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單位裡的“老實人”總是挨欺負?

在這次疫情中以敢講真話而聞名的張文宏醫生曾在網上有一段講話,引起了許多人的認可:“社會上大家經常感覺老實人總是被欺負。我也是一路被人欺負過來的。被人欺負慣了,就知道這種欺負人的嘴臉是什麼樣子了。”

為什麼在單位裡的“老實人”總是挨欺負?

張文宏醫生

對於這段話,是不是讓許多人產生了共鳴?在每個單位中都會有那麼幾個“老實人”,所謂的老實:指忠厚誠實、順從、服從、安分守己,老實這個詞來源於現實中的老實人,是唯一一個因人的性格而產生的形容詞,具有很強的專屬性。職場中的老實人,往往是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老同志,但是也會被貼上“不會來事”、“情商低”、“只知道傻幹”等一系列標籤。在工作中如果沒有人為這些老實人發聲,他們就只能暗暗吃虧。心理學有個定律叫“仙人掌定律”,指的是職場中,那些敢於發生、有稜角、有性格的人,他們在職場中受到的欺凌更少,收入也比普通職員高15%,而任勞任怨的老實人,收入則會低8%。

為什麼在單位裡的“老實人”總是挨欺負?

老實人往往很無奈

在單位中,有那麼一小搓人,喜歡欺負老實人,有工作往老實人那裡推、擔責任往老實人那裡推、有了榮譽自己上。我想對這些人說“欺負老實人並不能使自己偉大,而是隻能襯托自己的卑鄙”。張文宏就曾說過,人不能欺負老實人,如果你曾被欺負過,以後就不要再去欺負別人。只有尊重、善待老實人,才是做人最基本的修養。

但是,這個社會、當今的職場往往會有一些令人心寒事件,讓我們心中的善良泯滅。

2006年,一位老年人在公交車站摔倒,被旁邊的彭宇扶起,可是老人及家屬一口咬定是彭宇把她撞倒得,為此雙方還對簿公堂。


為什麼在單位裡的“老實人”總是挨欺負?

得知宣判後的彭宇

法庭上,法官問了一句話:“你沒撞她,為什麼要扶她呢?”我相信,這句話不僅傷了彭宇的心,也傷了許多樂於助人的善良人的心。最後,彭宇敗訴,賠償4000多元。儘管二審時,把事件調查清楚,還了彭宇一個公道。但是當前屢屢發生的諸如小悅悅事件等說明,善良的老實人已經被欺負的很無力,他們不得不接受現實,不願意在做一個老實人了。這樣的傳遞,就有可能像蝴蝶效應,最終導致社會公德體系的崩塌,那將是很可怕的。

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應該從一個老實人做起,不要羨慕通過耍小聰明、小手段而爬上去的人,事實往往證明,這樣的人爬得越高,摔得越慘。而一步一個腳印上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在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老實人易學習在勤勤懇懇的當了20多年處級幹部後,終於得到了認可,劇中一句“我們不能總讓老實人吃虧”道出了多少老實人的心聲。我相信,總有一天卑鄙者會無路可走,而老實人會得到更多的善意。


為什麼在單位裡的“老實人”總是挨欺負?

剛入職場的年輕人,要潔身自好,不要被社會大染缸感染,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場理念,學好本事,做一個坐得住、行的穩的老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