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謹防“肩”病相隨

李強:肩周炎又稱粘連性肩關節囊炎,俗稱“凍結肩”、“五十肩”。真正的“肩周炎”發病率並不高,約2%~5%,好發年齡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肩周炎是指肩關節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發生充血水腫,形成的慢性特異性、無菌性炎症,嚴重時可造成粘連,患者肩周疼痛明顯,有時夜間痛難以入睡,往往自覺關節僵硬,胳膊向後、向外旋轉活動度受限,使得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如梳頭、洗臉、穿脫套頭衣服、系內衣、提褲子等等。

記者:“哪些人容易得肩周炎”?

李強:在下列幾類人群中發生肩周炎的可能性較大,包括女性、年齡大於49歲、糖尿病(高達5倍或更多)、頸椎間盤疾病、長期制動、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創傷。一般是單側發病,其中20-30%的患者對側也發生肩周炎,同側肩關節發生肩周炎痊癒後很少復發。通常情況下,幾乎所有患者都有一段時間的肩關節活動障礙史,這可能是肩周炎發病的誘發因素。

近年來,肩周炎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見於一些肩臂活動多的非體力勞動者,例如廚師、教師、作家、畫家、會計、司機和某些辦公室工作人員等,這可能與肩關節的慢性損傷有關。

記者:“我們該怎樣預防肩周炎”?

李強:肩關節急性創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勞損或退變、上肢固定過久等均為肩周炎的病因,減少相關病因的出現,可有效預防肩周炎的發生。

①防寒保暖:寒溼冷氣候不斷侵襲機體,使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併產生較多代謝產物,可使肌肉組織發生痙攣,繼而誘發肩周炎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對預防肩周炎很重要。

②科學功能鍛鍊:預防肩周炎應注重關節的運動,特別是肩關節的活動度練習和肌肉力量練習,但運動要適度,以免造成肩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的損傷。

③糾正不良姿勢:對於經常伏案及雙肩經常處於外展工作的人,應注意調整姿勢,避免造成慢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

④注意預防相關疾病:對容易引起肩周炎的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頸椎病、甲亢等,注意預防和及時治療。

⑤及時有效治療肩部創傷:肩部的急性創傷和肩關節骨折都應及時治療,以減少肩部軟組織炎症的發生,從而預防肩周炎。

記者:“聽說肩周炎有自愈性,是不是慢慢得自己就會好了”?

李強:肩周炎具有自愈性,自然病程一般是1-2年,分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和恢復期。急性期疼痛劇烈,一般持續2~3周之後進入慢性期。慢性期疼痛比急性期輕,但粘連加重,肩關節呈凍結狀態,致使穿衣、梳頭等動作均感困難,經過數月至1年後,逐漸進入恢復期,炎症、粘連等病變逐漸吸收,疼痛逐漸減退,活動功能部分恢復。遺留功能障礙,從理論上來說,隨著病程遷移,肩周炎不治療症狀也會好轉。然而,大部分患者會遺留肩關節活動範圍受限,肌肉會有一定程度的萎縮;但急性期疼痛相當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有些患者甚至徹夜不能睡覺,度日如年,可以口服消炎鎮痛藥、肩部冷敷、封閉等治療,能部分緩解疼痛,縮短自然病程。慢性期以功能鍛鍊如爬牆練習、棍棒操和理療為主。

李強:肩周炎急性期時,一般不宜採用推拿鬆解及手術治療。可以採用口服消炎鎮痛藥、肩部冷敷、封閉等治療。慢性期以功能鍛鍊如爬牆練習、棍棒操和理療為主。如經3~4月上述常規治療,患者病情無明顯改善,夜間持續疼痛而不能入睡,功能障礙明顯,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以考慮麻醉下行手法推拿鬆解;如果同時合併肩袖損傷和肩峰撞擊症,肩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是當前國際上推薦的最好治療方法,能顯著縮短自然病程,改善關節功能。

“得了肩周炎,該怎樣鍛鍊呢”?

李強:肩周炎的慢性期及凍結期,疼痛比急性期輕,但粘連加重,肩關節呈凍結狀態,致使穿衣、梳頭等動作均感困難。此期在酌情服用抗炎止痛藥的基礎上,輔以功能鍛鍊,對肩周炎的康復很有幫助。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鍛鍊方式:

爬牆練習:包括正面爬牆和側面爬牆,患者用手摸前面或側面的牆,從低到高,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爬到自己能夠耐受的高度,做一個記號,下一次爭取爬得更高。每天訓練2-3次,每次15-20分鐘,越爬越高,對肩周炎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要注意爬牆練習時身體不要側彎。

內外旋練習:雙手握持棍棒,上臂夾在身體側方,健側用力推拉棍棒,使患側肩關節被動進行內外旋練習。每天訓練2-3次,每次15-20分鐘。

反手摸背練習:將患側肢體向後反手,另一隻手協助向上提拉,保持30秒,反覆多次。

肩痛患者可以採取針炙、中醫定向透藥、中藥塗擦、中藥燻洗、拔罐、中藥熱奄包、艾炙等治療,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消炎、消腫、鎮痛、舒筋通絡、鬆解粘連、調節和改善局部循環的作用,能緩解和消除由於骨質疏鬆壓迫或刺激造成的交感神經及神經根的麻木、刺痛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