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絕句,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情感愛情方程式


筆入臨摹天上路,言稱突破井中蛙。

剛寫絕句,最忌之處便在於認為自己鳥不起,甚至以為自己詩仙附體,一揮而就,堪稱妙手偶得。

如果詩那麼好寫,也不至於上百萬詩歌只有那麼不到數百首稱為經典了。因此起步很重要,學書法都要臨帖開始,沒有理由剛學詩詞就自出機杼別是一家了。

因此,模仿很重要!

第一,詞有出處。也就是每一個組合,在前人的詩句中都可以找到,比如草青青,比如碧海,比如桃花,比如橋下路之類的字詞組合。千萬不要小瞧這些平平常常的組合,這是基本功,絕句並不要求詞語的華美,而是講究有餘味,所以詞句越自然普通,餘味的空間就越大。

第二,煉字煉到一半,不如不煉。絕句的煉字要難於律詩,因為多出一個條件,即看上去這個字彷彿沒有“煉”過一般,不但要求形象生動,而且要求宛如天成。經常看到許多絕句中的形容詞或動詞生硬牽強,彷彿珍珠裡的那一顆死魚眼,煞是噁心。實際上不僅是名動形,甚至副詞介詞助詞也要做到煉字,比如義山“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猶”字你換一個別的字試試,還,又,更,空,也,亦,不論換哪一個字,那感覺就是差了一層。

第三,學會替換,既然學古詩詞,那麼寫的就要有古韻,所謂替換,就是把一些詞彙換成相同含義的古代詞彙,比如遙遠,你可以用蓬山,比如微信,你可以用錦字,比如憔悴你可以用沈腰,比如愛情你可以用紅豆,哪怕是瑪沙拉蒂你也可以用油壁香車來形容。為朋友餞行非要說什麼酒桌飯店,難道不能用長亭短亭和驛亭麼?讀了那麼多古詩,連個古代詞彙都用不了20個,讀得再多有個屁用?

第四,控制住情感,不論你要表達什麼情感,只能表達出一半,最多一半,剩下的一半藏起來,然後“故意”讓讀者猜出來,這才算過關。當然你若能藏起來七成,讀者卻只能讀出一層半,還剩一層半不明白,不通透,這也算是吊胃口了,這個被吊起來的胃口,我們稱之為詩歌的張力。

第四,多描寫少抒情,寫詩最沒含金量的就是情感表達,就如一隻發情的貓一樣唯恐天下人不知,所以過多的情感等同於發情,卻不是感情。因此不要想著在第一句第二句就用什麼愁,淚,苦,恨,憂之類的破詞,最起碼的本事就是你只用景物描寫或敘述就讓人感到愁,淚,苦,恨,憂這才算上入門。你想想,送她一束玫瑰肯定比和她說“我們談戀愛吧”這五個字浪漫吧?

第五,千萬不要相信什麼“不以辭害意”、“意境為先,格律次之”、“不要受到平仄約束”之類的屁話,說這種話的人是需要資格的,最低也得是林黛玉才可以,正如一個不懂漢語的人非要說中國話不好聽,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平仄格律要嚴密細慎,如果發現自己寫得不符,發生了所謂的“要意境就沒格律,要格律就沒意境”只有一種可能,你偷懶了!除了地名之外,不可能找不到兩全其美的辦法。簡言之,對於初學者而言,沒有資格“活學活用”

第六,不要相信自己能寫出好絕句來,那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我也不可能,因此寫完就發出去是自戀的行為,對於初學者來說,寫出來不難,難的是沉澱下去為了一兩個字翻來覆去地改好幾個月才叫本事。真要是發到朋友圈,肯定會有人點讚的,來自親友的點贊只是客套,其含金量為負數,有什麼好炫耀的?外行的人點贊也是白點,內行的人都不鳥你,如此寫詩,不寫也罷!


亦有所思


寫絕句注意幾件事,

一,平仄: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式如下:

1.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3.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韻,首句換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五絕減去兩個字即可。

二,押韻:二四句必須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七言以首句押韻為常式,五言以首句不押韻為常式。押韻一般以平水韻為準,也可以按中華新韻,但不能串用。不能押仄聲韻。

|三,結構:首句起,二句承,三句轉,四句合。

起一般或寫景,或寫實,或敘事,或議論,或感嘆,七絕多比較平穩,五絕由於字少,多直入主題。

承句多接第一句的意思,或延伸,或發展,或渲染,或補充。

轉句是全詩的最著力之處,轉得好,就能翻出新意,詩的神韻自出。

合句多數情況下是全詩的詩眼。或點明主題,或深化主題。絕句的“起、承、轉、合”中,尤以“合”為重要。

四,主題:詩言志,要有思想感情,不能無病呻吟,不能隔靴撓癢。

五,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弔古思今,借古諷今,託物言志等等。

希望能幫到你。


桃之夭夭老牛


我建議幾點。

1、詩的基礎理論一定要懂,最好是看“王力”的著作。王功高的視頻也可以瞭解一下;戴網紅的就算了,聽他的你就寫不出好詩來。

2、把你心中想表達的意思先寫出來,先不管平仄,跟著感覺走,一定要先寫出來。寫出來後再看平仄,這時候就該你煉字了。你根據句式的平仄去思考,不合律的字有哪些,該用什麼字去替換掉。你要在腦海中檢索出一連串的詞語供你選擇,選擇好的詞語一定要跟上下文有關聯和互應。選擇出來的詞語一定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不能有可供再替代的詞語,如果還有,那麼你這個詞語還不夠精煉,還需要繼續深入思考,直至這個詞語不能再換為止。最好的詞是能夠完全表達出詩意的詞,最妙的是能一詞多義,不同的詞義組合有不同的意思,並且能和前後文解釋得通。

3、詩意要和你個人的意念相結合,即所謂的“詩言志”,切忌不要無病呻吟。那些風花雪月,藏名詩之類的不要去寫,你要是醉心花哩花俏的東西,你就很難有所成就。一定要表達你內心有價值的思想,不要輕易的滿足於自己的小感動。要彰顯自己的胸懷,和獨特的眼見,不要寫那些悠然自得,其樂無窮的東西,跟其它人的視角一定要有所區別。

4、寫成一首詩後,要經常去默讀,要繼續思考有什麼不夠完善地方,還要繼續釐清自己的思路。哪些詞表達的意思不夠深刻,思維的張力不夠,前後文的關聯性不夠強,語意不夠通順。如果有這些感覺,說明詞不達意,該換的詞語繼續換。要反反覆覆的去修改幾遍。

5、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這一點很重要。比如杜甫和王維是完全不同的詩風。


鍾竿步


我是個絕句創作愛好者,在經歷了幾年的學習和創作之後,很有一些心得,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絕句的寫作其實不難,尤其在格律詩的創造中,只要掌握了其中秘訣,就能一順百順。

一、要有不可抑制的創作衝動。

詩詞創作不是走馬觀花,隨便走走就能欣賞到美麗的花朵,心裡要是沒有那種不可抑制的創作的慾望,根本就寫不出格律詩。

在我創作之初,有的人評論就四個字“言之無物”。

意思是我在那裡無病呻吟,文字堆砌之後,只看見一些支零破碎的物件,卻沒有絲毫情感。

文藝創作,確實離不了情緒的衝動,那是情感醞釀的一個環節。

比如演員在演戲的時候,總也要有一個醞釀情感的過程,不然就不能入戲。詩詞創作也是一樣,在你不得不說的時候去創作們就會事倍功半。

二、寫下你的基本思路。

我們知道,絕句是四句話,不管是五言的還是七言的都一樣。

四句話的基本思路就是在一個邏輯框架下用四句話表達你的想法,寫出你想說的話。

比如:

白花花的太陽依靠著西邊的遠山漸漸落下了,

悠悠的黃河奔騰不息,就那樣湧入了廣袤的大海。

人如果想要看到很遠的地方,

就要登上更高的樓層。

絕句只有四句,言簡意賅,哲理性強,能夠把一點生活的感悟寫出來就很不錯了。

當寫下這四句話的時候,你的絕句就事倍功半了。

三、掌握基本格律。

絕句的格律有四種基本格式。以七言絕句為例。

  • 第一種——常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二種——變式1

將(1)(2)句和(3)(4)句調換位置即可。

(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

  • 第三種——變式2

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將第一句變為平起平收。

(變1)平平仄仄仄平平,(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 第四種——變式3

在第二種的基礎上,將第一句變為仄起平收。

(變3)仄仄平平仄仄平,(4)平平仄仄仄平平。

(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簡單的掌握韻部。

我以為這是最難的一部分。

漢字由於存在聲韻的起伏,恰當的選擇排列,就能夠產生抑揚頓挫的聲韻效果。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分兩步走。

  • 一是掌握韻部。

古人寫格律詩,必須使用平水韻,這是一部比較嚴格的韻書,常讀即可熟知其中奧秘。

二是掌握漢字的平仄關係。

如果是按照平水韻寫詩,就必須按照古代的聲韻來掌握漢字的平仄。如今我們普通話使用的是按照北京話為背景的普通話聲韻系統,字音分為陽平、陰平、上聲和去聲。

古代字音的平仄關係只是分為平和仄。

大體上,古代的平音字是音長的、或平的、或揚的,相當於普通話的一聲和二聲字。仄音字是指音短促、下降或拐彎的。相當於如今普通話的三聲和四聲字。

五、大量誦讀古詩。

要想寫出絕句的感覺,寫出來的語句就應該具備語言的典雅美感。大量的朗讀就是一個最普通的簡潔的途徑。

我是在陪著孩子誦讀《唐詩三百首》和看了《中華好詩詞》的節目後,產生大量詩意的感覺的。

建議初學者儘量多誦讀,做好基本功。


虛受的讀書筆記


注意格式,平仄,押韻,對賬等等,要反映出作者的意境,詞句精煉唯美,讀來朗朗上口!絕句通常都是詠物表意,都是對物體的歌頌而表達作者的意境!比如下面這首絕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詩句中對賬非常明顯,“明月光”對“地上霜”,“舉頭”對“低頭”,“望明月”對“思故鄉”,詩句中押韻的字是“光、霜、鄉”,至於平仄等等我就不再詳訴!此詩句是四句,正對應了絕句的四句格式!作者通過對月光的描述和歌詠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句意境之中只有床和月光,表達了作者孤獨無人的非常寂寞之情!堪稱佳作!



紅山


絕句要注意上下句的連貫和韻意的鏈接。 絕句一般沒有太多的押運,最主要的是學習體會詩句的韻意和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描寫。


徐夢建


剛學寫絕句應注意①弄清楚五言與七言的四種格式。②掌握瞭解絕句的平仄格律。③注意韻腳的用字,同韻但要避免同聲母字忌用。④可不對仗,如能做到對仗更好。⑤要言之有物,條理清晰。


山中月生活分享


寫絕句,有以下幾點須注意,一是韻律平仄相拗,二是對仗,三是注意古時的入聲字,四是立意要新,五是諸句間須承轉起合。


風輕雲淡1840


絕句的話,一個是平仄押韻,一個就是儘量的對仗。


吉法師6


我是艾佳,我來回答。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個意思很明顯,想要寫好詩,首先要讀先賢名作,懂得韻律、平仄,其次要有感而發,體會詩的濃縮與內涵。想當年研讀古詩、韻律、平仄等內容時,那叫一個迷啊,每天都有新收穫,當時作詩簡直是信手拈來,所以,熟讀研讀深讀,才能作出詩、作好詩。


下面,我從什麼是絕句、絕句的特徵及名家之作三個方面,分析寫絕句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t什麼是絕句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絕句起源於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初唐時已經寫出了大量情景交融、音節和婉並具有一定個性色彩的優美篇什,多以五言絕句為主,至盛唐時,七言絕句有了長足發展,與五絕並駕齊驅。先後出現了初唐四傑以及沈佺期、宋之問、李嶠、崔湜等人,李白、王維、崔國輔構成了盛唐五絕的三鼎足,李白(詩仙)更能體現盛唐絕句的典型風格,王昌齡(詩家天子)彷彿開了中晚唐絕句的先河,杜甫(詩聖)則是絕句藝術變革出新的推動者。


第二,\t絕句的特徵

絕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較多,六言絕句極少。按格律要求的嚴格程度,可分為律絕和古絕。


五言律句的句型為: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的句型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在押韻上,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但它的平仄粘對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即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古絕,即古絕句,是和律絕對立的一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是有些詩人不願受格律約束而創作的。


第三,\t名家之作賞析

要想寫好絕句,首先要熟讀名家之作,明白合轍押韻,體會名作的精妙之處,同時也要情景交融、心境合一,不能“少年為賦新詞強說愁”。為何叫“絕句”,就是情、景、人、事相融相洽,不是為了作詩而強在一起拼組。


古來絕句名作太多,我們從五絕、六絕、七絕各選一首進行解析,欣賞一下名家風采。


五言絕句:


絕句
唐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是一首寫於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反映了詩人經過奔波流離之後,暫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欣欣向榮景象的歡悅情懷的表露。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並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地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後二句則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動靜結合,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一動一靜,相映成趣。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無雕飾之感;所描景物清麗雅緻, 格調清新脫俗。


六言絕句:


次韻公擇舅
宋 黃庭堅
昨夢黃粱半熟,立談白璧一雙。
驚鹿要須野草,鳴鷗本願秋江。

詩人通過典故黃粱一夢開篇,點出世事的虛幻與慾望的破滅:昨日猶如黃粱美夢,榮華富貴的到來與失去都在立談之間;我本如山林叢草中的鹿兒一樣,棲息在叢林之中,亦如江上的鳴鷗,棲身在秋江汀州上。詩人以驚鹿、鳴鷗自比,意喻本性適合歸隱自然,表達了對官場的厭倦。


七言絕句: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詩句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詩人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


由此可見,想要寫絕句,想要寫出好的絕句,就要在內心有底蘊的基礎上,體會研讀名作之時的感悟與收穫,把握時機,有感而發,這樣才能水到渠成、出口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