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為宣傳防控疫情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宣傳弘揚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鬥爭精神,引導廣大師生樹立上下一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河間市教體局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北省河間市分公司聯合,共同舉辦“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2020年河間市中小學、幼兒園師生抗擊疫情作品展示活動。各中小學、幼兒園師生積極參與活動,以書法、繪畫、短視頻、文稿等形式,抒發自己的心聲。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教師文稿


病虐桀桀危亡處,汝心灼灼護國安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沙窪學區西柳窪小學 賈雨天

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平凡,註定讓人難以遺忘,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打響了!

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鍾南山院士,十多年前刀光劍影率領科研團隊抗擊非典病毒,此時,84歲高齡的他,再次挺身而出,率眾多精兵強將揮師武漢。

各地白衣天使齊心,揹負起請戰書上一枚枚鮮紅的指印,從此放下自己的生命安全,全副武裝,奔赴一線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本該是最熟悉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的,但一顆赤子之心早已忽略了來自所有親朋勸告不要去冒險的聲音,只感應到呻吟的國土和啜泣的病患。他們奮不顧身地作戰,防護服勒得臉上都有了血印……

疫情期間,儀徵市人民醫院護士王莎以工作忙為理由拒接了父親打來的所有視頻電話,只是偶爾進行語音通話。因怕父母為自己擔心,王莎沒有告訴他們,她此時身在武漢抗疫第一線。後來,王莎才知道,其實父親早就已從弟弟那裡,知道了她隨著揚州醫療隊前往武漢抗疫,卻一直沒有戳破這個善意的謊言。從揚州打來的視頻電話這才終於接通了,王莎說:“爸媽!先有國,才有家,我一定不辱使命,堅持到底,圓滿完成任務,早些回家看望您和媽媽。”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是患難中的善意與感動;“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是戰“疫”者的壯志與氣概;“衣白褂,破樓蘭,赤子切記平安還”,這是親人的叮嚀與寄望。

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裡,醫護工作者們不眠不休,合力上演生死營救。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正如劉敦禮老人所說:“是醫生沒有哪個是往後退縮的!”當祖國吹響了衝鋒號,當一封封請戰書和一行行紅手印出現在報道中,那一個個堅定向前的背影是誰,或許我們不能一一知曉,但我們一定知道他們所去是為了誰。

謝謝你們,英雄的戰“疫”者!有你們在,我們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沙窪學區東八里莊小學 顧雅芳

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的人民戰“疫”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在這期間,千萬中華兒女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支持這場戰爭,為贏得抗役最後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強風知勁草,國難顯忠良。”我們的醫護人員甘願做一名逆行者,毫不猶豫地朝荊楚大地飛奔而去,以信仰守護生命之光。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他毅然奔赴武漢,來到疫情最嚴重也最危險的第一線。火車上的他一邊吃著盒飯,一邊研究疫情,實在太累了,靠在椅子上就睡著了。這一幕感動了無數人,他是國人心目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這場全民抗“疫”的阻擊戰中,默默奉獻的不僅僅是醫護人員,前陣子,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給武漢捐贈呼吸機等物資的照片刷屏了。捐贈應該是比較早的事情,但郎平從沒提過,是武漢醫護人員發佈出來的。郎平在捐贈物資的同時還附上了一封手寫信。信上寫著:“奮戰在武漢前線的抗疫英雄,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的付出!在不同的戰線,我們一起加油!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 2020.2.17”。呼吸機的外包裝上還印有兩句詩:“四海皆兄弟,珍重待春風”。這就是“郎平精神”— 有關拼搏、絕地反擊、團隊合作精神和和熱愛家國的情懷。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還有我們的公安民警們,始終都是挺進一線,迎難而上,以熱血和忠誠,換人民群眾的吉祥安康。老百姓看在了眼中,更記在了心裡。

更有普通民眾:1月27日,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小華山派出所內,一位小夥子匆忙丟下500個口罩,說了句:“你們辛苦了!”轉身就跑。民警急忙追趕,卻並未追上,只得用敬禮表示謝意!我們不禁為這個可愛的小夥子鼓掌喝彩,他的“逃跑”,詮釋的是最暖心力量、詮釋了一位普通百姓對公安幹警的真摯情懷,這是濃濃的魚水情,溫馨和諧。他是萬千百姓中的最美代表,如三月春風迎面撲來,溫暖人心!

疫情面前,全國人民同氣連枝,我們相信抗“疫”勝利的春天一定會很快來臨,一定的!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一封家書

沙窪學區東八里莊小學 顧亞芳

寶寶:

媽媽不在你身邊陪伴已經一個多月了,小小的你眼裡噙著淚,不停地問奶奶:“媽媽去哪兒了?她不要寶寶了嗎?”

寶寶,媽媽怎不要你,你是媽媽的心頭肉,我捨不得!媽媽要告訴你一件事、一件我認為比你更重要的事。也許你聽不懂:但有一天,你總會懂,併為媽媽和下面我所講到的奶奶、小姐姐、……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有座城市叫做武漢,它有浪漫櫻花、它聚楚遺風韻……可是在我們喜迎2020春節的時候,它卻生病了。媽媽與你的暫時分別就從這裡開始:

醫院就是戰場,而我們醫、護人員就是戰士,必須舍小家為大家!有的像媽媽一樣已經連續在戰場上奮戰了十幾、二十幾天……不曾休息,不曾感到疲倦,只因為我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戰勝病魔,守護國人!

73歲高齡的李蘭娟奶奶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卻一直說自己身體很好。當她從金銀潭ICU出來摘掉防護面罩時,臉上的壓痕和露出的笑容,溫暖了國人的心,溫暖了整個世界。關鍵時刻的李奶奶,是讓國人能依靠的一座山!

還有位小姐姐叫朱海秀,是一位廣東醫療隊97年的小護士,面對記者採訪,她不想對著鏡頭向父母報平安,因為“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她來武漢支援時候,沒有告訴父母,但是前幾天被父母知道了。爸爸跟她交流的時,哭了。她說:“那是我22年以來,第一次看到我爸哭。”寶寶,其實這個世界上,並非沒有英雄,只是沒有你聽到的童話裡會腳踏五彩祥雲從天而降的英雄,這些真正的英雄是一個個凡人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我願你長大後成為這樣的“凡人”!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它……”聽著這首歌,媽媽的眼淚在眼眶裡打圈,這場戰疫已經記不起具體從哪一天開始,但因為有媽媽、有和媽媽一樣成千上萬的逆行者們,我們堅信“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時刻必將到來!

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寶寶,再見到媽媽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也是全中國最幸福的時刻!

媽媽

2020年3月


學生文稿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抗擊疫情 我們同在

沙窪學區南冬小學 陳若涵

“新年到,真熱鬧。點花燈,放鞭炮,走親串門祝福好。”這是我們中國人對春節的認識及美好祝願。春節,中國人最傳統最重視的盛大節日。然而,在今年的春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病毒害慘了我們,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的擴散,武漢封城了……人們都不得不悶在家裡,時刻戴著口罩,勤洗手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在這個盛大的節日裡,大街上,空無一人,整個世界彷彿都停止了,沒有色彩,難免心裡空落落的。

很快我們瞭解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肺炎,起初為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這種病毒之前從未在人體中被發現,它具備人傳染人的能力,因此做好自我保護工作非常重要,千萬遠離那些有呼吸道症狀的感染人群。這種形勢下居家隔離是疫情阻擊戰最傳統的方式,我們在家裡為打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默默付出,為奮戰在一線的勇士們加油吶喊。

突發的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關心著它的動態,看到全國的確診病例往上飛速增加,死亡率快速提高,心裡很不是滋味,那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然而這些嚇不到我們,因為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和團結一心的人民。

面對疫情,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地馳援到這場戰疫的最前線。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過關,在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裡,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他們有的為避免交叉感染、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將長長的頭髮剪了;有的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和護目鏡而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更有太多的醫護工作者睡眠不足仍擔負著高負荷的工作。她們也曾是一個個爹疼媽愛的、漂亮溫柔的家裡的小公主啊,她們或許也有了愛的人,生了自己的寶貝,但是她們在國難當前,義不容辭,默默堅守在她們的崗位上,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救治工作的第一線,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和死神較量,用自己的責任守護著我們,他們對健康的守護、對病人的愛護,無不展現著醫者仁心的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的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終不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次疫情裡,各大國家都對中國伸出援手。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物資,各國政府援華物資和捐款。我們的“巴鐵”,眾所周知巴基斯坦是世界上貧窮的國家之一。但這次在面臨蝗蟲災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傾盡全國之力,向中國捐贈了約30萬個口罩, 800套防護服,6800副手套。這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目啊。

我們各個地區的人民都花自己的錢到處蒐集口罩,蒐集物資及新鮮的蔬菜極速運往武漢。在外留學的華僑們更是在外尋找物資,以最快的速度,儘自己最大的力量運回祖國。在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中國人,國家免費治療,不花費個人的一分錢。有這樣的國家,是人民的幸事。有這樣的人民也是國家的幸事。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偉大的英雄,最美逆行者,您們辛苦了!

待這次疫情過後,我們一起相約去武漢看櫻花。一起去感受這座英雄的城市。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指導教師:槐丹紅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身邊的榜樣

沙窪學區南中原小學 六年級 謝仕澤

隨著寒假的到來,一場殘暴的疫情橫空出世。在這國家危難時刻,無數人挺身而出。

在我的身邊就有幾名這樣無畏的“戰士”,不顧一切充當先鋒堅守在交通要道上,阻止外來人員進入,阻止病毒蔓延。守村人裡有位叔叔,被人稱之為“傻子”,從不計較名利,有困難先上,率先成為我們村的第一位守護者。我為“傻子”叔叔驕傲,他是我心中的榜樣。

我們村裡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村民紛紛捐款,數額多至上千元少至幾元錢,這都是人們抗擊疫情獻出的一份愛啊!我也在網上捐贈了十元錢,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我只能獻出如此微薄的力量。雖然這些力量很小,可能連沙塵暴中的一粒塵埃都算不上,但是隻要我們萬眾一心就一定可以戰勝疫情,畢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嘛!

我們村的義務廣播員,每天都叮囑我們要少出門,告訴我們出門戴口罩、在家勤洗手等防疫方法。

我們在網上學習老師傳授的知識。老師教我們如何防疫,如何操控自制力上好“空中課堂”,如何規劃學習時間表等。

“傻子”叔叔、募捐者、義務廣播員、辛勤的老師……平凡而偉大的人民,彰顯著眾志成城的信心!

疫情並不可怕,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病毒就休想把我們打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戰疫情

沙窪學區南冬小學 孫振邦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不斷上升,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我每天從電視上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報道,知道這個病毒很厲害,導致很多人都被傳染隔離治療。為了能控制住疫情,全國各地的醫療專家及普通醫生都自告奮勇,要求前往武漢醫院救治被病毒感染的人,我們河北省也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措施。

無數醫生護士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戰鬥中,一個個感人到故事,一張張憔悴而充滿堅毅目光的面龐無時無刻不讓我淚目。我們也自覺投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為了防止被外來人員傳染,我過年都沒有回姥姥家,也沒有找同學玩兒,一直宅在家裡。我在媽媽的手機上看到村子的路口都設有專人在排查。我所居住的小村莊僅僅留下了“幸福路”這條路的一個出入口。路口擺放著桌子,上面還放著消毒液,保安人員也是晝夜嚴守,出入本村人員都要戴口罩,不準外來人員隨便進入。此外,我們村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上了對疫情的防範及管理措施的宣傳單。

但在昨天,爸爸便開始蠢蠢欲動了。爸爸在門口,悄悄地拿上自己平時出門穿的鞋,在門口張望。我想,爸爸肯定想出門,這可不行。忽然爸爸發現我正在偷偷地盯著他,便竊竊地跟我說:“爸爸出去買點菜,就一會兒,就一會兒,沒事的,一會兒就回來。”我才不吃那一套呢。我趕緊一隻手拽住他的衣服,另一隻手摟住他。爸爸一看,又耍起花招,笑眯眯地說:“你最愛吃什麼,說。爸爸給你買零食去,想吃什麼,儘管說!”我心癢癢的,剛想同意讓爸爸去,可轉念一想,大喇叭喊叫過,不準隨意外出。我跑上前去將大院門“咣噹一聲”反鎖,對爸爸說:“不行,不能讓你去……”

爸爸一聽,沉思了一會兒,說:“你說得對,我們應該一起消滅病毒。”我們對視了一下,都會心地笑了。

戰役情,人人有責,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中國必勝!武漢必勝!

指導教師:張海穎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致敬最美逆行者

沙窪學區東八里莊小學 韋傲嘉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狀病毒在湖北武漢爆發,隨即迅速擴展到全國。緊張擔憂的情緒瀰漫在全國民眾的心中,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一群人,他們勇敢地承擔起逆行者的角色,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偉大。

在防控一線,有許許多多堅守在崗位上的醫護人員,他們是逆行者中最辛苦最危險戰鬥在最前沿的一群人,他們或為人子女,或為人父母,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因為職責,因為擔當,他們始終奮戰在一線崗位上。防疫初期物資不夠,他們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自己動手趕製任何可能的替代品;長髮會影響防護服的穿戴,女性醫護主動減去心愛的長髮;喝水和休息會妨礙工作進度,他們儘量減少喝水頻率,在崗位上不捨晝夜,努力堅持到極限。我們不提倡犧牲,但在有限的條件下,我們由衷的敬佩並感激每一位逆行者的付出。

“生命賜給了我們,我們必須奉獻於生命,才能獲得生命。”生命的長短來自時間,而生命的價值來源奉獻,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這些向黑暗前進的逆行者們,無疑是這不平凡一年中最美的一群人,他們身向黑暗,卻心存光明,照亮了患者,也照亮了時代。

我們堅信這場疫情之戰一定會取得勝利,因為我們有這樣一群最美的逆行者。

指導教師:郭紅勝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編 輯:魏銀超 王建海 孫 傑

審 核:沙志強

監 制:趙增成

【冀鄂一心 “藝”同抗疫】作品展:沙窪學區師生文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