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育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由於年紀比較小,不經意間往往會做出錯事讓父母發火,憤怒之下就會吼孩子,甚至進行棍棒教育。

“吼叫”是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都會用的一種手段,其實,“吼叫”對孩子的性格會產生影響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價值觀和為人處世的態度。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容易有這幾類“性格缺陷”

1. 缺乏安全感,自卑膽小

當大人對小孩大吼大叫時,弱小的孩子是沒有反抗能力的,只有接受、忍耐,默默挺著父母對自己的責怪,這種的孩子給人一種膽小和懦弱的印象。如果孩子性格本就內向,加上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裡,就很容易封閉自己,患上自閉症。

一個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是建立不了安全感的,而這缺失需要用一生去彌補。相比起其他孩子,他們更容易膽怯退縮、對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緒不穩定易怒易崩潰,難以和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對環境適應力差。孩子也容易不愛與人交流,愛把自己封閉起來,會影響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2. 會讓孩子失去創造力和自信心

你別鬧了!我很煩... 有時候並不是小孩錯了,而是家長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不自覺得發洩在孩子身上。這些無用的吼叫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父母的吼叫並不太會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哪了,長期在父母“吼叫”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逐漸失去自身的個性,個性不鮮明,會讓孩子失去創造力和自信心。

父母既不要一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對孩子“吼叫”,把孩子當成出氣筒,也不要把對孩子的“吼叫”當成習慣。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3. 孩子容易情緒化,還會記恨父母

長期用吼叫的行為去管教孩子,除了讓一些孩子變得內向,有的孩子還會在表達上更加情緒化,性格比較易怒和暴躁,有的還會記恨父母。當爸媽教育自己時,能吼得比父母還兇,長此以往就會越來越難管,當孩子與同學或別人發生不開心時,也愛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與人交流。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4.孩子逆反心嚴重

家長長期不會好好的跟孩子溝通,而是採取這種吼叫方式的話,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和父母溝通交流,將自己封閉起來。在青春期裡,這樣的做法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逆反。再者,家長總以遇事後吼孩子,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免疫力,一開始吼孩子還會知道是自己做錯事了,家長在教育自己,時間久了還吼,孩子就會覺得無所謂,反正被吼習慣了。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5.溝通、社交能力差

長期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孩子會慢慢形成一種交流性障礙,不敢跟別人正面說話,出門在外總會表現出一種害怕的樣子,這樣的孩子未來是很影響社交和溝通能力的,嚴重還會阻礙孩子成長。

總是被吼的孩子,通常也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稍不順心就會心生煩躁,自己都會後腳。有理不在聲高,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更多地講方法、講道理,可不要總是去吼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被“吼”大的孩子,性格缺陷父母大多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