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記年體之周朝五、穆王

周穆王(黃帝24代)

(公元前986年―前932年)

昭王崩,立子滿,是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

(公元前986年)周穆王元年

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宮。命辛伯餘靡。

冬十月,築祇宮於南鄭。

都於西鄭。

(公元前981年)周穆王六年

春,徐子誕來朝,錫命為伯。

(公元前979年)周穆王八年

北唐來賓,獻一驪馬,是騄耳。

(公元前978年)周穆王九年

築春宮。

(公元前976年)周穆王十一年

王命卿士祭公謀父。

穆王將徵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燿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脩之,使之務利而闢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不敢怠業,時序其德,遵脩其緒,脩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載德,不忝前人。至於文王、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無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不忍,欣載武王,以致戎於商牧。是故先王非務武也,勸恤民隱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順祀也,有不祭則脩意,有不祀則脩言,有不享則脩文,有不貢則脩名,有不王則脩德,序成而有不至則刑。於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徵不享,讓不貢,告不王。於是有刑罰之闢,有攻伐之兵,有徵討之備,有威讓之命,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有不至,則增脩於德,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犬戎樹敦,率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聽。

(公元前975年)周穆王十二年

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帥師從王伐犬戎。

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徵犬戎。犬戎,匈奴之先。

(公元前974年)周穆王十三年

春,祭公帥師從王西征,次於陽紆。得四白狼四白鹿。

秋七月,西戎來賓。

徐戎偃王侵洛。

冬十月,造父御王,入於宗周。

造父者,父衡父,祖宅皋狼。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取驥之乘匹,與桃林盜驪、驊騮、綠耳,獻之繆王。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公元前973年)周穆王十四年

王帥楚子伐徐戎,克之。

夏四月,王畋于軍丘。

五月,作範宮。

秋九月,翟人侵畢。

冬,蒐於萍澤。作虎牢。

(公元前972年)周穆王十五年

春正月,留昆氏來賓。作重璧臺。

冬,王觀於鹽澤。

(公元前971年)周穆王十六年

霍侯舊卒。王命造父封於趙。造父為趙氏,其後為秦、趙。

(公元前970年)周穆王十七年

王西征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西王母來朝,賓於昭宮。

秋八月,遷戎於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積羽千里。徵犬戎,取其五王以東。西征,至於青鳥所解(三危山)。西征還履天下,億有九萬里。

(公元前969年)周穆王十八年

春正月,王居祇宮,諸侯來朝。

(公元前966年)周穆王二十一年

祭文公卒。

(公元前963年)周穆王二十四年

王命左史戎夫作《記》。

(公元前952年)周穆王三十五年

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於泲。

(公元前950年)周穆王三十七年

大起九師,東至於九江,架黿鼉以為梁。遂伐越,至於紆。荊人來貢。

(公元前948年)周穆王三十九年

王會諸侯於塗山。

(公元前942年)周穆王四十五年

魯侯甗卒。

(公元前936年)周穆王五十一年

命甫侯於豐。

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於王,作脩刑辟。王曰:“籲,來!有國有土,告汝祥刑。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其人,何敬非其刑,何居非其宜與?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信,正於五刑。五刑不簡,正於五罰。五罰不服,正於五過。五過之疵,官獄內獄,閱實其罪,惟鈞其過。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簡信有眾,惟訊有稽。無簡不疑,共嚴天威。黥闢疑赦,其罰百率,閱實其罪。劓闢疑赦,其罰倍灑,閱實其罪。臏闢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宮闢疑赦,其罰五百率,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率,閱實其罪。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臏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命曰甫刑。

(公元前932年)周穆王五十五年

王陟於祇宮。

中國歷史記年體之周朝五、穆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