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和翡翠還能開採多久?

農村小哥撿石頭


翡翠不瞭解,我說說和田玉。

和田玉分狹義和廣義,先說廣義

廣義的和田玉,透閃石成為達標就是和田玉,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家裡菜地裡挖到一個石頭,經過檢測成分合格,就屬於和田玉。現在比較熟知有青海料,韓料、俄料、南陽獨山玉,岫玉,即使這其中有一種挖完了,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後會發現各種的玉石,而且國外的玉石也有很多,所以廣義和田玉這塊,不用擔心開採量,不會少,只會多。

其次是狹義和田玉,也就是新疆料

我們主要說籽料和山料

其中比較有爭議的就是籽料,經常會聽說籽料枯竭、挖完之類的言論,其實不然。

優質的籽料逐年減少,但是普通,或者一些差的籽料還有很多。籽料產出主要在新疆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除了這裡能挖到籽料,那麼其他地方真的就沒有了嗎?也許哪天可能在新疆的某個地區又會發現籽料。

但是,隨著優質籽料的減少,價格逐年增高。

山料主要是開採的難度,它的產量還是很大。

所以,不用擔心和田玉能開採多久,只要資金雄厚,買玉石不是難題。和田玉也不會真正的枯竭,但是即使如此,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限挖是有必要的。


玩石弄玉


個人感覺,和田玉和翡翠都是好東西,錢多的時候買那麼一兩塊玩玩還是不錯的。玩過頭了扔那兒也無所謂。但是,不能吃不能喝,穿上衣服又看不到,所以不是生活必須品!把太多的錢用在和田玉翡翠上,感覺還是沒必要!富人養貓餵狗玩玉石是錢多沒處花,閒人淘玉賭石是為了一夜暴富,作為普通老百姓花個千兒八百選個東西玩玩還是不錯的,讓我花大價錢掛身上感覺不值,有錢存著準備買房![呲牙][呲牙][呲牙]


YAOYAOYI


傳統的說法認為和田玉資源已快枯竭,其實有一定的誤區.和田籽料已經基本沒有了,但是山料還是有一定的儲量的.只是山料普遍都在3000-5000米的高山上,開採不方便,運輸同樣不方便,導致年產量比較穩定.資料顯示,按照現在的年產量,現有的儲量還能維持100年左右呢.

有關緬甸帕敢等地翡翠礦藏遭大量挖掘,儲量將盡的傳言,一度導致香港等一些地區翡翠價格飆升,那緬甸翡翠礦藏的儲量情況究竟怎麼樣?資料顯示,緬甸翡翠礦藏產區主要分佈在東經96度至97度,北緯25度至26度,總面積大約3000平方公里。其中,人工開採以及靠現代化機器設備開採的總面積只有約400平方公里,因此,還有大片可能存在翡翠礦藏的區域沒有進行過開採,而對於翡翠礦藏資源將枯竭的說法,很多緬甸玉石專家認為這更可能出自商業炒作。


後燚


和田籽玉的開發,在現代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產玉工具的提高,以及隨著和田玉價格的上漲,開發也是一件迫在眉間的事情,這是利潤的影響,由於籽玉的珍貴和它在自然界的易採性,自從人類認識和田玉的價值以來,一直進行一定量的開採。

幾千年來它的開採量是無法統計的,但以現在崑崙山脈能具備一定“籽玉”產能的水系尋覓卻僅有“玉龍喀什河”在一直白始至終的為人類提供優質的籽玉原料。



根據地質家們的測定,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應形成於50億年前。據和田玉的地質成礦條件與和田玉廣泛分佈在中酸性侵入岩和白雲質大理岩的接觸交代帶中的特點分析,在地球還沒有人類的幾億年前就早已形成了玉礦,而“玉龍喀什河”的地貌特點應是更新世冰川活動期形成的產物,距今應在五萬年前。

它現在的容貌形態,應是第四紀地質活動期內冰雪融化、山川風化剝蝕、洪水衝擊搬運的結果。而在這段時間內,由於還沒有人類的出現,其山川河流的形態變化,完全是自然流蝕和變動的。那麼,和山玉中的“山流水”和“仔玉”在這段地質時期內也已逐漸形成了,但它們的形成足以先形成“玉龍喀什河”為前提條件的一河流的發育帶動了玉石的搬運,玉石的搬運過程也就是“籽玉”形成的過程。



這些原材料的形成就是在蜿蜒數百千米的山脈中,在大地形成的幾十億年的地質年代內,由地殼構造運動,地質接觸交代變質,低溫低壓熱液成礦而形成。後期經風化、崩裂、搬運沉積而形成饋贈給人類的珍貴遺產。幾千年來,就是這條河的產物留給了我們的文化、歷史、信仰、崇拜和追求。

它沉澱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因為人類對它的承認和崇拜,引發了對“和田仔玉”的大量挖掘和空前的開發熱情=據粗線條統計,華夏曆經五千年曆史,共採挖和田玉一萬餘噸,平均年採兩噸。和田玉專賣,這也許是低級勞動¨_具時代和自然界仔玉運移沉積的平衡數量。而我們現在用現代化的大型機械開採,每年可達數阿噸,即現在每年開採數量可達前人幾百年的產量,以此計算,我們這條盛產美玉的母親河,超不過幾年就要把自然界留給我們的所有資源挖空。到那時我們的玉文化將缺少。



眾所周知和田玉龍喀什河已經被翻過很多遍了,在整個河道里來說幾乎已經挖不到原石了,就目前來看市場上面任然有新料被挖掘出來。雖然料子是有,但是好料卻十分稀少。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也導致其價值一路上漲了。

目前由於處於維穩時期,和田多數維族男同胞都必須進行為期半年的思想學習。導致挖掘玉石的人員減少,挖掘的土地承包費用高等原因,在經濟蕭條的時期裡和田玉籽料原石價值卻在不斷上升。目前和田玉籽料原石價高,成品卻難出。成品和原石的價值完全不成正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原料減少。2、雕刻後題材被定。3、成品假貨橫飛。4、投資原石的人增多。



如今籽料原石現在都知道越來越少了,玩玉的人越來越多了,好料的價值只會越來越高。

就好比翡翠,翡翠的價值也是一路漲上來的。而和田玉的文化底蘊高於翡翠,不說和田玉的價值能和翡翠相比,但是和田玉一定會是走翡翠的路子。從以前的幾塊到現在的幾十、幾百、幾萬都是看著漲上來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很難預測其會下跌。



現在和田的玉礦都已停業,開採權通過投標獲得,私自採挖更是不被允許。

成本的增加以及貨幣的貶值,將來的上漲行情不知要把和田玉籽料市場最終帶往何方!


真玉緣


開採對外宣稱還剩下百年左右,但存量十分恐怖了,就像古錢一樣,從某一個時代開始就不在生產了,但存量足夠收藏愛好者玩上幾十上百年,翡翠屬於不可再生類收藏品,價值見漲不見跌。

和田玉目前的狀況說翡翠相似,並且比翡翠儲量大,市場存量依舊吸觀,所以不必太再意還能開採多久,只要喜歡收藏就行了,就像蜜蠟一樣,很多產地已近見底,但市場存量放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