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關頭,美國又打起“臺灣牌”?請收起“以臺製華”的政治把戲

在全球抗疫的緊要關頭,美國又打起“臺灣牌”,簽署所謂的“臺北法案”,再次暴露美方的驕橫與霸道——

抗疫关头,美国又打起“台湾牌”?请收起“以台制华”的政治把戏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收起“以臺製華”的政治把戲

在全球抗疫的緊要關頭,美國又打起了“臺灣牌”。當地時間26日,美方將所謂“臺北法案”簽署成法,揚言要支持臺灣鞏固“邦交”,提升“國際參與”。這部法案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除了再次暴露美方的驕橫與霸道,其實際效果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翻開所謂的“臺北法案”,不難發現美國玩起了“胡蘿蔔加大棒”的老把戲。按美國人的說法,對於“加強或改善”與臺灣關係的國家,美國政府應該增加與其“經濟、安全和外交接觸”。而對於“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破壞臺灣安全或繁榮的國家”,美國則要“改變”與其“經濟、安全和外交接觸”。

可能是當慣了“國際霸主”,美國妄圖用自己的國內法來阻撓其他主權國家尋求與中國關係正常化,這不僅站不住腳,更不得人心。事實上,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已有7個國家頂住美國的壓力,與臺灣當局“斷交”,同中國建交、復交。

如今,同中國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已達到180個,充分說明一箇中國原則早已是國際共識、人心所向和大勢所趨。正如基里巴斯總統馬茂今年1月訪問北京時所說,基方排除干擾,作出了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的重大決定,這是基於對中國的信任和信心。

這部所謂的“臺北法案”還呼籲美國政府幫助臺灣參與“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這一主張也註定是口惠而實不至,因為決定臺灣所謂“國際空間”的關鍵因素並不在於美國的支持,而在於兩岸關係的好壞。

藉著新冠肺炎疫情,臺灣當局近來又開始炒作“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臺灣地區曾以“中華臺北”名義和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這是在兩岸均堅持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做出的特殊安排。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灣地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政治基礎也就不復存在。

美國這部涉臺法案背後的算計可謂惡毒。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不僅不承認“九二共識”,還在島內推行形形色色的“臺獨”活動,不斷挑戰一箇中國原則,兩岸關係發展正遭遇挫折。美國這時候再次為臺灣當局站臺撐腰,充分暴露了華盛頓把臺灣問題當作籌碼,在兩岸間挑起事端、進而試圖牽制中國發展的險惡居心。

近年來,美國多次出臺涉臺法案,持續對臺軍售,不斷玩弄“以臺製華”的政治把戲,試圖阻礙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擾亂中國的發展步伐。這些做法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多次表示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則“挾美自重”,甘當美國“以臺製華”的馬前卒。

15年前,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明確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無論是“臺獨”分裂勢力,還是美反華政客,任何人都不應該低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今日之中國,正在堅持和平發展、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者,都應該醒一醒,早日認清這一現實。

延伸閱讀:

美國通過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外交部回應來了!

3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方簽署通過“2019年臺北法案”相關內容提問。

耿爽表示,美方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嚴重違反了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世界上已經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在一箇中國的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上述法案卻公然阻撓其他主權國家同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這毫無道理,是赤裸裸的霸權主義邏輯。我們敦促美方糾正錯誤,不得實施該法,不得阻撓各國同中國發展關係,否則必將遭到中方的堅決反擊。

此前消息:

美國“臺北法”在國際上有何影響力?專家:這個真沒有

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多位大陸知名學者7日接受採訪表示,所謂“臺北法案”沒有任何國際法理依據,也沒有任何國內約束力,只是缺乏實際意義的政治炒作。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指出,近年來,美國把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全方位對中國施加壓力。美國國會一些“吃反華飯”的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斷炒作涉臺話題企圖引起輿論關注。蔡英文上臺後在兩岸政策上做出調整,完全投靠美國。這些因素促使美國國會近年出臺多個涉臺法案,但這些“法案”沒有任何國際法理依據,也沒有對外約束力,只是一時政治炒作。

滕建群認為,蔡英文上臺後,很多臺灣所謂“邦交國”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這種趨勢是不可阻擋的,美國反華議員則將其視為炒作議題操弄,藉助新冠肺炎疫情和臺灣島內局勢變化,趁機給自己增加政治籌碼。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分析,此案並不代表美國會全力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一是即使法案最終通過,該案也要求美國國務院每年都要提交執行情況報告,但美國行政部門會否執行,在多大層面上執行,還要看中美關係發展狀況;二是議案的很多用詞有非常強的模糊性,比如第五條要求美國政府要對強化或“傷害”與臺灣關係的國家進行獎懲,但有限定詞,即“視情況”“符合美國利益”等。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指出,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由於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在中美競爭中,蔡當局認為有機可乘,配合美國圍堵打壓大陸以換取美國對其支持;美國也趁機拉攏,讓臺灣心甘情願服從美國戰略佈局。雙方各有所圖,相互利用。美臺頻繁互動,不斷擠壓和挑戰一箇中國政策的實質性空間,將對兩岸關係造成越來越大的負面衝擊,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危機。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新華社 澎湃新聞 中國臺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