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人們口中的窩囊廢嗎?

張俊


許多民間故事,都以果推因,覺得武周代唐,是武則天狡詐狐媚,李治仁懦畏縮。陰盛陽衰,才讓武則天奪了天下。可是我們不妨細想一下:

一個懦弱的人,敢在脾氣衝動的父親還活著時,跟庶母私通,搞那傳奇的“未曾錦帳風雲會,先沐金盆雨露恩”?

一個懦弱的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娶庶母、立為皇后?

一個懦弱的人,敢不到三十歲,就將舅舅長孫無忌與關隴權貴,一網打盡,自己提拔一堆人,當大權獨攬的天子?

論跡不論心,咱們看李治的作為來概括性格,可說是外柔內剛。

從結果上來看,李治登基時,唐朝人口不超過四百萬戶,高句麗還不安生,朝政被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左右。

  • 且說李治當日要立武則天為後,被長孫無忌多番阻撓。

  • 之後李治提拔了李義府、許敬宗等中級官僚。

  • 這老幾位背景並不算硬,得蒙聖恩,自然以死報效李治。

  • 李治又依樣畫葫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長孫無忌當年搞鬥爭擴大化處理吳王的方式,收拾了長孫無忌。

  • 如此差不多到公元7世紀60年代,李治把舅舅按住,掌握了天子應有的權力。

  • 可是李治好容易得來的權,不想放給旁人。

  • 於是宰相任免權握在手裡——在他過世前一年,還授郭正一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許多日常工作,就讓武則天去辦了。


  • 半個世紀後,他老婆武則天退位時,唐朝人口超過六百萬戶,高句麗已被拿下,長孫無忌們和李唐宗室被清得七七八八。
  • 科舉制已經成型,平民才子層出不窮。
  • 李白、王維、杜甫們的時代快要到來。
  • 且李治在位時,唐的疆域一度達到朝代最大。

明明李治使了那麼多手腕,明明坑殺了舅舅、按住了關隴,卻不沾一點兒血腥的名聲:

  • 好像壞事都是他老婆做的。

  • 李治+武則天這對完美搭檔,表現得著實不錯。

  • 武則天當然在歷史上大出風頭,但結果看來,幕後的大贏家,還是李治啊。


讀一世界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武則天的丈夫。李治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繼位,在位期間,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勤於國事:輕徭薄稅,重視法制;對外用兵,機敏果斷,曾先後平定漠北,大破百濟與倭國聯軍,滅亡西突厥,隋煬帝曾勞民傷財三徵高句麗,卻沒有最終征服,唐高宗在位時,50萬大軍,水陸並進,一鼓作氣滅了高句麗。唐代版圖,以高宗李治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使中國國土總面積達到1251萬平方公里。邊陲安定,百姓阜安,全國總人口從貞觀年間不滿300萬戶,增加到380萬戶。

李治在唐代歷史中的功績是非常顯著的。現代人們在口中說李治是窩囊廢,大多是受一些電視劇的影響。電視劇為了突出武則天的形象,人為的虛構並壓低李治的形象,使李治成為一個窩囊襯托,使大家產生了誤判,電視劇並非是歷史的真實。再者,在唐史中,李治夾在盛世聞名的父皇李世民,和卓絕能幹的武則天中間,前有李世民,後有武則天,在前後兩道光環照耀下,才使李治顯得默默無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