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甘泉能獻賦表達了什麼感情?

晨曦161460531


您好,我來為您回答。

這句詩來自唐代王維的《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之作》第四句:聞道甘泉能獻賦,懸知獨有子云才。

單句解釋:聽說西漢的揚雄甘泉獻賦,誰說只有他才會這樣做呢?(暗示韋主簿要像揚雄一樣獻上類似於《甘泉賦》這樣的勸諫書給唐玄宗,勸諫他不要過於奢華鋪張)。

全詩內容:

《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之作》

漢主離宮接露臺,秦川一半夕陽開。

青山盡是朱旗繞,碧澗翻從玉殿來。

新豐樹裡行人度,小苑城邊獵騎回。

聞道甘泉能獻賦,懸知獨有子云才。

題目釋義:

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體裁或思想作詩。

太常韋主簿:唐代太常寺的一位姓韋的主簿,官七品以上。

五郎:指裴耀卿,參見《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思歸》,開元十三年即725年裴耀卿在濟州當濟州刺史,而王維當時被貶到濟州當濟州倉參軍。閒暇之餘兩人便聚在一起。

溫湯:泡溫泉

題目理解

:韋主簿、裴五郎和王維在泡溫泉時聊到了現在的唐代就和西漢漢成帝時一樣奢華鋪張,於是回去后王維就寫了一首詩應和他們的說法,但不能明說,只能用比喻的方式說出來。

詩中詞語釋義:

漢主離宮:借漢成帝郊外祭祀的奢華鋪張來諷刺唐玄宗的奢華鋪張。

露臺:靈臺,用以觀天象也指祭祀。

翻:反而

新豐:縣名

度:穿過

小苑:芙蓉小苑,唐玄宗與楊貴妃經常遊玩的地方。

聞道:聽說

懸知:誰知

子云:西漢揚雄,字子云。

詩的大意:漢成帝郊外祭祀極度奢華鋪張,亭臺樓宇宏偉高大數量多得夕陽只能照到秦川的一半;青翠山川到處插滿朱旗,碧綠的山澗水不從高山流下反而從玉殿流出(形容皇宮宮殿修得高大氣派奢華);皇家獵騎正從芙蓉小苑浩浩蕩蕩歸來,來往的行人只能從新豐縣的樹林穿過;聽說西漢揚雄甘泉獻賦,誰說只有他才會這樣做呢?(暗示韋主簿也能像揚雄一樣獻《甘泉賦》勸諫玄宗不要過於奢華鋪張)。

作者介紹:王維,人稱“詩佛”,是詩人當中的佛教居士,與孟浩然齊稱“王孟”。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寫作背景:當時的王維被貶到濟州當濟州寺倉參軍,簡單理解就是一個管倉庫的小官職。閒暇時就與當時任職濟州刺史的裴耀卿一起聊聊國家大事。 但是剛被貶,此時諫言對於他來說是不合適的,所以便鼓勵韋主簿去諫言。

所以,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王維的愛國之情,想要勸諫當時的唐玄宗,無奈剛被貶官不適合諫言,於是就鼓勵韋主簿去諫言。體現出年輕時候的王維憂國憂民,想要在仕途上一展抱負的思想。


川北小阿姨


歷史上漢朝的楊雄會寫詩,楊紫雲也有這方面的文學天賦,是王薇和黛尚未寫的驪山溫泉是《甘泉賦》。充滿誇張,詳細描寫了漢獻帝祭祀太範的全過程,他始皇帝祭祀的盛況彷彿漫遊在仙境中,頌揚了千古的劉王朝,同時表達了進諫的意圖。這是楊雄的話。讚揚了太常偉對驪山溫泉的描寫。運用了誇張手法,豐富的想象力,雄壯的氣魄,優雅的語言和諷刺意味。



陳殿主


“聞道甘泉能獻賦”出自王維詩《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全詩為“漢主離宮接露臺,秦川一半夕陽開。青山盡是朱旗繞,碧澗翻從玉殿來。新豐樹裡行人度,小苑城邊獵騎回。聞道甘泉能獻賦,懸知獨有子云才。”

此詩尾句之“聞道甘泉能獻賦,懸知獨有子云才”乃是化用西漢揚雄扈從漢成帝奢遊甘泉宮後作《甘泉賦》諷諫一事,藉此以寄託韋主簿能以揚雄為榜樣,適時識機能獻賦或文詩以諷諫上達。

實際上,這或許是王維對韋主簿的一種鼓勵鞭策使然,因為西漢揚雄彼時的官職乃是黃門給事,屬於皇帝的近身侍從,自有獻賦的便利條件,而韋主簿屬於太常寺的入門級官員,太常寺主管禮樂儀制及國之祭祀和陵廟祭祀,作為主簿負責印章簿書事宜,其上還有博士、少卿、寺卿三級官員,說實話,一個主簿在官職建制已經相當完備的大唐,估計是見也見不到皇帝面兒,至於獻賦獻詩或許是不能上達帝聽的。

清·王夫之《唐詩評選》曰“題雲溫泉寓目,固有規諷,通篇皆含此旨,故首以漢主二字隱之,乃使淺人不覺。”

本詩此句,當有此意!











小刺蝟的吉他聲


此句詩出自王維《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之作》,“聞道甘泉能獻賦,懸知獨有子云才。”此句是借用西漢楊雄獻賦的典故,誇讚韋主簿的才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