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一面空曠的牆壁

我總想在上面搞點事情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拉斯科洞窟壁畫,15000年前


壁畫出現在距今15000年前。在法國西南部道爾多尼州鄉村的一個洞穴中,幾個以野獸皮毛遮體的原始人,正用木炭和植物、礦物中萃取的顏料在起伏不平的巖壁上作畫,記錄著他們生活的日常——逐獵、祭祀、勞動等等。彼時,天然洞穴作為人類絕佳棲身之所的同時,內部的巖壁也激發了人類最本質的創作慾望。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可以試想,當原始人拿起火把初次照亮整個洞穴,環顧四周空曠巖壁的時候,心裡就在盤算著:也許我應該在上面畫點什麼……就這樣,一個衣不遮體、毛髮凌亂、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面對這堵巖壁,不經意間開啟了人類藝術史的大門。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距今1-2萬年前,人類經歷了最後一次冰河時代,氣候開始變暖,人類離開洞穴,人類來到地面生活,並逐漸進入早期文明。人類的智商終於上線了!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Dirk Hoffmann 和 Alistair Pike 在西班牙的La Pasiega洞穴內取紅色階梯圖案的方解石地殼樣本(左)。由Breuil等人於1913年繪製的La Pasiege洞穴裡的第78幅圖(右)。經年代測定認為,紅色階梯的最小年齡為64,000年,但還尚不清楚其他符號是否繪製於更晚的時間。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People at Mesa Verde in the 1200s CE,圖片源於Google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距今5400年前設計建造了城市,真正意義上的“壁畫”以及浮雕也隨之出現,藝術與“牆”的關係也愈加親密,可以說此時繪有壁畫或飾以浮雕的牆即是藝術品本身。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蘇美爾人壁畫及浮雕,圖片源於Google

中間略過100000字......我們來到人類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中世紀。在這長達一千多年,從最初的蠻族美術到加洛林文藝復興,再到羅馬美術、哥特式美術,不論東、西方,均處於世界美術發展史上一段光輝燦爛的歲月,誕生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藝術大師。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壁畫,米開朗基羅,圖片源於Google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西斯廷教堂壁畫中舉世聞名的 The Creation of Adam,圖片源於Google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意大利教堂壁畫,浮雕,圖片源於Google

在這個時期,隨著科學技術、製造業的不斷髮展,繪畫介質也越加多樣,木板、紡織品、陶瓷器物、金屬紙張等等,只要能拿來畫畫!而牆壁,也有了自己新的功能——把畫掛牆上。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人類最早使用油畫布的歷史可追溯到13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阿雷佐(Montanod'Arrezo),在此之後由於畫布的靈活與經久耐用而延續至今。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敦煌莫高窟壁畫,圖片源於Google


牆壁與藝術的關係從未改變,

只是呈現的內容不同罷了。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柏林牆上的著名塗鴉《兄弟之吻》


柏林牆塗鴉《兄弟之吻》,這幅由迪米特里·弗魯貝爾創作的塗鴉曾是柏林牆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繪原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的情景。接吻的兩個人是冷戰時期兩大國的領導人。作者可能是在諷刺什麼,不過我更願意認為作者希望兩國領導人和平共處,化干戈為玉帛,促成世界和平。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在當代藝術語境下,藝術家同樣喜歡在牆上“秀操作”,而形式、題材不再是古代藝術中的宗教神話、歷史典故,而是街頭巷尾的塗鴉藝術,美術館、畫廊中的裝置藝術,卻始終離不開“牆壁”這一古老的隱藏屬性。


建築外立面的牆壁對於塗鴉藝術來說,不僅是創作媒介,也是極好的傳播媒介,同時也賦予了街頭藝術某種神秘的隨機性。可以說街頭藝術家本不需要美術館,因為大街小巷即是最好的“美術館”。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班克斯,《投擲鮮花的人》(The Flower Thrower),2005 。伯利恆的一個服務站內,兩個男人背靠著這位神秘藝術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投擲鮮花的人》。這幅作品象徵班克斯反對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的行為。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 這件作品曾被評為2017年英國最受歡迎的藝術作品


然而,街頭藝術的創作形式也給藝術品藏家制造了小小的阻礙——為了收藏一件街頭藝術,不得不把牆面鑿下來搬走,而“鑿牆”這一行為往往不受藝術家控制。例如2013年,Banksy在倫敦的一幅街頭塗鴉就被人連牆帶畫拿到拍賣行,以《奴工》(Slave Labor)之名出售,預估的拍價達550萬港元。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奴工 Slave Labor, Banksy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被鑿後的牆面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原址上新的塗鴉


據說Banksy得知消息後也非常憤怒,在塗鴉原址塗上新的塗鴉,一幅塗鴉畫的是一隻拿著「為什麼?」標語的老鼠,而另一幅塗鴉則警告「小心賊人」,似是在質疑將其塗鴉拿去拍賣的人。經過眾多人的抗議,拍賣行一度撤下了《奴工》的拍賣,但幾個月後,它又再次出現在了拍賣單裡。這一事件也許是眾多偉大街頭藝術品命運的真實寫照吧……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鑿鑽、剝離、腐蝕、甚至爆炸,用種種極具毀壞性的手段來摧毀原有的事物,從而達到不斷探索本源的目的。這是葡萄牙街頭藝術家亞歷山大·法爾託·阿卡·維爾斯(Alexandre Farto aka Vhils)的街頭創作。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關於葡萄牙的街頭藝術家 Alexandre Farto(aka Vhils),通過使用獨特雕刻創作手法和多重材料運用已經被大家所熟知,Vhils 在城市建築上做減法,用鑿刻等方式雕刻出人物肖像,給與牆面新的生命,表現人物和環境的互相依存,對城市的空間和歷史進行探索,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他說:絕對不尊重美術館的牆壁!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在這個世界上的當代藝術,當你問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所體現的訊息,你是最容易接受一個自大的回答或是另一個無聊的陳詞濫調。在恩裡克奧利維拉這裡是不會有這樣的情形,這位巴西藝術家以不規則的木件組成大的空間形式,給你一種超然的意識,你實際上是居住在他人的身體裡。他的回答沒有不必要的使用任何概念術語。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巴西的藝術家Henrique Oliveira這件藝術品以膠合板為主要材料,模擬大自然中植物自然生長的狀態,能在一棟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裡,感受枝藤糾結的活力,是不是有一種魔幻的感覺?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現如今,藝術家在創作中對“牆”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出現了大量基於對牆體的重塑、破壞、解構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可謂“花式玩牆”。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在法國,Baptiste Debombourg是“最傑出的年輕藝術家之一”也是最能搞破壞的藝術家。裂痕就是天生的一種藝術的畫,那這套室內藝術創作是一種將裂痕,配合凹凸的效果組合成了一種被破壞瞬間的凝結作品。




藝術家Daniel Arsham作品,讓人過目難忘,宛如夢境。




這系列顛覆空間認知和感受的作品來自1980年出生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他的藝術工作涉獵廣泛,從二維的繪畫,到三維的雕塑,以及四維的現場表演,都各有亮點和特色。




這次為大家介紹他部分牆塑作品,這些雕塑作品並非單一存在,而是與建築,人,空間發生著關係,其挑戰了人們的空間視角和感知。獨一無二的理念讓人過目難忘,宛如夢境。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雖然我們無法從一個角度去評價用牆創作的藝術家們的共同點,但“牆”這一元素都深深融入了他們的創作之中 —— 牆不再是牆,牆即是作品的一部分。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藝術改變鄉村計劃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從2017年開始,藝術家信王軍發起了一場藝術改變鄉村計劃,在雲南德宏梁河縣長安村的小巷子落地發萌,為一條小巷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周圍的餐廳和酒店客房天天爆滿,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群願意來到這裡,體驗藝術和文化對梁河縣帶來的變化。因為這條小巷子,超過了2000萬人關注到了一座小城——

雲南德宏梁河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2018年的一天,100餘位藝術家聚集到一個鄉村,用超過一個月時間的創作100餘幅牆壁作品,超過百萬的人群關注......


一個默默無聞的村莊一夜之間成為了全國媒體關注的焦點,陪伴了一個鄉村的老人和孩子。這個村莊不僅成為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創作的天然畫布,也成為了攝影師們的聖地。

雲南這個小山村被藝術改變了...


藝術家們來到一個雲南騰衝的小山村,讓藝術生根發芽。總有一天藝術會點亮大山裡的夢想。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2019年11月,雲南騰衝帕連村迎來了藝術改變鄉村團隊,使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作者們各取所長與當地文化發生靈感碰撞,看起來違和又美妙。在這次民族和文化的交流中,他們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共同探索帕連村的方方面面,妝點了這小小傣族村落的更多細節,呈現出它多面魅力之處——畢竟除了繪畫和裝置藝術,它值得探索的太多了。




你會為了藝術來到一個鄉村嗎?


他叫二猛,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他,就把他畫到了這面牆上。於是吸引了一群又一群人的圍觀。



我們在小山村

把工人、農民、藝術家、設計師、詩人

召集到一起

一起幹點啥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也許繪畫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在牆壁上“畫畫”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