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投資建一個口罩,護目鏡等相關設備的廠家,專做出口,可以嗎?

智能弱電達人傳媒老狼


當然可以,而且現在做還來得及,國外缺口很大,中國供應不過來。利潤可觀,比如上市企業華紡股份轉產做口罩,機構預測第二季度的利潤為8000多萬,對於傳統實體企業而言,這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歡迎友好國家來華採購疫情物資,個人解讀為雙關語,但說明市場供應緊張。當機會出現的時候要把握機會,孔子說,時也,命也。即時機決定命運。孔子還說過,盡人事,聽天命。即你只負責把事做好,最後的結果由老天爺來決定。


主觀和客觀


可以但是性價比很低。

原因如下:

1、口罩和護目鏡之類的產品生產是有嚴格的審批程序的。

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相關規定,用於防疫的醫用口罩屬於國家二類醫療器械。

根據頒佈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的生產企業,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以及醫療器械註冊證。除了口罩外,銷售防護服、護目鏡、額溫槍等也需要做備案。而審批時間是不確定的,也就說,等你審批完了,中國的口罩產能乃至世界的口罩產能都已經飽和了。

2、口罩和護目鏡的售價是有規定的

目前,為了防止廠商惡意的抬價,工商管理部門對於口罩的價格是有限定的,不是你想賣多少就能買多少的。正月裡,有一家連鎖店由於進貨成本高,因此賣的價格高,從而被舉報罰款。

3、原材料受到限定。

其實,截至3月底,中國的口罩產能已經飽和了,很多大型企業都可以生產口罩了。但是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價格高漲,而且供不應求。星源材質(300568)、道恩股份(002838)、沃特股份(002886)等企業都已經是連續多個漲停了。所以,擺在你面前的可能是你已經具備了產能,但是原材料不夠,或者說原材料夠了,你也可以生產了,但是銷售價格偏低,你會虧本。當然,出口產品的價格可能有點區別。

綜上所述,你可以生產,但是性價比會很低,所以不建議。



十一哥挑燈看劍


目前,中國一共有4.7萬家企業經營範圍包括口罩。其中,有8950家口罩生產企業,是1月25日疫情爆發後,新增做口罩的。

也就是說,短短2個月的時間,有將近9000家企業殺進口罩生產行業,企圖從中撈一桶金。

這原本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大家一哄而上,中國疫情穩定,價格隨之跳樓式下跌。行業利潤水平瞬間被打低,如果出口再嚴重受阻,口罩行業很快就會被做爛。

第一批進入口罩生產領域,並已實現量產的老闆,賣到了五六元一隻的最高價,賺得盆滿缽滿,他了吃了最肥的肉;第二批外行人轉做口罩的,也已經收回成本,開始盈利;看到前兩批賺到錢的,剛進入行業不久的第三批人,可能會死得比較慘。出口到美國的口罩,必須有FDA認證,這個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覆的。

出口到歐洲的口罩,必須有CE認證。沒有這些證書,你的口罩就是不合格產品,到了海外也會被扣住,進不了關。所以,很多國產的口罩,無法賣到美國,也無法出口歐洲。

辦證只是第一步,但光辦證就半個月過去了,半個月之後的市場行情如何,沒有人能說清楚。後面還有一大堆出口手續問題,一個外行,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走完。



公司軟實力


可以。但是最好是有現有資質。你要慢慢去申請資質可能就來不及了。雖然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但國外的疫情還處在初期,防護設備需求量相當大,而且新冠肺炎可能在一定時間內長期存在,所以防護設備廠家應該是可以長期存在的。但是不能耽擱太多時間。如果沒有資質,就去找有資質的廠家代工。也可以跟他合股。再去申請資質可能來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