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知道一代盛唐名相房玄齡居然如此懼內

房玄齡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傑出謀臣,大唐“貞觀之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是一位出身“書香世家”的純正儒生,跟隨秦王十年艱辛征戰;終生“效父清白”的飽學之士,輔佐太宗二十載穩任首宰。房玄齡智能高超、功勳卓越、地位顯赫。但他善用偉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讓賢。“群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是對他特有的名臣氣度、良相風格的贊言。作為一名雅士,他頗具可佩可學的典範;作為一代勳臣,他堪稱可歌可頌的英賢。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相公莊街道房莊村人,房彥謙之子,唐初名相。

誰能知道一代盛唐名相房玄齡居然如此懼內


1少有卓識

房玄齡少年時代隨父親去京師,當時隋文帝當國,天下寧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齡已經對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對父親講:“隋帝本無功德,只知誑惑百姓。而且他不為 國家長久之計,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終會互相誅夷傾軋。現在國家康平,但滅亡之日翹足可待。”

李世民領兵過渭北,房玄齡謁于軍門投靠。兩人一見,便如平生舊識,馬上任其為記室參軍。房玄齡為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惟獨房玄齡四處訪尋英傑人物,並把他們薦於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謀臣猛將,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齡推薦之恩,盡死力報效。

2實幹興邦

房玄齡受封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顯為寬鬆,律條也臻完備,其參與制定的《貞觀律》為後來的《永徽律》及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議》奠定了基礎。監修國史,主編了二十四史之《晉書》;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其省並中央官員之舉為貞觀善政之首;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

貞觀時代,朝廷全部官員只有643人,房玄齡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貞觀的最後一年他已過世之外——他總是日復一日處理著繁雜的日常行政事務,讓一個高度精簡的行政機構,發揮出強大的作用,支撐起貞觀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於李世民有時會抱怨他太過細緻,警告說,身為宰相應該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丟給下屬就好。可房玄齡還是繼續“我行我素”地“瑣碎”著。當時尚書省下轄的各部裡,工作最繁瑣、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財政預算和賬目的“度支司”,一度無人肯任其職。房玄齡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親自把守著大唐國庫。

誰能知道一代盛唐名相房玄齡居然如此懼內


3“醋罈子”

醋罈子”的由來就是根據房玄齡和其夫人的故事來的。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晉陽,“醋”也成為唐宮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宮儲存極多。

據說,唐太宗年間,宰相房玄齡懼內是有了名的。其妻雖然霸道,但對房玄齡衣食住行十分精心,從來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別人插手。

一日,唐太宗請開國元勳赴御宴,酒足飯飽之際,房玄齡經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幾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幾分酒意的唐太宗乘著酒興,便賜給了房玄齡兩個美人。房玄齡不料酒後吹牛被皇上當了真,收了兩位美人,想到霸道且精心的妻子,愁得不知怎麼才好。還是尉遲敬德給打了氣,說老婆再兇,也不敢把皇上賜的美人怎麼樣,房玄齡才小心翼翼地將兩個美人領回家。不料,房玄齡的老婆卻不管皇上不皇上,一見房玄齡帶回兩個年輕、漂亮的小妾,大發雷霆,指著房玄齡大吵大罵,並操起雞毛撣子大打出手,趕兩個“美人”出府。房玄齡見不對頭,只好將美人送出府,此事馬上便被唐太宗君臣知道了。

李世民想壓一壓宰相夫人的橫氣,便立即召宰相房玄齡和夫人問罪。房玄齡夫人也知此禍不小,勉勉強強地跟隨房玄齡來見唐太宗。唐太宗見他們來到,指著兩位美女和一罈“毒酒”說:“我也不追究你違旨之罪,這裡有兩條路任你選擇,一條是領回二位美女,和和美美過日子,另一條是吃了這壇‘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房玄齡知夫人性烈,怕夫人喝“毒酒”,急跪地求情。李世民怒道:“汝身為當朝宰相,違旨抗命,還敢多言!”

房夫人見事已至此,看了看二女容顏,知自己年老色衰,一旦這二女進府,自己遲早要走違旨抗命這條路,與其受氣而死,不如喝了這壇“毒酒”痛快。尚未待唐太宗再催,房夫人舉起罈子,“咕咕咚咚”的已將一罈“毒酒”喝光。房玄齡急得老淚縱橫,抱著夫人抽泣,眾臣子卻一起大笑,原來那壇裝的並非毒酒而是晉陽清源的食醋,根本無毒。唐太宗見房夫人這樣的脾氣,嘆了口氣道:“房夫人,莫怨朕用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過念你寧死也戀著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這麼個結果,雖酸得伸頭抖肘,但心中高興萬分。房玄齡也破涕為笑。從此,“吃醋”這個詞便成了女人間妒忌的代名詞。

誰能知道一代盛唐名相房玄齡居然如此懼內


4懂得隱忍

有次早朝,唐太宗剛剛坐穩,諍臣魏徵就斥責他不該耗資為自己修建皇宮。唐太宗深知魏徵的脾氣,暗氣暗憋,諾諾連聲。等到身為宰相的房玄齡奏請提拔官員的人選時,太宗指著一個人名衝房玄齡大發雷霆:“你這個宰相是咋乾的,像這樣的人能用嗎?上來後肯定是個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之徒,人家給了你多少好處?你膽敢徇私情,這次朕決不饒恕你。來人,剝去房玄齡的官帽官服,爵位全部取消,回家等候發落!”

自始至終,太宗都沒有指出房玄齡徇私情的對象是誰,可房玄齡卻不置一詞,順從地讓擁上來的侍衛摘除官帽官服,默默地回家待罪。下朝以後,太宗的心氣順了,來到房玄齡的府上找房玄齡。房玄齡立刻站起身來,跟隨太宗上車回宮,好像剛才的斥責從來沒有發生過似的。事後房玄齡說:“我太瞭解太宗的脾氣了,他很急躁任性,但在魏徵等人面前發洩不出來,不發洩又影響到正確決斷,那就讓我做這個出氣筒吧!”唐太宗聞聽此言,對房玄齡格外看重。

誰能知道一代盛唐名相房玄齡居然如此懼內


5心胸開闊

有一年房玄齡得了重病,眼看著就要撒手人寰,眾人紛紛前去探視。有個輕狂的小官吏卻在人前大放厥詞:“宰相要是生個小病,前去探視有好處可求,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視就沒有什麼用處了。”誰知後來房玄齡的病卻有所減輕,有人就趁著探視的機會傳開了小官吏的這番話。房玄齡聽後,微微一笑,不置一詞。這名小官吏也隨著別人去探視,房玄齡躺在病床上笑說:“你都肯來探視我,看樣子我這把老骨頭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啊……”這句開玩笑的話,讓這名小官吏直冒冷汗,當即跪下來說:“請您原諒我年少狂言,我本無惡意。”房玄齡說:“放心吧,我不會因為這點小事情記恨你,話可以說錯,只要事不做錯就行。”聽房玄齡這樣說,他才放下心來。


日後,這名小官吏辦事兢兢業業,成為房玄齡手下最為得力的干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