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兩個多月前,字節跳動豪擲6.3億元人民幣,請全國人民免費看了一場電影《囧媽》。得到好處的觀眾都說“字節跳動大法好”、“欠徐崢一張電影票”,其實,對互聯網獲客套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字節跳動這一波“騷”操作,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以最划算的方式增加品牌曝光度和獲取用戶以此達到盈利。

這次,嚐到甜頭的字節跳動再一次複製了《囧媽》玩法:購買由大鵬、柳巖主演的《大贏家》這部電影,免費請用戶觀看。這一消息經過短時間的發酵,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01

影院強調社交屬性的必要性

數據顯示,《大贏家》這部電影豆瓣評分只有6.8分左右,之前的貓眼想看人數也只有1.3萬,但它為什麼卻能在線上火起來呢?有人說是因為疫情期間人們閒得慌,也有人說是免費的緣故,還有人說是平臺流量加持……誠然,這些都是《大贏家》能火的原因,但在小編看來,這些線上平臺具備交互功能,網上社交方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僅在今日頭條上,這部電影下方的用戶評論留言高達5.3萬,抖音上的評論、點贊更是不計其數。觀眾看完電影就可以直接在留言區和網友一起交流互動,分享電影的看法。甚至可以和主演大鵬、柳巖在留言區互動。各種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怪不得有網友說,評論區有時候比電影本身還精彩。其實,這些都是社交屬性強的體現。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類似的還有網易雲音樂這個後者之秀,每一首熱歌下十萬+的評論,使其在種類繁多,競爭激烈的音樂APP市場上佔據了大塊的市場份額。

毫無疑問,強社交屬性能增加用戶的粘性,進而促進經營。

其實,凡是娛樂活動,大多是具有社交屬性的,電影也不例外。在流媒體上滿屏的彈幕和評論區成千上萬條留言就是最好的體現。而到影院看電影,很多時候同樣是基於社交需要。生活中很少有人純粹為了看電影而去看電影,所以大家一般都是結伴而行。

藝恩諮詢的研究就顯示,34%的人看電影是為了陪伴親戚朋友。可以說,為社交而看電影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觀影動力之一。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綜合來看,無論是應對流媒體的挑戰,還是從觀眾的需求看,乃至影院增強自身吸引力的需要,增強影院的社交屬性都是必要的。

02、影院社交的探索

前文已經提到,娛樂活動一般都自帶社交屬性,影院在這一方面也早有探索。

據悉,早在2015,橙天嘉禾影城就宣佈了“社交化影院”策略,將在國內一線城市首批建立8-10家“Life Space”新概念影院。通過整合利用影院空間,“Life Space”將為傳統影院增加定製服務,將影院打造成集時尚、觀影、休閒等要素為一體的“電影綜合休閒體驗空間”,讓人們在觀影前後與家人、親友逗留更長時間,滿足用戶社交和休閒的綜合需求。

2017年,阿里旗下的淘票票就為單身狗特設的一個電影社交節日“脫單電影院”。在七夕前三天,單身人士可通過淘票票線上購票的特殊通道,上傳自己的照片,還可以看已選座人的照片,提前決定看電影時坐在誰的旁邊。另外,再開放接口授權給影院,開放線下“脫單電影院”專場。同時,選好座位的幸運觀眾還有機會獲得免費觀影資格,開始一場浪漫邂逅。

這種全新的線上場景不僅能讓影迷在觀影之前相互瞭解,而且可以在打破觀影時觀眾之間的交流屏障,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同年,浙江的時代院線也推出“11號電影院”品牌活動,旨在探索影院場景下的新社交模式。從“愛情攻略專場”到“午夜驚魂專場”再到大型實景遊戲(比如明星大偵探模式)在影院落地,這種疊加足夠多好玩的東西的經營模式十分切合當下年輕人的需求。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近年來,包括萬達、中影、星美、大地等在內的各大院線都在嘗試社交化轉型,將社交化作為影院多元化發展的重要一環。

但在小編看來,就大多數影院來說,社交功能在弱化,有的只剩下觀影功能了。

03、影院社交如何更進一步?

從線上看,影院需要為觀眾搭建一個平臺。

目前,大家看電影主要通過第三方票務平臺購票,影院自由發揮的餘地很小,觀眾踩點來,電影結束拎包走人是常態,且由於大家都是彼此的陌生人,觀眾之間也不可能像網友那樣聊天互動。

基於此,院線可以自主或委託第三方開發APP、小程序等,通過這些工具打通線上和線下社交,讓觀眾先在線上認識,甚至可以在觀眾允許的前提下,開放觀眾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興趣愛好等,增強觀眾與影院的粘性。試想一下,如果大家線上已經初步的認識並且有了心理準備,線下一起看電影的時候是否就增加互相交流的可能性呢?

當然,對於具體的影院來說,綜合成本、實力以及用戶數量等因素,開發APP或小程序都不現實,但是完全可以加入院線的APP或者購買第三方的小程序解決。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此外,影院社交屬性的強化,通過經營社群的方式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辦法。具體操作我們在前幾期的文章《影院的社群營銷為什麼做不好,原因在這裡》中已有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從線下看,社交的兩大要素是場景和內容。影院是天然的社交平臺,如今卻沒有完全發揮出自身優勢,與場景、內容單一有關,因此,強化影院線下社交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

一、營造多樣化社交場景

影院在設計或改造時,就不能將影院僅僅定位成單純看電影的場所,而是要把社交屬性也考慮其中,弱化觀眾對影院單一的印象,打造多元化、設施齊全的社交場景。比如影院可以豐富賣品的種類、創新包裝,對於新建影院,在設計之初就可以將其定位成網紅打卡地。用“美”來吸引觀眾,刺激其拍照發朋友圈的慾望。

設置有特色的候影區,加入一些有趣好玩的物品(如棋牌、哈哈鏡、免費照片打印機等)。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玩意,小編的朋友就被某KTV大廳的圍棋吸引,每次都要去那家KTV,雖然他不懂圍棋,但是每次去K歌必定要用圍棋和朋友玩“五子棋”,用他的話說,那裡能讓他重拾小時候的記憶,有時候贏了朋友感覺比K歌還過癮。

有時,一面牆、一個道具、一個特色佈置就會成為一個網紅地,從而吸引到更多人。

影院還可以設置“彈幕廳”,讓觀眾可以像線上一樣在觀影過程中實時互動。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此外,影院還可以:

引進不同的業態。比如書店、花店、特色餐飲、創意集市、手工手辦等,引導觀眾進入深度社交,既能滿足觀眾其他精神文化需求,也承擔了一定的候影功能。



開展異業合作。與周邊美食、KTV、酒吧、遊戲廳、健身房甚至是教育培訓機構聯合起來,共同推出促銷活動,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

有條件的影院還可以請業內大咖舉辦電影相關的講座、聯合院線策劃有關電影文化的展覽活動等。增加影院的曝光度,深化觀眾對電影的理解,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同時也促進了觀眾之間的瞭解和互動,收穫珍貴的友誼。

二、豐富影院社交內容,讓觀眾主動參與

在以上介紹的辦法中,多以影院主導為主,觀眾只能被動參與。這種模式對缺乏資金和相關人才的影院來說並不友好。效果或許也不是最好的。在小編看來,增強影院社交屬性的理想模式還是應該創造條件讓觀眾主動參與,主動組織,影院提供場地和必要的軟硬件服務。

從觀影人群來看,國內影院的觀眾主力是90後、00後這一幫人,他們大多屬於高學歷,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喜歡“玩”。因此,影院在豐富社交內容時應該著重考慮年輕人的喜好,激發他們主動參與,也更持久。

6.8分的《大贏家》刷出5.3萬的評論,它怎麼做到的?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比如,武漢博納國際影城推出的 “櫻花女神”評選活動目前已經舉辦了三屆,除了第一次影院花費了比較大的心思,後面兩屆都退居到幕後。因為觀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已經非常高了,尤其是最近一屆,主題是“這一次櫻花女神由你來定”,面向武漢全體高校女大學生,投票在微信上進行。吸引了大批人參與其中,每個人都主動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打call。

其實,類似的活動還可以有很多。比如,以影院為大本營,定期舉辦電影沙龍、影評評比、電影主題攝影、短視頻拍攝、快閃活動等豐富有趣的社交內容;根據影迷的興趣愛好,如旅遊、運動、文學寫作等聯合相關行業組織,發起興趣俱樂部,豐富觀眾日常文化生活,拓寬影院社交的場景等。由影院來起個頭,提供場地。讓觀眾主動參與、自己組織。既可以節省影院精力,又能讓觀眾在活動中收穫儀式感、成就感。

04、存在的問題

當然,無論是影院主導還是觀眾主導,說增強影院社交屬性是容易的,我們也看到了大部分影院人流量不高、缺乏人手和場地、大多數觀眾就是奔著好電影才去等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無疑都是阻礙影院增強社交屬性的因素。針對這些問題,小編認為以下思路影院可以參考:

對於人氣問題,影院可以藉助熱門電影上映時舉辦相關活動;人流量不高的影院,可以通過發傳單掃樓、本地營銷號宣傳、周邊店面合作引流等方式解決;而對於缺乏場地和人手的影院,則可以通過多策劃影廳內活動、聯合多家影院合作等方式解決。

總之,未來的影院除了可以觀影以外,還應該是大眾、特別是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場所,讓觀眾進入電影院時不僅僅是隻能看一部電影,而是能附帶獲得其他功能或服務,滿足社交需要,進而增加觀眾對影院的粘性。

1.黃柏雪.《影院探索“社交”路徑》.綜藝報微信公眾號

2.浙江時代院線.《影院場景下社交模式的突破點在哪裡? 》.搜狐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