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疫情防控期間,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實施“五長共治,十戶聯防”工作機制,著力構建起網格化的疫情防控治理體系,全力以赴將疫情風險降到最低。

近日,南平市委書記、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袁毅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要處理好“組織”與“自覺”的關係,堅持把每個人都既作為管理對象又作為管理主體,學習借鑑順昌“五長共治、十戶聯防”等有益機制做法,充分調動群眾自我管理的能動性,提升群眾主動防控意識,讓群眾自覺自願參與健康管理。

高位推進,搭建五級網格體系

何為“五長共治,十戶聯防”?該機制又是如何起到疫情防控作用?

“‘五長共治、十戶聯防’工作機制,即在現行體制下由鎮到村、村據實劃片,片到鄰、鄰到戶,以‘鄰’為基本單位,以‘聯防’為基本措施,根據實際居住地址較近,便於管理的原則,建立起鎮、村、片、鄰、戶五級管控體系,形成‘鄉鎮長’統領統籌、‘村長’聯管聯治、‘片長’聯防聯控、‘鄰長’聯幫聯助、‘戶長’自保互保的網格化防控機制。”3月20日,順昌縣洋口鎮黨委書記謝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道出了其中奧義。

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發現由於農村城鎮化、易地搬遷等原因,很多鄉村村民戶籍身份複雜,按照過去村組戶模式,村組長作用發揮有限,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更加需要快捷高效的措施開展防疫工作。”謝輝表示,實行“五長共治、十戶聯防”工作機制,切實起到了高效準確暢通的作用,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鄰長直達到其所管轄的十個戶,確保全覆蓋、無死角、全過程、全鏈條阻擊疫情。

數據顯示,順昌縣通過推行“五長共治、十戶聯防”防疫工作機制,共設立“鄉鎮長”281名、“村長”214名、“片長”899名、“鄰長”3347名、“戶長”38817名,構建起由鄉鎮到村、村到片、片到鄰、鄰到戶的層層防護網,實現聯防聯控全覆蓋,確保防疫工作精準高效。

掛鉤包片,服務網格防疫一線

“你們家裡有沒有人外出?如果有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這是林秀明作為“村長”的第30天,這一天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她就到菜市場幫助返鄉人員將菜買好。

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林秀明到菜市場幫助返鄉人員將菜買好

林秀明,現任洋口鎮洋口街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是“五長共治、十戶聯防”裡的“村長”。疫情防控期間,林秀明做得最多的就是上街巡查,哪個村(居)住戶最分散、問題出現最多,她就往哪裡去。

巡查中,對疫情防控一時思想麻痺存僥倖心理的群眾,林秀明非常注意勸導的方式,總是用最親切文明的話語跟對方說教,讓人心服口服,達到防控規勸最佳的效果。“晚間,我會拉上丈夫在街上嚴密巡查,唯恐有人聚堆活動,或溜出門不戴口罩。”林秀明說。

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林秀明上街巡查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林秀明把平時開展工作的“七坊九弄百姓微信工作群”改成“疫情防控工作群”,將政府公告、宣傳標語等轉發到該群,並在群裡用文字和語音兩種形式向居民仔細宣傳。

對“五長共治、十戶聯防”工作機制的推行,林秀明讚不絕口:“以鄰為單位十戶一聯防管控體系,讓我們更加及時、準確地收集返鄉人員的動態信息,實施‘四個一’管控措施更加高效便捷,有了‘鄰長’協助,我們的防疫工作也更加精準了。”

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片長”向“村長”彙報工作

該工作機制自1月31日在洋口鎮率先推行後,已在順昌11個鄉鎮(街道)推行,成為鄉鎮黨委政府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抓手。

在推行過程中,順昌縣嚴把“五長”人選,把真正講政治、顧大局,敢於擔當、克己奉公的黨員和幹部推出來,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線,要求黨員身份的“鄰長”佔比60%以上。實行“每日工作法”,即“鄉鎮長”實行“日研判”,“村長”推動“日會商”,“片長”做到“日彙總”,“鄰長”堅持“日巡查”,“戶長”自覺“日報告”。還要求各村(居、場)、片、鄰要建立微信群,利用網絡手段進行科學高效管理。

精準排查,築牢群防群控網格

“你們家裡有沒有什麼人外出?”

“沒有,沒有,都在家裡。”

這位上門排查的工作人員叫謝錦輝,是土生土長的洋口鎮人。疫情發生後,他被選為洋口街道居委會第二片區的“片長”兼“鄰長”。每天早上8點,他準時出門,開始在片區內走訪排查。

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謝錦輝到村民家中開展排查工作

“因為我住在這個片區,對這個片區人員比較熟悉,而且他們也比較信任我。”謝錦輝坦言,“在工作方面,對居民每家每戶的脾氣也摸得更透徹,而且有的事情我們也會懂得,具體他們需要什麼幫助,我們儘量能做到的替他們辦到,所以他們也比較信任我。”

十戶一個聯防,設“鄰長”一名,是順昌縣在加強農村防疫工作中創新推行的“五長共治、十戶聯防”網格化防控工作機制的其中一環。“主要起到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第一是高效準確暢通,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通過鄰長就能夠直達到他所管轄的十個戶,能夠起到開門見戶。”謝輝告訴記者,第二個方面的作用就是全覆蓋,無死角。因為過去組民是在一起生活,生產勞動的,現在隨著易地搬遷新村建設和城鎮化的進程,很多村民小組不住在一塊了,但是鄰居它是不變的,不管是哪個小組的村民,只要住在一起他是鄰居,用鄰長的方式就不會遺漏。第三個就是增加了一份工作力量,畢竟在這次疫情防控面前,任務比較艱鉅、形勢也比較嚴峻,把鄰長用起來,給防控工作增加了一份來自群眾巨大的力量。

這個“五長共治+十戶聯防”機制究竟有啥奧義?一起來瞅瞅

洋口鎮麻溪村張貼的十戶聯防表

記者瞭解到,通過“五長共治、十戶聯防”,順昌縣農村建起350多支黨員突擊隊、巡邏隊、勸導隊,共取消和延期各類宴席、農村集體聚餐881場、12323桌,200多個值守點立起了黨旗。截至3月24日,順昌縣共排查湖北省返鄉總人數1396人,其中武漢返鄉人數668人;共摸排境外入順人員43人,其中8人結束觀察,19人集中觀察,16人居家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