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跌落神壇"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很多的文化,政治都在在經濟的基礎上才發展起來的。

所以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勁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很多的統治者都是在為了自己國家的經濟可是有很多的辦法。

盛極而衰一般都是一個朝代的改變,由女真建立的金朝這一點也是不例外的,這主要也是封建王朝的一個雙重性,在積累一段時間的弊端之後,就會有壓倒性的趨勢來壓制這個王朝的,可是奇怪的點就在於金朝是快速的衰敗。

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

本來金朝在金章宗時期是處於一個巔峰的,可是這個這個過程也是很快的衰敗了,滅亡的速度大大加快了,這就不符合一般的規律,所以這其中也是有別的原因在加速著它的衰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來導致金朝的巔峰,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金朝的盛極而衰呢?

一,金章宗時期的輝煌一刻

1.國家的穩定和政權的封建化

金章宗時期從奴隸制度到了封建制度的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制度的優勢,所以這個時期的也是保證了很多的階級的利益問題。

因為這個統治階級不在簡簡單單涉及幾個人,這裡面也是涉及到了很多的人,所以利益就是相互關聯的。打破了之前的利益的劃分,而且金朝也是不限制很多的方面,他們也是在學習漢族的優秀文化。

他們也是有了科舉考試,在這裡來選拔官員,讓很多不同的民族的人可以有著進入仕途的道路,而且這樣子的舉措,也是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官僚制度的,十分有利於金朝的發展。

2.學習漢族的先進的文化

女真族也是大量吸收了漢族的文化,這就讓這個國家也是在文化上面處於一個先進的狀態。而且女真族的人們也是不排斥漢族文化的,在這個國家裡面也是推行著,所以當一個落後的民族在吸收了先進了文化之後。

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

它整個國家的一個綜合實力也是在穩步發展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形式的漢化,不是強制的,而是這個民族主動接受。

這個其實實際上也是進步的一個標誌,主動變強的民族,也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所在的,他們接受了我們的禮樂制度,而且對於孔子也是很尊重的。

3.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

金章宗也是在民族關係這個方面上,與周圍的國家一直保持的良好的關係,沒有強制的剝奪,只有在出現威脅金朝的安危的時候,才會發動戰爭。如果有了轉機的話,金章宗也是很快就會停止的。在章宗時期和平的民族關係,也是可以維持著這個國家的發展的。

4.重視農業生產

章宗時期,對於農業是很重視的,剛剛即位就派人對農業的管理,而且也是讓官員在農業受到天災的百姓,給予了一些補助的。對於如何提高產量,如何新修水利等等。

關於農業的問題,金章宗也是很重視的。

二,金朝貨幣的暗藏危機

可是這些輝煌只是曇花一現這個背後也是有著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金朝的貨幣危機。金朝在前期的貨幣體系就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靠著政府的能力一直壓制著這些漏洞,可是到了金章宗時期,這些漏洞也呈現出一種無法彌補之勢,金章宗也是採取了很多的方法,可是終究是結局已定。

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

我們就來分析在前朝的貨幣體系,以及它的弊端在何處?

1.金朝的貨幣體系

金朝有三種貨幣,一種是銅錢,交鈔,銀幣。這裡面造成問題最嚴重的應該就是交鈔了,交鈔和銅錢是簡單的構成了金朝早期的一個貨幣體系。這裡面也是有少量的銀幣進入,但是沒有國家的允許,根據《金史》裡面可以看到,在金朝其實在貨幣的交換是及其不合理的,而且是不公平的。

在前期的時候,銅錢是本位幣,而交鈔確是一種代用劵,因為交鈔的方便易攜帶。因為在金朝的銅錢的數量是不多的,為了解決一定的錢荒,就是用了交鈔作為一種替代,可是很多的百姓是看不起交鈔的。銅錢和交鈔只是一種交換的鏈接,但是這裡面的鏈接是及其的脆弱的,所以這就是給後期的經濟帶來了不便之處。

2.暗藏的貨幣危機

很多人願意用鈔換錢,而錢換鈔就是沒有這樣的記載,所以在市場上肯定是不願意鈔換錢的,在前期政府,沒有表現出來異常。這其實是政府操控的一個現象,這才可以保證了交鈔的存在,在大額的貨物的交換而言,是需要交鈔的,但是在一般的小型來說,都是銅錢居多。

金朝的貨幣制度也是有著區域的劃分的,分為他們當時領域的南北兩個地方,南部是汴梁,北部是中都。

南部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了,所以也是經常對於交鈔的交換是頻繁的,北方是他們當時的政治中心,經濟也是發達的,但是在金朝的角度看來,經濟是沒有政治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中都的財政必不可少有一場危機存在的。

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

三,金章宗時期的盛極而衰

金章宗也是知道前朝的貨幣體系的不足,他也是盡力在改革這其中的不足,可是遲遲沒有抓住要點。這就讓改革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到了最後也是改革體系的崩潰,所以我們就來了解金章宗時期的貨幣改革以及它的失敗之處。

1.金章宗時期的貨幣改革

在這個時期貨幣危機的弊端也是顯現出來了,章宗為了解決區域性的貨幣危機,對紙幣的制度也是做了改變的,首先廢除了交鈔七年釐革,廢除了交鈔的時間限制,確保他的使用效用。然後也是實行了合同交鈔。

而且也是有人告訴金章宗,說在鑄錢造幣的時候,雖然是官府在運輸的,但是這些費用都是百姓在承擔的,這無疑也就是金章宗在改革路上的一個絆腳石,所以他也是下令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是在後期的時候,仍是無法避免這樣的現象。

在這一段時期,前前後後至少改變了四次,在很多的資料表明,這個時期的貨幣改革以及從地方到了政府的局面。成為了以首都為中心的全國性貨幣,合同交鈔就是一種轉換的過程。

由於政策的變化和條件的限制,章宗時期的貨幣政策也是違背了他最初的規定,而且在後期也是出現了通貨膨脹,為了穩定鈔法,也是採取了一系列的要求。這裡面最大的弊端就是判斷錯了時局和局面。

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

2.貨幣改革的失敗之處

(1)在前期的時候,交鈔的信用體系是很強的,人們也是樂意換鈔的,這裡其實不是紙幣制度自身的優越,而是一個政府運營的結果,制度上的缺陷由國家的財政補給,久而久之也就保證了交鈔的持續和存在。

(2)交鈔的單位是貫,但是這些都是用來衡量銅錢的單位,銅錢本身的價值是很小的,在數額較大的交易裡面,就顯得不方便使用了。交鈔也是存在著一個方便的優勢。這只是一個好的苗頭。但是在小額銅錢仍舊有著交易市場,這個就是一個市場的不均衡,以及沒有一個有信用的貨幣體系來支撐發展。

(3)為了應對臨時出現的問題,金章宗也是有有了很多的規定,例如限錢法,限制民間藏錢,使高於額度的銅錢進入市場,但是沒有穩定貨幣的制度,百姓們也是不會放棄“硬通貨”的需求的,所以這個樣子的收穫就是很細微的。

而且因為政府對於這個市場的模糊,沒有提出一個準確的方向,沒有在關鍵的地方對症下藥。還有做法就是禁止銅錢的流通,大量發行小鈔,希望可以取代銅錢的地位。小鈔在早期其實也是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後期也是沒有信用可言的,所以在後期的時候貨幣改革是紊亂的。

(4)因為金朝每年的交易量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是當紙幣僅僅在商人們之間交易的時候,就會有金銀幣得流通。可是當商人和大多數的消費者一起流通的時候,就會出現排斥金銀幣得現象。

所以國內的普通消費都是以紙幣來進行的,這也就恰恰是一個問題,因為在前面提到了紙幣的一個侷限性,而恰恰紙幣也是在市場流通範圍廣,因此就是會出現一個市場混亂的現象。

我們可以看見的是,雖然金章宗政府使用了很多的方法來進行補救,可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忽視了,那就是沒有一個很穩定有信用的銅錢本位紙幣體系。

金章宗時期損力、耗物、費財進行幣制改革,為何卻瞬間

這個問題不是金章宗一個人的過錯,而是在前朝的時候,累積下來的一點點的弊端,最終在這裡體現了。金章宗為了建立這個體系其實也是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可是終究在最後,還是夭折了,在景泰七年,戶部尚書也是提出了一條很有用的建議,就是在收取鈔票之前,可以招人辨認,就是“給以條印,聽於以辨別"。但是這樣的方法沒有在早期時期,銀幣不會因為偽幣的原因在市場上退出流通,金朝的交鈔也是不會貶值,金朝的紙幣體系也是不會崩潰了的。

四,金朝貨幣改革的關鍵所在

其實改革雖說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我們要抓住他的主要方面,不要在無用的方面來大肆渲染。本質很重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就是要在它的最關鍵的地方下手,擊中要害,雖然在金章宗時期的貨幣危機是前朝一點點積累的弊端

而且金章宗也是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來補救,可是他沒有抓住一個最本質的來源,金章宗的改革失敗的主要的原因其實不是他個人能力的問題,

而是前朝的弊端累積的太深了,導致金章宗的改革也是無法彌補的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