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正文 | 3606 字

預計閱讀時間 | 8 分鐘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這不是一個可以用2008年次貸危機以及以往的任何一個年份的危機去對標的年份,2020年註定在歷史上會有一個獨特的地位。不同於2008年金融危機因為美元寬鬆席捲全球,也不同於2003年非典病情在全國蔓延。2020年的新冠疫情衝擊加速了美國經濟的見頂並且大大推動了經濟進入衰退週期,沙特原油價格的閃崩成為了壓垮全球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已經不再是金融的危機,這將會是一次引發全球政治、經濟以及地緣關係的重要衝擊。

面對這樣本質就不一樣的動盪,再沿用過去的老思路必然無法適應。所以投資者也該及時調整心態,做好充分的投資思考。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剖析解讀這次的“動盪”有何不同。

Part1:能源問題真的很嚴重嗎?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中東地區一直就是火藥桶,因為該地區的石油能源相當發達,這個地區國家的國境線現也非常的平整基本都是橫平豎直,這也是因為歷史上歐美髮達國家不斷的爭奪控制權的情況下國家邊界線反覆調整的結果,我們簡單梳理了一些近代的事件供大家參考:

1、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石油運輸問題

2、1956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佔領石油盛產地區

3、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奪回產油領土

中東戰爭的影響:成立OPEC組織,阿拉伯國家通過石油維護自身權益並且影響國際經濟打擊西方。

4、1991年海灣戰爭(科威特戰爭)--美國爭奪中東石油資源,對抗伊拉克,在科威特扶持親美政權。

5、1999年科索沃戰爭--保障美國為保護本國鋪設的石油管道安全,發動戰爭消除南斯拉夫聯盟影響。

6、2001年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美國以反恐為由,以阿富汗為跳板進一步爭奪石油資源。

7、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藉口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推翻其政權,複製科威特思路控制當地石油。

小結:美國和北約通過戰爭消除了南聯盟威脅,將中東到中亞的石油帶基本盡數掌握在其和盟國手中,保障了石油供給。

8、2016年美國及同盟國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令人難以置信的侵略行徑”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主要是石油經濟方面,包括了資本市場融資和相關項目的服務及技術出口。因為資源出口是俄羅斯的重要經濟支撐,一方面打壓了俄羅斯經濟,另一方也間接造成了世界石油價格的動盪。

9、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我國東海,南海以及備受爭議的釣魚島問題上的搖擺態度都是為了遏制中國能源的供給穩定,進而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實現交換的目的。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2020年3月9日,星期一。美股史上第二次暴跌超過7%,觸發熔斷。原油價格的劇烈變化成為了壓斷疫情期間全球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全球恐慌蔓延下,美股週五再次熔斷,美元價格飆升。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Part2:我國的能源儲備究竟如何?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我國的整體化石能源儲備結構可以概括為:富煤,貧油,少氣,可替代清潔能源發展迅速,但都有發展瓶頸。到2017年,我國煤炭基礎儲量2501億噸,全國煤炭保有查明資源儲量1.67萬億噸;佔世界第四位;2018年產量36億噸左右;自2016年“去產能”政策實施以來優質產能加速釋放,原煤產量連續兩年回升,基本回升至2015年水平。

隨著年均複合增長率的提升(約為1.56%),2021年原煤產量將達到375,368萬噸。根據《2018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統計,2018年我國煤炭產量不僅再次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一,而且產量再次接近全球煤炭總產量的一半。

作為最豐富的化石能源品種,煤炭佔我國已探明化石能源資源總量的97%左右,按照當前規模仍可開發100年以上。即使到2050年,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仍然在50%以上。結合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我國煤炭資源的可靠性、價格的低廉性、利用的可潔淨性,決定我國“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戰略方針不會改變。

Part3:煤炭能源行業在我國的政策變遷

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煤炭需求持續增長,迎來煤炭量價齊升的黃金十年。2011年以後,下游需求端增速放緩,供給端大量在建礦井,供需失衡,煤炭行業進入景氣下行期。隨著2016年我國開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佈一系列煤炭行業相關政策,煤炭行業景氣出現反轉。

整體來看近10年來煤炭行業的發展逃不開兩大現實:礦難陰影、環保要求。但是煤炭行業作為整體國家戰略佈局的地位其實一直並未改變。國務院2014年就印發了《能源發展戰略通知行動計劃》。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計劃指出: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新世紀以來,我國能源發展成就顯著,供應能力穩步增長,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取得成效,科技進步邁出新步伐,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供應體系,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在相關發展思路上: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國內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2億噸標準煤,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儲採比提高到14-15,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基本建成。同時推進煤電大基地大通道建設。依據區域水資源分佈特點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嚴格煤礦環保和安全准入標準,推廣充填、保水等綠色開採技術,重點建設晉北、晉中、晉東、神東、陝北、黃隴、寧東、魯西、兩淮、雲貴、冀中、河南、內蒙古東部、新疆等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到2020年,基地產量佔全國的95%。採用最先進節能節水環保發電技術,重點建設錫林郭勒、鄂爾多斯、晉北、晉中、晉東、陝北、哈密、準東、寧東等9個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實施北電南送工程。加強煤炭鐵路運輸通道建設,重點建設內蒙古西部至華中地區的鐵路煤運通道,完善西煤東運通道。到2020年,全國煤炭鐵路運輸能力達到30億噸。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2019年 10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他表示: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多元發展能源供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根據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科學規劃煤炭開發佈局,加快輸煤輸電大通道建設,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採和煤電清潔高效發展,有效開發利用煤層氣。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2019年12月16日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2020年能源工作要大力推進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經濟,奮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積極力量。

對於2020年能源領域的具體工作,章建華用一系列的“切實”進行概括:切實抓好能源戰略規劃編制實施、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切實抓好油氣安全保障、切實抓好清潔能源發展和消納、切實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切實抓好汙染防治攻堅任務、切實抓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和示範、切實抓好能源監管工作、切實抓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切實抓好能源領域重要改革、切實抓好全面從嚴治黨。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Part:4:中植集團在煤炭板塊中的思考和佈局

中植集團多年以來在礦業領域深入佈局,通過投資控股、參股多家礦業公司,投資區域主要包括內蒙古、山西、雲南、貴州等全國主要煤炭資源豐富地區,為加強礦業板塊的管控,順應煤炭行業上漲週期,抓住各地區政策調整和資源重配的機遇,有效盤活存續項目,適時展開煤炭資源併購,向實業轉型組建煤炭產業集團,2019年8月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核名註冊正式成立中植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中植企業集團為公司單一法人股東。

目前中植能源集團下屬各礦山合計儲量預估近10億噸,年核定產能逾600萬噸,各礦山正在通過有效的產能置換、盤活資產、引入資源、把控銷售、預判市場等方案,促進各礦山轉型升級,促進各礦山良性發展,提升盈利能力。

原油閃崩引發全球動盪,能源安全大背景下的投資思考


2019年11月26日,與貴州省政府合作成立百億能源產業基金。為整合當地行業資源,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中植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依託集團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管理團隊,在國家鼓勵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指引下,致力於整合優質礦產資源、建設高科技標準化礦井和生產高品位煤炭,同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Part5:投資思考

當前國際形勢暗流湧動,全球市場一片波濤洶湧。但是對於全球的投資者而言,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各項舉措,坐擁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以及強大的政府行政能力和完善的全產業鏈配套,都讓他們看到將中國設定為投資優選的可行性。抓住世紀性的格局變動,踩準中國的政策動向,借力產業脈搏將是所有投資人需要重新構建的投資邏輯基礎,我們也非常期待跟您一起,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助力您的財富穩定增長!具體的投資標的品類您可以諮詢您的專屬投資顧問。


重 要 聲 明

本文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頭條號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我們已力求文章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