勸,也就同意了。

老頭的兩個兒子雖然覺得這個老太婆來路不明,

但拗不過自家媳婦,也就跟著同意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明代杭州城“老嫗騙局案”詳解


又過了十幾天,老太婆的閨女和兒子,竟一起尋來了。

進了門就跪倒在老太婆面前,連連磕頭認錯。

老太婆心中有氣,又哭又罵,哭兒子不孝,罵閨女不管她這孤苦的老太婆。

老頭看不是個事,等著老太婆稍稍順了順氣,就趕忙勸解。

最後還留老太婆的子女在家吃飯,這就算是一家人了。

老太婆的兒子當場就感動的給老頭跪下了,口稱“繼父”,倒是把老頭高興的不行。


如此,兩家人就開始有來有往,當做親戚走動起來。

過了三個月,老太婆的孫子來請老頭一家人去喝他的定親酒。

老太婆說了:我這兩個兒媳婦,女人家家的,出門不方便,就我們老兩口並兩個兒子去吧。

兩個美貌兒媳婦一聽自己選的婆婆如此體貼,深感心甜意洽。

老頭一家人就去喝了定親酒,親戚歡愉,大醉而歸,不提。


又過了一個多月,老太婆的孫子又來了。

這次,堅持邀請老頭的兩個兒媳婦去喝喜酒。

兩個美貌兒媳同意了,還興沖沖借了許多金銀首飾,到了日子,盛妝前往。

到了老太婆的兒子家,卻見老太婆的兒媳婦面帶病容迎了出來。

古代婚禮,都是在黃昏舉行,所以稱昏禮,後稱婚禮。


到了晚上,老太婆的兒子請老頭的兩個美貌兒媳去迎親。

老太婆不高興了:按理,你那屋裡的今天當婆婆了,應該親迎,為啥要麻煩你兩個弟媳婦!

老太婆的兒子為難的說:我也知道應該如此,我媳婦也去的。但她不是病怏怏的嗎,我怕親家那邊挑毛病,再說,您也知道,咱們這邊風俗就是這樣,孩子的嬸嬸是要去迎親的。

老太婆這才作罷。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明代杭州城“老嫗騙局案”詳解


於是,兩個美貌兒媳婦與老太婆的兒媳跟著老太婆一起上了迎親的船,去了。

過了一個時辰,卻仍不見迎親的船回來,老太婆的兒子和孫子急了,給老頭一家人打了個招呼,

也坐船去看看出了什麼事。

這一走,到了第二天天亮,竟然就再也沒有音訊。


老頭父子三個這才慌了神,找遍了十里八鄉,也沒見蹤影。

返回頭問老太婆兒子的房東,房東卻說,這家人也就小半年之前才來租下的房子。

父子三人這才知道,上當了!

怏怏的回了家,一回家,就看見那些借給兩個漂亮兒媳婦首飾的人家上門來討要。

沒奈何,父子三人賠了人家的首飾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兩個美貌兒媳婦的家人聽說了此事,上門來要人。

父子三人無言以對,兩個美貌兒媳的家人立刻將父子三人告上了官府。

父子三人後悔莫及,上吊自殺了事。


此正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良善無心,惡嫗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