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不能“進門”之後

疫情期間,網購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購物方式。但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之下,多數快遞都被攔截在社區(村)之外,包裹的遺失風險也隨之水漲船高。

有數據統計,自2020年2月中旬至今,部分省市所需處理的包裹數量堪比“雙十一”。在大量快遞積壓,需要儘快消化的情況下,末端驛站、快遞櫃又無法正常使用,快遞丟件、漏件等問題投訴量激增,如何才能有效維權令一些網購人士頭疼不已。

快遞不能“進門”之後

快遞存放點出現快遞堆積情況

“已簽收”的快遞不見了

“我好幾次做夢都夢見在取快遞,高興得笑醒了。”大學生小林無奈地表示,自己最近除了忙著上網課以外,其他時間幾乎都是在“找快遞”。

在北京讀大學的小林自稱是網購達人,平時的衣食住行多一半都靠網上下單。今年春節,回到河北家中的她依舊“剁手”了多單,收貨地點都填寫了北京的居住地址。

“我和兩個要好的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了房子,為的就是方便。本來打算正月十五之前就回去,沒想到由於疫情一直耽擱到現在。”如今,小林的多單快遞都已顯示“已簽收”,但什麼時候能拿到這些包裹,她心裡著實沒底。

想到快遞裡有幾單較貴的化妝品和衣服,小林打通了北京所住小區居委會的電話尋求幫助,但工作人員反饋的信息讓她有些“絕望”:目前只找到了三件。

快遞不能“進門”之後

無接觸配送存放點無人管理

住在附近的同學也告訴小林,她所在的社區所有快遞和外賣都要放在門口的臨時代收點,大多數時間無人看管,居民都是前往自取貨品,因此也有錯拿的可能。

“我聯繫了幾個快遞員,對方都說疫情期間沒有辦法保證配送時間和正常退件,如果確定丟件可以找賣家補發。”小林說,她還無法確定所有包裹的情況,所以只能等回京後再處理,但看一些賣家並不情願賠償,認為快遞公司要負主要責任。

據消費者服平臺“黑貓投訴”顯示,2020年春節至今,有關快遞行業的投訴數量比往年同期都要高,其中快遞丟失問題成為投訴的重災區。

在寧波工作的王先生也遇到了丟快遞的情況。3月初,他網購了幾雙襪子,物流信息顯示包裹由申通承運,3月3日送到了其所在公司的樓下,並已被簽收。

王先生興沖沖趕到包裹暫放點,卻沒能找到快遞。隨後他分別與快遞員、當地申通快遞點以及申通總部取得了聯繫,均未獲得明確答覆,只是勸慰其特殊時期要理解快遞工作的不易。

“雖然買襪子的錢不多,但該維權還是要維權。”王先生表示,最不解的是明明沒有收到快遞,卻顯示已被簽收,目前,他已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面對屢見不鮮的丟件問題,不少網友在線質疑:疫情期間物流情況較為特殊,快遞小哥也很辛苦,但沒有人要為丟件問題負責嗎?

快遞與賣家各訴苦水

快遞員趙冰坦言自己近三個月裡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本以為春節前的包裹高峰過後可以歇一歇,但沒想到疫情的到來,讓他又不得不“咬著牙”堅持。

“我們這樣的‘小快遞’不能和順豐、京東物流比,一個站點加上負責人也就幾個人,不幹不行。”趙冰說,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也在送貨,上下午各拉一車,最晚的一天送到了夜裡十一點,第二天卻接到了兩個投訴。

為了加強管控,多數社區實行了“快遞攔截”。對於這樣的安排,趙冰認為理所應當,“防住‘病毒’人人有責,不讓進可以理解,好多小區貨特多,以前一送就要在裡面兜上大半天,確實存在隱患。”

但不能直接送貨上門後,丟件的問題隨之而來,趙冰為此多次遭到投訴。“社區和物業要求放在哪我們就放在哪,很多老舊小區就只能堆放在門口,我也想等收件人本人來取,但實在沒有時間,預定好的件不送出去也要罰錢。”

前幾天,趙冰的一位同事還被傳喚到派出所,協助調查某小區多次快遞遺失案件。

“後來查出來是有人盯上了快遞寄存處,每天都去偷,這樣的事,我看新聞裡也經常說。”趙冰說,他每次聽到都會忍不住冒冷汗,雖然現在看起來他們的配送效率比以前更高了,但多數快遞員其實很苦惱。”沒有人想被投訴,也不願意見到任何人的快遞被偷,畢竟我們和公司都承擔著賠付責任。”

同樣苦惱的還有各網絡平臺的賣家,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發佈,疫情期間,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仍實現增長,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但與之對應的是,各平臺的投訴量也在上漲。

店主小薇在天貓平臺經營著一家廚衛具店鋪,幾年下來積累了不少老顧客,店鋪評分也一直保持在4.8以上,但最近的幾個差評讓她很是心驚膽戰。

“給差評的原因有貨物損壞,但更多是因為丟件。我已經儘量把貨品包好,但快遞這麼多,難免碰上暴力分斂。有的顧客沒收到貨,還要求三倍賠償,我這樣的小店根本承受不了。”小薇坦言,近期訂貨量雖然多了,但幾單賠償下來,進賬不增反降。

為了減少“差評”帶來的影響,很多快遞與賣家開始互相“甩鍋”。有多位快遞丟件人在投訴平臺留言稱,快遞方與賣家都要求對方負責賠償,互相責怪,而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

丟件後多渠道可維權

消費者在快遞丟失後選擇第一時間與商家和快遞溝通,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遇到溝通不暢,該如何繼續有效維權?

據瞭解,目前針對快遞業務問題,我國消費者可以通過12305申訴熱線、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本地市區便民熱線、民生e點通等多種渠道,對相關事件進行投訴。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消費者在進行申訴時要符合幾個條件,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被申訴人和具體的事實根據;消費者的申訴事項向相關企業投訴後7日內未得到答覆或者對企業處理和答覆不滿意;申訴的事項發生於與相關企業產生服務爭議或者交寄郵件、快件之日起一年之內。

因此,對購物信息、物流信息以及相關對話截圖的留存格外重要。

如若申訴仍然沒有達到實現自身訴求的情況下,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訴訟等方式,依法依規維護自身權益。

此外,對於一些快遞員把包裹放在社區門口就走,不通知收件人的做法,有法律人士表示,雖然處於特殊時機,但快遞員實則無權未經允許就將快遞存放於快遞櫃、代收點。

根據我國《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即便不能當面驗收,在放置快遞櫃或代收點前,也應該獲得收件人許可。否則就屬於違規行為。

快遞員在向快遞櫃或代收點投放快遞時,應通過打電話等方式通知收件人,經過收件人同意後,再進行投放。

如果快遞沒有經過當面驗收而出現了毀損或其他意外情況,在已經購買保險的情況下,收件人可向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如果此前沒有投保,可以向快遞公司要求相應賠償,快遞公司也應當予以合理賠償。

快遞重返社區尚需時間

眼下,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快遞重返社區”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全國各地陸續發佈了允許和規範快遞、外賣人員進入社區(村),利用無接觸配送設施進行配送的有關通知。

但目前來看,通知的具體落實尚需時間。

“很希望快遞員進小區送貨,這樣就避免了快件丟失問題。”家住北京市通州區新華街道某社區的任女士,聽說街道開始為快遞員辦理特殊“進門證”的消息後,很是開心。


快遞不能“進門”之後

居民尋找自己的快遞

她告訴記者,自己在上個月有兩件快件找不到了,快遞員說存放在小區門口的快遞架上,但她無法確定是否有人錯拿或故意拿走,根本無從找回。

但對於快遞小哥進社區,同一社區的臧先生則有不同看法:“我家中有孩子和老人,抵抗力比較低,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還是不願意快遞員進來配送。”

不只是居民意見不一。由於疫情防控還在緊要階段,快遞進社區的“門檻”也設置得相對較高。

一些社區要求快遞員出具“登記表”和“健康承諾書”等材料,並實時測量體溫,為快遞車消毒,檢查快遞員身份證等。有些小區的物業則要求工作人員帶領快遞小哥送貨。

在快遞專家趙小敏看來,快遞與人們的生活剛需掛鉤,雖然快遞員是否進小區還需要依照實際情況來考量。但抓緊解決快遞“最後100米”的問題,是對群眾真實需求的回應。

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地區的快遞服務面臨著進門難的現實問題。但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進門難”問題已在逐步解決。

“我們已部署各地郵政管理部門主動協調地方政府,加快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決策要求,努力排除最後一百米的障礙和堵點,集中解決好進小區的現實問題。”劉君說道。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很多地區已在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方式:浙江省杭州市的快遞員憑“城市生活綠色通道”標識、杭州健康碼綠碼可進入小區;江蘇省蘇州市的快遞員,獲得獨特“彩色通行證”後,就可以將快遞送上門……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快遞末端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末端矛盾。快遞員與消費者雙方還需消除“恐慌”心理,在提高防範意識、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做到相互理解,才能加速推動快遞小哥重返社區,降低快遞的丟失率。(見習記者 賈彥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