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妈妈:每个二胎妈妈都为这件事偷偷哭过 100 次

01

发糕已经 5 个月了。这小半年,累是累了点,但是照顾小婴儿的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这么小的一只生命,能给心里填上这么多的快乐。虽然是第二次当妈,一切却依然如此新鲜。

快乐之外,内心还是笼罩着一层别的心事。最近我就被自己的一张照片惊着了:

年糕妈妈:每个二胎妈妈都为这件事偷偷哭过 100 次

单看起来也没啥不对是吧?说一下上下文你们就懂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家在和发糕拍早教视频,陪着他在地垫上练习爬行。

拍到一半,年糕突然冲进来,也开始在垫子上爬来爬去。

拍摄节奏被打乱,我有点生气,当时几乎是脱口而出:“年糕,你不要在这里。妈妈在拍摄,你去那边管那个灯。”

——而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命令年糕时的截图。

回看视频素材的时候,因为这个镜头我自责了很久:镜头里的我怎么这么凶?年糕当时看到我态度这么严肃,一定很受伤吧?

再想到过去这小半年,发糕是全家的中心。年糕表现得一直很好,是个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去看弟弟、弟弟流口水第一个冲去拿纸巾的好哥哥……

心里就更过意不去了。

我有时候会想,做老大可真难啊,要看着一家人都对弟弟这么好却不能吵闹;明明也需要被照顾、被关注,却只能等着妈妈照顾完弟弟才能轮到自己。

年糕妈妈:每个二胎妈妈都为这件事偷偷哭过 100 次


02

在我之前收到的留言里,也经常有大宝的懂事让人心疼的案例:

我每天下午带着她一起去上瑜伽课,去做盆底肌,她很乖地坐在旁边,有时候很无聊了就到处走一下,怪可怜的。 @媚媚

以前每天晚上抱着大宝睡觉,现在我们娘仨一起睡,大宝却只能看到我的后背,“妈妈,你抱抱我可以吗”?这是我家大宝每晚睡觉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Crystal

哥哥经常想让我给他讲故事,想问很多很多问题,可是我还是优先照顾妹妹,他每次都表现得很失落,但又很懂事,每次听到他失落地说“那好吧……”,我心都要碎的感觉。 @Phoebe

在妈妈面前,孩子还没有办法用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越是简单的表达,越能刺穿老母亲的心。

我想起去年年底的一件事:

那阵子我和发糕住在月子中心,年糕隔天会跟爷爷奶奶来看我们一次,但是每天晚上都要回家。

有天晚上,我正在给发糕哄睡,年糕在一边跳来跳去。晃的我实在有点心烦,就冲了他一句:“不要跳了,不要来烦我。”

平时这么说年糕,他倒不会有特别大反应,可是这一次年糕非常失落地一个人躲到角落里。

当时心里就是一沉。哄睡完发糕后,就把年糕带到走廊沙发上坐下来,抱着他问:“你怎么啦,是不是不高兴了?”

年糕不说话,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我。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在月子中心没有回家,你很难过?”

年糕低下了头。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都在陪小发糕,没有时间陪你?”

年糕哗一下眼泪就流下来了。

他这一哭,我也有点慌了。那可能是我第一次扎扎实实感受到了二胎妈妈的愧疚:原来不管我们之前做了多少准备,你还是会吃醋、会介意啊。

年糕妈妈:每个二胎妈妈都为这件事偷偷哭过 100 次


03

内疚的种子被种下后,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撕扯状态。

有一次因为哄睡发糕时年糕冲进来问我问题,吼了他几句,我又自责了好久。

这种愧疚和工作上的不顺利搅和在一起,整个人就变得特别低气压。

孩子睡觉后和糕爸在书房办公,打字的时候故意敲得很大声,糕爸问我怎么了我也不回答(真是够幼稚的)。

过了半小时,糕爸估计是忍不住了:他端了把凳子走到我面前,用力转了一下我的转椅,问我怎么了。

我没说话。糕爸接着说:“年糕明天的网球课,我送他去吧?年糕真幸福啊,我小时候哪有这些活动,都是一放学就坐在门口,和同学琢磨今天可以玩啥。”

糕爸说这些时候,带着一种诡异的戏剧腔,讲到最后还托起了腮帮子。看他那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有点想笑。

“年糕有那么多书和玩具,满屋子都是,昨天搭了架飞机跑道的灯还会亮。我小时候哪有这些玩具啊?”

“你看,你每天都陪他读半小时绘本,再忙也会坚持,对不对?这次春节前要带他出去玩一趟,也是你坚持的,一定要给年糕独生时间,不是吗?”

在糕爸独白了 5 分钟之后,我终于有点被说动了,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糕爸站起身,双手压在我肩膀上,略带无奈地对我说:
“所以,请你不要再内疚了好不好?”


04

如果你以为我当场就被糕爸这番话搞得痛哭流涕,从此彻底摆脱了二胎妈妈的愧疚,那只能说明……你还没生娃。

队友的鼓励可以是短期止疼药,可当了妈就意味着要长期和愧疚感作斗争。所以现在每隔三五天,糕爸都要用差不多的话安慰我一下(真是辛苦你了林先生)。

但这几个月里,我的确渐渐意识到一件事:我的内疚,大多是来自“不能让孩子失望”的执念。

这种执念让我在育儿上从不懈怠,可对自己的期待越高,失望也会越容易发生:很少去想自己做对了哪些事,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没完成的事情上,责怪自己家里没收拾完、讲绘本时不专心、今天又没陪年糕做实验…

日子久了,有时年糕的一个眼神就能把我打到谷底,陷入“我是不是个好妈妈”的自我追问。

这样想来,追求完美可真不划算。它总让我疲惫、焦虑、自我怀疑、还让我牺牲了快乐。

所以我现在经常会提醒自己,除了不断地给予,也要学会包容自己。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但如果能坦诚沟通,不怕认错,那也不是什么没法补救的事情。

再回头看开头那张照片:是,的确有点严肃,但也够不上凶吧?

我当时的口气,是严厉了一点,但我也没冲他发火啊?

再说了,我已经修正了“错误”,不再把拍摄当成多严重的任务,让年糕和发糕玩在一起了:

年糕妈妈:每个二胎妈妈都为这件事偷偷哭过 100 次

我还给自己想了三个法子:

1. 不再纠结日常陪伴的疏漏。如果工作日疏忽了,可以用周末的时间补偿;

2. 不再总给自己洗脑“我对不起老大”;

3. 多让年糕和发糕一起玩:我们总说要给孩子足够多的爱,但别忘了“爱人”也是种幸福啊。

记得你们曾经和我说过,孩子不需要多完美的妈妈,但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妈妈:


年糕妈妈:每个二胎妈妈都为这件事偷偷哭过 100 次

为了娃和我们自己的快乐,我们都可以试着对自己宽容一些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