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軍團最優秀的CEO來了

劉邦軍團最優秀的CEO來了

項羽分封諸侯一個月後,天下就亂了。


亂,並不奇怪,不亂才怪。因為項羽在進行權力和利益再分配時,只憑一己之好惡,賣弄權威。他把原來的燕王韓廣貶到遼東,把原來的趙王趙歇打發到代國,趙國的國號也被取消,國土則一分為二,豈非胡鬧?


更不像話的,是對待韓成。


韓成原本就是韓王。但因跟過劉邦,項羽便不讓他到封地去,而是裹挾到彭城降為侯爵,然後謀殺,另立鄭昌為韓王,終於把張良逼入漢營,跟他作對到底。[1]


還有齊國。


齊國也原本是有王的。項羽卻把齊國一分為三,其中兩塊封給幫過自己的人,原來的齊王則貶為膠東王。至於齊相田榮,寸土不封。因為當年項梁跟章邯作戰時,田榮不肯出兵,項羽要報復他。


結果田榮大怒。


漢元年四月,各路諸侯離開咸陽奔赴封地,五月田榮就反了。六月,田榮自立為齊王。七月,田榮把項羽分裂的三齊重新統一。此前,他還收編了彭越的土匪隊伍,讓他們去攻擊項羽,把楚軍打得一敗塗地。[2]


與此同時,陳餘也反了。


陳餘當然要反。因為他與張耳“一體有功”,然而張耳封王,張耳的部下也封了王,陳餘卻只封侯,趙歇也被貶為代王,這口氣怎麼咽得下?於是陳餘向田榮借兵,把項羽冊封的張耳趕跑,把趙歇迎回來重做趙王。[3]


東邊的齊,歸了田榮;北邊的趙,歸了陳餘;西邊的秦,則歸了劉邦。八月,也就是田榮稱王兩個月後,劉邦兵出故道,拿下陳倉(故道和陳倉均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全面出擊。結果,雍王章邯戰敗,另外兩個王投降。三秦大地“城頭變幻大王旗”,都歸了漢。


哈,項羽不是不肯把關中封給劉邦嗎?


那好,他自己拿。


這是項羽沒想到的。沒想到,是因為張良放了煙霧彈。當時張良跟隨韓成去彭城,與劉邦話別。張良便建議劉邦去漢中時,燒掉沿途的棧道,表示自己安心於漢並無反意。項羽哪裡想得到,那只是做姿態呢?[4]


他更想不到,幫劉邦奪取天下的,會是韓信。[5]

劉邦軍團最優秀的CEO來了

韓信是項羽的老部下,項梁時代就參加了楚軍,卻只是一個站崗放哨的侍衛,正所謂“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他也曾多次建言獻策,但項羽根本就不予理睬。


因此,當劉邦去漢中時,他就投奔了劉邦。


然而韓信在劉邦那裡也不得志,只做了連敖,相當於現在的公關經理。如果不是因為觸犯軍法,依律當斬,他也許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


韓信犯了什麼罪?不清楚。我們只知道,當時同案犯十三人,全部已被處決。輪到韓信時,他抬起頭來,正好一眼看見了劉邦的親信滕公夏侯嬰。


於是韓信便大聲喊道:王上不是要成就天下大業嗎,為什麼要殺壯士?


結果,滕公“奇其言,壯其貌”,不但釋而不斬,還把他介紹給劉邦。劉邦仍然沒把韓信當回事,但韓信總算官升一級,成為管糧餉的治粟都尉。好嘛,先是接待員,後是軍需官,韓信依然鬱鬱寡歡。


幸運的是,他從此有機會認識了蕭何。


蕭何才是韓信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韓信與蕭何,似乎有一種奇緣(他倆姓名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韓信是HX,蕭何是XH)。後來把韓信騙進長樂宮殺害的是蕭何,此刻把韓信推薦給劉邦的也是蕭何,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現在,是成。


事實上,當時韓信是準備離開劉邦的,因為他的志向絕不是一個小小的軍需官。韓信打算上哪?不清楚。總之,他不辭而別。蕭何聞訊,大吃一驚。他甚至來不及跟劉邦打聲招呼,心急火燎地拔腿就追。


劉邦卻以為蕭何逃跑了。


實際上自從劉邦一行離開咸陽前往南鄭,軍心就不穩定。劉邦的部下多半是南方人。項羽都知道衣錦還鄉,他們難道不想?因此,開小差的接連不斷。現在,連丞相蕭何也跑了,劉邦豈能不氣急敗壞,手腳冰涼?


所以蕭何回來後,劉邦又喜又怒,破口大罵。


劉邦說:蕭何,你他媽的為什麼逃跑?


蕭何說:臣不敢逃,臣去追人。


劉邦問:追誰?


蕭何答:韓信。


劉邦又罵:扯淡!那麼多將領逃亡,沒見你追,追什麼韓信?你騙誰?


蕭何說:韓信跟他們不一樣。


劉邦問:有什麼不一樣?


蕭何說:眾將尋常人等,韓信國士無雙。王上如果只想在漢中了此一生,那就沒韓信什麼事。如果還想有所作為,那就非重用韓信不可。就看王上怎麼想了。


劉邦說:寡人何嘗不想東進,誰肯一輩子待在這裡。


蕭何說:既然如此,那就必須重用韓信。能重用,韓信就留。不能,他遲早還會走。


劉邦揮揮手說:看你面子,就讓他當將軍好了。


蕭何說:當將軍他也會走。


劉邦又說:那就當大將軍好了,你叫他進來吧!


蕭何說:你這個人,向來就簡慢無禮。如今要拜大將軍,怎麼就像使喚小孩子?怪不得韓信要走了。


劉邦這才擇吉齋戒,設壇具禮,正式拜將。


拜將以後的韓信,與劉邦有過一次長談,全面評論了劉邦與項羽的長短,更加堅定了劉邦的信心。韓信還說,現在是爭權天下的最好時機。因為將士們思鄉心切,恨不能插翅高飛。這種心理完全可以利用。等到天下一統,人心思定,就沒法用兵了。[6]


劉邦聽了欣喜若狂,連連表示相見恨晚。他採納了韓信的建議,出故道,下陳倉,首先打擊民憤最大的雍王章邯,一舉平定三秦,勢力擴展到咸陽。


劉邦成功地走出了困境。


這就是韓信的功勞,更是蕭何的功勞。


所以,後來劉邦論功行賞,蕭何便排名第一。眾人不服,說我等披堅執銳,出生入死,攻城略地,才打下江山。蕭何並無汗馬之功,憑什麼第一?


劉邦笑呵呵地問:諸位知道打獵嗎?


眾人都說:知道。


劉邦又問:知道獵狗嗎?


眾人又說:知道。


劉邦說,抓住野兔,當然是獵狗的功勞。但獵狗去抓野兔,卻是獵人的指揮。所以,你們這些人,只能算是“功狗”。蕭何,那才是“功人”。[7]


不過此刻的蕭何倒更像“獵頭公司”,他為劉邦找到了最好的CEO。但,這是需要業績來證明的。沒有戰功,劉邦不信,眾人不服。韓信必須漂漂亮亮地打一仗。


韓信當然做得到,而且機會很快就來了。


[1]見《史記·項羽本紀》。


[2]見《資治通鑑》卷九。


[3]見《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4]見《史記·留侯世家》。後人並據此編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


[5]本書所述韓信故事均據《史記·淮陰侯列傳》。


[6]本段請參看《史記·高祖本紀》。


[7]見《史記·蕭相國世家》。


劉邦軍團最優秀的CEO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