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沒有自殺過江,能否逆襲呢?

加州第一任州長


假設項羽沒有自殺,而是渡河到了江東。

這時候的他,肯定還會快速集結起來一波人馬的。

畢竟,這時項家的威望還在,項羽的名聲還在。

至於項羽是否能不能逆襲,這個還真不好說。

因為他的對手劉邦太強大了,強大的當時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

基本上都聚集到了劉邦的賬下。

若是項羽有機會逆襲的話,他就必須要接納更多的有識之士。

可是,依照項羽的性格他能做到這一點,相對來說還是很難的。

在一個就是項羽的大帳中,家族干涉政務的事情太嚴重。

比如項伯,這個人的輩分很高,項羽很多事都要聽他的。

鴻門宴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項伯看起來很像劉邦安排在項羽手下的一個奸細。

他總是會在劉邦最艱難的時刻,來幫助劉邦一馬。

而劉邦在這方面就不一樣了,你聽說過劉邦家族的人干涉政務的事情嗎?

沒有吧,在劉邦陣營中發號施令的唯一人就是劉邦。

但是,提供寶貴意見的是聚集起來的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

這一點又是項羽不能比的。

更何況這時候項羽的智囊范增已經病死了。

在想讓項羽找一個像范增這樣忠心耿耿的人,是何其的難呀。

若是項羽沒有自殺的話,他只能延緩劉邦稱帝的時間。

但是,他逆襲的可能性一點都不大,

這是項羽的性格造成的,與其他的因素不是太大。

若是你非願意看到項羽逆襲打敗劉邦的話,

那只有一條,就是劉邦先於項羽而死了。

這時候的項羽是可能逆襲的,畢竟那個時代能和項羽匹敵的只有劉邦了。

你說是不是?


漢史趣聞


項羽如果回江東,他照樣避免不了滅亡的命運,絕無逆襲的可能性!

這個話題經久不衰,湯哥我再次做一個全面的歸納和梳理。

首先普及一下,秦末的江東在哪裡?

秦代,長江以南還沒有被開發,所謂的“江東”,基本上就是會稽郡,地區不大,包含現在的江蘇省蘇南地區(吳地)和浙江省北部(越地)的範圍內,人口數量在20萬左右。

(秦時的江東,主要指會稽郡)

我們先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人口、軍事等五個宏觀方面的分析,軍事放在最後,因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都是前面的四項,戰場勝負只不過是政治、經濟、社會、人口等的較量結果而已!

第一,政治:劉邦郡縣制 PK 項羽分封制

劉邦所繼承的郡縣制,是大一統王朝的基石,是中華文明能穩定和延續兩千多年的制度貢獻。項羽搞的是分封制,弄了十八個諸侯王,而分封制是歷史的倒退,漢初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無不證明分封制是動亂之源,只是歷史進程中的逆流浪花。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大勢所趨,“順之則昌,逆之者亡”。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他怎麼能改變這浩蕩的歷史趨勢呢,等待他的,就是隨同分封制的消亡而湮滅。

第二,經濟:劉邦有穩定的給養來源 PK 項羽侵奪糧草

劉邦在佔據漢中、巴蜀之後,基本實行休養生息之策,從而有了穩定的“根據地”,經濟上有了來源,給養是比較充分的。

而項羽每佔一地,都實施毀滅性破壞和打擊,要麼搶掠、要要麼放火燒個乾淨、要麼惹毛了就屠城,始終無法建立起穩定的給養基地,只能到處搶掠。

一個是吃飽喝足了,一個是飢腸轆轆的餓鬼,即使項羽回到江東,也無法改變這樣的格局,只能戰死。

(劉邦有基本穩定的糧草給養)

第三,社會:劉邦治下的自耕農群體 PK 項羽地盤中的流民群體

承襲郡縣制的好處,劉邦治下的老百姓獲得了自耕農的身份,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恢復社會的自治功能(這也是中國古代只要統治者不亂來,民間就能很快休養生息的原因)。彭城之戰,劉邦失利,蕭何發動關中沒有登記在冊的百姓前來投奔劉邦,劉邦軍勢得以重振。

而項羽只懂得破壞,不懂得建設,其所轄地盤,本質上是一個流民群體,難以穩定,整個的社會資源不能轉化為軍隊的支持因素。項羽回到江東,他能獲得的社會資源在哪裡?

(電影《一九四二》劇照,項羽治下呈現的是流民社會)

第四,人口:劉邦治下千萬人口PK 項羽江東二十萬人口

我們這裡不講地盤,而是講人口,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比地盤遠遠重要得多!根據研究,秦末約有3000多萬人口,殘酷的戰爭消滅了原來人口的一半以上,西漢初年僅餘1500萬。楚漢戰爭末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所能掌握的人口資源已經達到千萬級,佔據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二強。

而項羽即使能活著回到江東,也就是今天的蘇南和浙北,人口數不過20萬,這與劉邦就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了,只不過覆滅得晚一點而已,但會稽郡的老百姓反而遭殃了。

第五,軍事:劉邦大軍合圍 PK 項羽江東四戰之地

比較了政治、經濟、軍事、人口,我們最後才來看軍事。項羽如果回江東,在軍事上他能有什麼建樹嗎?他能翻盤嗎?絕無可能性!

江東是一個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假設項羽能回江東,就會立即陷入包圍之中,中國歷史上在蘇南地區,還從來沒有打勝過任何反包圍戰爭!

項羽在垓下之戰後,還有什麼本錢?

他已經一無所有,理論上他還能回起家之地的江東,可是江東的人們能聽命於他嗎?

不能!因為項羽丟了諸侯王之心、武官將領之心、文臣謀士之心、軍心、民心,天下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處了。

丟了地盤,丟了軍隊,丟了輜重,丟了糧草,只要沒有丟掉軍心、民心,都尚有翻盤的機會!

1、他丟了十八路諸侯王之心,全部都起來反叛!

2、項羽有匹夫之勇,有婦人之仁。屬下有了功勞,應當受賞封爵,項羽把刻好了的印章玩得磨去了稜角,還捨不得封賞!丟了手下將領之心。

3、項羽逼死范增,丟了手下文士謀臣之心,誰還會給他出謀劃策?

4、四面楚歌,項羽的軍隊基本都是楚人,四面楚歌之下,已經丟了軍心。

5、最主要的,是項羽殘暴,丟盡了民心。

  • 看看項羽的殘暴吧:

  • 前209年,項梁起義後派項羽攻打襄城,將滿城軍民坑殺!

  • 公元前206年,項羽將秦降卒20餘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 公元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估計殺人超過40萬!他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


  • 公元前205年,項羽燒燬齊國房屋,將降卒全部坑殺!

(跟隨項羽的人,不是殺人,就是被殺!)

項羽的殘暴,讓他民心盡失,他哪裡還有翻盤的機會?

想不通的是歷史上還有不少人為項羽叫屈,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宋朝的李清照了,她寫詩讚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可歷史是認真的,對於這樣的屠夫,項羽即使能回江東,等待他的就是覆滅!覆滅!覆滅!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都是新鮮事”。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之前筆者曾經回答過類似問題,熱度不減,過了一年,再來說說!

項羽逆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大家知道,當初項羽率領800人突圍烏江,彼時尚有軍隊十萬,聽起來不是個小數字,也有一定戰鬥力,但是和劉邦的十面埋伏比起來,敗局已定。所以說的難聽點:項羽就是意識到大勢已去,想甩開大部隊自己逃命。

垓下一戰,劉邦會和韓信英布彭越,號稱擁兵百萬,三面合圍,項羽幾乎可以說是:敗局已定!此時的項羽,老窩彭城已經被灌嬰端掉,北方的齊國趙國魏國統統被韓信收復,南方的九江國英布捲土重來,司馬殷投敵,退無可退。

唯一可以去的只有江東!

過了江是否有機會,勸項羽過江的烏江亭長說道: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項羽和叔父項梁起於蘇州,江東的確是他的大本營,但是眾數十萬,其中包含大量老弱婦孺,如何能是劉邦百萬雄兵的對手。

何況四年楚漢戰爭,項羽麾下精英已經死傷殆盡:范增、龍且、英布、曹無咎、薛公、司馬殷等人不是戰死就是投降,叔父項伯簡直就是個臥底,而堂弟項襄等人更是早早投降叛變。

且多年征戰,殺戮太多,項羽人心喪盡,縱然是江東父老,又有幾人甘心為他賣命!

最重要的一點:項羽是個驕傲的人,寧可站著死,不願坐著生,要他苟且偷生,還不如殺了他。他手下的大將鍾離昧後來投奔韓信,雖保住一時性命,但終究難以逃過劉邦的追殺。何況項羽,只要他活著,劉邦就不會放過他。

所以他選擇自殺,死於絕望,也死於驕傲!



日慕鄉關


首先,他帶出來的人都絲光了,再回老家,那些人的親戚的眼淚和唾沫能把他淹死,他沒有人心的紅利了。

其次,人往高處走,誰都想博個功名,為的是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項羽敗了,“良禽擇木而棲”,能人們又不傻,估計沒人跟他吃苦了。

最後,他的一些過激行為也引來了不買,其中重要的要數殺了投降的秦國國君和坑殺了二十萬降兵。他如果再起兵,不管是兵還是將,都知道他什麼人都殺,遇到了還不得拼個魚死網破,項羽的阻力會大很多。

從這幾個方面看,項羽已經臭了,沒了天時,死對他而言,也是上天的選擇吧。

這就是他落魄時的表情,哈哈哈,你願意跟他混嗎?


青草無為


我覺得項羽過江繼續戰鬥也沒多大機會。

江東那個時候幾乎就是沿長江,富春江還有幾條支流有人口,浙江大部還是山越聚居區。當初江東七千子弟跟隨項梁項羽出戰中原,肯定是很大一片土地的居民奉獻了兒子丈夫。如今項羽單槍匹馬回去,還有臉召集江東父老再組織七千子弟?

彼時,中原大亂,七千人是一支能發揮重要作用的力量,如今劉邦已基本收服各地,也許沒等編制訓練好軍隊,劉邦手下已殺過來了,不僅要失敗,江東還要再受摧殘。


四川達州


項羽即使沒有自殺,成功度過烏江,也很難逆襲,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當時的江東地區人口稀少,地狹民貧,再經過秦末戰爭和楚漢爭霸,可以抽用的兵丁很少,難以再組織起有效的兵力與劉邦的漢軍對抗。


第二,經過楚漢之爭,諸侯們和有名的人才幾乎全都選擇了劉邦,項羽身邊沒有人才輔佐,僅憑一人之力難以改變時局。

第三,經過秦末和楚漢戰爭,劉邦已經建立起作戰經驗豐富的強大軍事力量,又有韓信的優秀指揮,項羽難以翻盤。

因此,項羽沒有自殺成功過江,也難以逆襲。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大家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用兵作戰、勇冠三軍等文謀武攻,咱們先不用分析,先看兩個歷史細節。

項羽與劉邦在垓下一戰後,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包圍。項羽憑藉蓋世武功,帶領八百騎突圍,說明比時項羽並不想死,還想在突圍後反抗。項羽突圍後,劉邦的大將灌嬰馬上率五千精銳騎兵緊追不捨。項羽至陰陵時迷路了,向一老農問路後,卻被引進了沼澤地裡,由此項羽耽誤了逃亡時間,又被漢軍包圍。



再次被包圍的項羽已是自忖不能脫身,又奪旗斬將後,逃至烏江。在江邊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先回江東,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決然自刎。

項羽迷路遇老農,給他指錯路,則代表著民心所向。戰亂年代,百姓深受其害,項羽卻依靠其勇,連年征戰,少恤百姓,引起了民心的厭煩。在項羽兵敗求路時,給他指錯路,也是想讓他早亡,以求天下太平,這個細節代表民心。


項羽江邊遇到亭長,亭長是他統治下的小官。堂堂蓋世英雄,落魄到讓一亭長幫出謀劃策,讓項羽如何有顏面。項羽就是因為不聽手下謀臣勸言,只信武勇,才落此下場,雖武功蓋世卻無謀臣相隨,萬般愁怨交集下,無顏再見江東父老。

項羽失了民心,失了謀臣,回到江東後,能打贏文武滿朝的劉邦嗎?您能判斷出來!


星下靜思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兮奈若何!”項羽至死將失敗的原因歸之為時運不濟。然而,真的只是時運不濟造成的嗎?

有人說:項羽最大的失誤,就是在鴻門宴上未聽從謀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歸山,招致最後的失敗。此語本人實不敢苟同,就算他於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以後也一樣會敗於趙邦、錢邦、孫邦、李邦……

自古以來得人心者得天下,項羽得人心了嗎?無論是起義反秦,還是與劉邦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楚霸王項羽屠城數次,據一些古書記載,屠城有六次之多。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

新安,章邯率部歸降。項羽不是對降兵善加督導,化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入關後,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令“秦人大失望”。漢二年冬,因封侯不當,田榮起兵反叛。項羽平叛後,“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這樣的首領老百姓能擁護嗎?

滅秦後,有人勸說項羽:“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此時想衣錦還鄉,勸者見項羽目光如此短淺,不由意冷心灰,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聞之,大怒,“烹說者”。曹無傷是他在劉邦軍中的情報人員,把劉邦要稱王這麼重要的消息告訴他,鴻門宴上項羽為了對要殺劉邦之事進行辯解,徑直出賣了曹無傷,項羽一句話斷送了曹無傷的性命。這樣的首領英雄好漢敢追隨嗎?

楚漢戰爭,項羽雖然失敗了,他英雄一世,敢作敢為,錚錚鐵骨,豪氣沖天的英雄本色確實讓人懷念。“力拔山兮氣蓋世”,這是何等的豪邁!英雄末路,他沒有選擇逃生,而是從容自刎。他演繹的那首《霸王別姬》成了千古絕唱,使得多少後來者扼腕嘆息,唏噓不止。


知心李姐


應該不太可能。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是項羽不得民心。項羽暴強嗜殺,多次屠城殺降(襄城、城陽、新安、咸陽、齊地、外黃),老百姓投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還不如賭一把。

《史記·田儋列傳》載:項王聞之,大怒,乃北伐齊。齊王田榮兵敗,走平原,平原人殺榮。項王遂燒夷齊城郭,所過者盡屠之。齊人相聚畔之。

這就是齊地屠城,太史公說得很明白,平原的百姓為了向項羽投誠保全自己,把項羽的對手齊王田榮都殺了,但項羽是怎麼回報的?在齊地所到之處全部屠城!齊地老百姓能怎麼辦,只有拿起戈矛劍戟來反對項羽羅。齊地如此,其他地方也一樣,被逼反抗,哪有民心可言。


第二點是項羽不得將士的心

這裡的將士包括謀士和武將,看項羽這邊,有記載的就範增龍且黥布幾個人,看劉邦那邊,蕭何張良韓信一堆人。而且,好多人都是先投奔項羽,後來發現項羽這邊根本受不到重用而跑到劉邦那邊去的,像韓信,張良,陳平,黥布…,這麼多英雄豪傑都這樣,說明項羽這邊人才得不到重用,將士不歸心。沒有謀臣武將,即使項羽本人再厲害,也是獨木難支的。

第三點是項羽開罪諸侯

殺宋義,殺楚懷王,殺秦王子嬰,殺韓王成,讓天下諸侯震恐,不知道哪天項羽要殺掉自己。自封西楚霸王后,項羽分果果時主要依據是否和自己一同西入關、是否幫過項氏來封王,沒有照顧到地方實力派,劉邦等各諸侯也是面服心不服,一有風吹草動判釁不可避免。

喪失民心,謀臣武將少,開罪諸侯,項羽很難捲土重來,再定天下了。你覺得呢


史地生502


只有霸王之氣的項羽撐不起一個王朝

1.自負的性格 :少年時項梁教其讀書、練武時,曾豪言"讀書識字只能記住個人名,學劍只能和一個人對敵,要學就學萬人敵。"但是在學習萬人敵的兵法時,也是淺嘗輒止。並且不太把劉邦看在眼裡,認為天下無人能與他抗衡。

2.太注重情義:對於劉邦太過心慈手軟,范增曾提醒他與大王爭天下者劉邦也,勸他殺了劉邦,他卻以結義為由,等到劉邦露出反心再殺,結果上演了鴻門宴,養虎為患。

3.不知得民心,殘暴:項家軍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

4.政治手腕缺乏,不會知人善任:軍事天才韓信不用,陳平不用,記恨不願出征的英布,連范增都被離間,最後無謀士可用,無大將領兵。

5.不自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劉邦卻恰恰相反,知道自己出生市井,放低身價,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與過錯。看清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是仁義能夠解決的,要依靠武力,所以隱忍不發,寄人籬下,招兵買馬,禮賢下士,迎合民意,撫民安民,知人善任,在時機成熟時,奮力而起。


相比之下,項羽只有霸王之氣,而無帝王之術。所以,如果重來的話也不能撐起一個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