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18世紀的世界

考慮了很久的一個問題,以哪個節點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歐洲的歷史學界有兩種分法:一種分類是古代、中世紀、近代,近代指中世紀文藝復興之後至今這段時間;另一種分類是古代、中世紀、近世、近代,近代為近世之後,意指18世紀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之後至今這段時間。在本文,將採用第二種分類方法,以法國大革命作為開端。

要介紹開端,就要介紹背景,在第一章中,我將系統得說明一下法國大革命之前世界主要國家的情況,第一節從概覽開始。

18世紀的世界,是一個比今天世界既要小得多也要大得多的世界。

所謂小得多,是由於受限於當時的交通、科技和通訊水平導致的。

譬如一個18世紀的中國農民,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吃飯→耕作→睡覺,可能一生都不會出一趟遠門,就是在這樣的小天地裡度過他們的一生,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譬如德國的科學家兼旅行學家洪堡,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走遍了西歐、北亞、美洲的很多地方,然而他所知的也僅限於有人類棲息的地域,而當時這種地域著實很少。

在1800年,歐洲的人口大約是1.87億,而現在大約是6億。美洲本來人就少,歐洲人去了之後又開始瘋狂屠殺,人就更少了,當時大概不會超過3000萬,而今天是9億。在亞洲這種情況要好一些,考慮到當時僅清帝國的人口超過3億,正是這個東方龐然大物的人口貢獻,導致當時的世界每三個人中就有兩個是亞洲人。

地理方面,18世紀,人們已能瞭解了各個大陸以及大部分島嶼的概貌,但用現代的標準來衡量還很不精確。人們對於分佈於歐洲、東亞地區的山脈面積和高度的知識比較精確,而對於美洲、大洋洲、北亞、非洲等廣闊地域的情況,則瞭解得非常粗略。

當時的世界地圖都是由商人或探險家的明顯足跡穿越過的空白空間所組成。要不是由於這些旅行家冒險家蒐集了一些粗略但尚能用的二手甚或三手資料,這些空白地區甚至會比實際上標明的還要大。甚至於在歐洲,當時仍有很多無人區,像意大利南部的沿海平原,直到19世紀,才逐漸有人定居。

所謂大得多,也是由當時的交通、科技和通訊水平導致的。

其實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的對比,18世紀中後期的歐洲還算是一個交通相當便捷的時代。在當時的歐洲,道路、馬車和郵政服務(是的你沒看錯)已大為改善。在18世紀後半期,由於道路的改善和馬車的普及,從倫敦前往格拉斯哥所需的時間只需62小時,作為對比,今天的火車路程大概為4.5個小時,大概是北京到濟南的距離(不是高鐵!)。1833年,從巴黎到斯特拉斯堡的郵件遞送只需36小時,而且已形成定期性的服務。這些數字在世界其他地區是無法想象的,包括東方的清帝國,當然,百里加急這種官方傳遞除外。

相比陸路運輸,水路運輸更加受人們喜愛。因為水路運輸不僅簡單、低廉,還乘坐舒適,沒有陸路馬車的顛簸,而且通常也更快速。德國大文豪歌德在意大利旅行期間,從那不勒斯乘船到西西里往返時間分別用了四天和三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地圖,這並不是一個很短的距離。

當然,城鄉之間、地域之間的交通便利性差異在那個年代就已經顯示出來,正如今天很多村鎮沒有通公交車一樣,對於當時廣大的農村而言,所謂交通、郵政基本上是無稽之談。攻陷巴士底獄後,這個消息在十天內就已經傳到了西班牙的馬德里,而在當時的法國小村莊皮隆尼,直至巴士底獄陷落的第28天才得知這個消息,雖然此處距首都只有133公里。

而在整個18世紀,這絕對是一個農村的世紀。

東方的清帝國自不必說,當時99%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像俄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巴爾幹半島上的那些國家,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90%-97%;在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地區,農村人口占85%;在威尼斯,農村人口占72%-80%;即使以英國而言,也是直到1851年,城市人口才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對於這些生活在農村的人群而言,他們並沒有從交通、郵政改善中獲得多少益處,他們的生活通以往十幾個世紀相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對於當時的大多數居民而言,18世紀的的世界依然廣袤無邊,依然是一個大到超出他們想象的世界。

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西方傳教士繪製的明末地圖

而這些生活在農村中的數量龐大的人群,卻佔有著數量極少的土地。當時世界的土地佔有情況高度類似,不管是東西方還是美洲,都是極少數人佔有土地,僱傭農奴、奴隸、佃戶們耕作。

在東方的清帝國,滿族貴族通過前期的圈地政策佔有土地,傳統的地主、鄉紳繼續保有他們上一代繼承的土地,不管是貴族還是鄉紳,都僱傭大量的佃農耕作,向他們繳納租賦。雖然這種制度已經延續了上千年,然而橫向對比來看,這在當時還算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制度。

在歐洲的海外殖民地,除了美國北部和一些意義不太大的獨立農耕區外,典型的耕作者就是作為強制勞動者或農奴的印第安人,以及作為奴隸的黑人,傭農、小佃戶之類的耕作者比較少。這些人的生存環境比他們東方的同行們可要差的太多,甚至基本的生存都很難得到保障。

在西歐地區,存在著一部分自由農耕作的地域,就是我們教科書中所屬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但是這種情況相當不穩定。因為當時的歐洲戰亂不斷,說不定哪一天你的土地就會被入侵者搶走,所以他們怎麼看都不太穩定,甚至養家餬口都成問題,畢竟當時的耕作效率跟今天無法相提並論。

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典型的制度就是農奴制。所謂農奴,地位要高於奴隸,但也高不了多少。他們被迫在每週的大部分時間內在領主的土地上服勞役,或者盡與此相當的其他義務。他的人身相當不自由,以致於我怎麼看他們都很像奴隸,特別是在東歐地區,農奴是一種交易品,可以像土地一樣出售。

再說說當時的火器。

在歐洲,最早被大批量應用的火器是火門槍,出現於十四世紀中葉的意大利。而在東方,對應的名稱叫手銃,或稱單眼銃,可在其後裝入木柄以手持使用,故稱手銃。

這種火器十分原始,其基本原理就是找一個管狀容器,在其底部先塞入火藥,再塞入鉛子,再舂實鉛子,然後從塞火藥的位置找一個小口(火門),引出一根引線,用火點燃引線,完成發射。

在最初,火門槍沒射程、沒精度、沒準度、沒技術含量,根本無法擔任戰爭中的遠程兵器角色,此時的弩箭仍然是交戰時遠程武器的首選,而火門武器在當時的主要用途是守城和攻城。

中世紀的歐洲是比較亂的,互相打來打去,遠沒有東方那般安寧。而打仗就需要武器,武器不好使就需要創新,在不斷地征戰過程中,歐洲人發現了兩個對火器發展十分重要的關鍵點,身管長度和火藥。

首先是身管長度。歐洲人發現,槍管長度除以槍管口徑這個比值很重要,因為比值越大,射程更遠、彈丸速度更快、穿透力更強。要知道,當時歐洲的騎兵正是所謂的重甲騎兵,全身上下包的嚴嚴實實,而歐洲人打仗又比較一根筋,喜歡陣地互衝,所以火槍就有了用武之地。你衝我就射,在這種情況下,穿透力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所以當時的歐洲就開始製作一些長身管火器,像胡斯戰爭時期的火門槍,多是口徑超過30毫米、倍徑在20-30之間的大型火門槍,一隻口徑30毫米左右的胡斯火門槍管長甚至可達到1米。

其次是火藥改進。在十五世紀初,火藥的配方已經接近理想比例,大約75%的硝、12%的硫、13% 的木炭,通過大量實驗證明,這個比例是火藥威力最大的配方。

但是此時的火藥都是粉狀的,易受潮、易分層、易報廢,所以,之後歐洲人又發明了火藥顆粒化技術。顆粒狀黑火藥體積小而威力大, 據測算,當時的一磅顆粒黑火藥的威力相當於三磅粉末黑火藥。

至此,西方的火器已經開始領先於他們東方的老師,而此時大致是1500年前後,為明朝中期。

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日本火繩槍

之後,另一種更先進的火器的出現,將弓弩這種兵器慢慢趕進了絕境,它的名字是火繩槍。

其具體原理是:先用火藥瓶往槍口倒入推進用的火藥,再將用紙或布包著的彈丸從槍口塞入,並用長條細棒將彈丸推入,接下來把導火用火藥倒在槍機中的火皿上,並且把火蓋蓋上,當要進行射擊時,把火蓋掀開,瞄準後扣下扳機火繩會接觸火皿而將導火藥引爆,導火藥的爆炸會立即引爆推進藥而將彈丸射出。而一些大型的火繩槍因為本身重量的關係會事先將推進用火藥先裝成火藥包,火藥包內的火藥量就是一次射擊的量。

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土耳其火繩槍

火繩槍問世後,迅速廣泛普及,其傳播途徑有主要有三條。

第一條是俄羅斯人在東擴過程中僱傭的哥薩克騎兵,他們將火繩槍技術傳到了今天的中亞、北亞地區;第二條是跟歐洲人交戰的傳入了奧斯曼土耳其,接著傳遍西亞;第三條是通過海上傳入東方,1543年一艘由澳門開往浙江的走私貿易船因颱風而漂流到日本九州南側的種子島,船上載有數支葡萄牙制的火繩槍。種子島島主種子島時堯重金收購了兩杆,並讓島上的著名鍛造師八板金兵衛進行仿製。此後,倭寇成為了第一批實戰使用火繩槍的東方軍隊。

但是在當時的明朝,火繩槍的推廣並不是主流,直到清軍入關,明軍還是一支大量裝備“火門槍”的部隊。

在這裡要說一些跟當年明月老師寫的很不一致的觀點。火器在明軍中確實廣泛普及,但是質量實在不敢恭維。

萬曆四十六年至天啟年間的明朝工部援遼火器中,鳥銃(火繩槍)只有6425門。而火門槍僅神槍就有14040杆,三四眼槍就有6790杆,夾靶槍7200杆。此外,還有數量巨大的其他種類的火門槍。

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應當知道,這種短身管武器是不大可能打得準和遠的

《明朝那些事兒》中神吹的三眼銃,是這樣一種武器,它屬於在古老的火器,火門槍,射程極近,無法與弓弩比擬,裝填速度慢,口徑大小不一,質量低劣,戰術價值極為低微,曾被戚繼光大為吐槽。

而為什麼明朝在當時有相對先進的火繩槍卻仍要裝備這些垃圾武器呢?大部分人的觀點是財政和工藝問題。

這兩點確實是很大的問題。火繩槍在口徑、工藝等方面要求的比一般的火門槍要嚴格的多,當時明朝的手工業想要批量製造確實有一定困難,同時明朝晚期一直處在財政崩潰的邊緣,也沒有更多的錢製造。

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西方傳教士繪製的手持火繩槍的清軍綠營兵

在我看來,除了這兩點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東西方作戰方式不同。

其實長久以來,東西方打仗的方式是很不一樣的。

在歐洲,大家都很喜歡佈陣。是的,你沒有看錯,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都喜歡佈陣。比較有名的像“西班牙方陣”,戰場上長矛兵排成密集的三個橫隊,每個橫隊正面為50至60人,縱深為20列。在四個邊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隊的火繩槍士兵。這種堅固而具有機動能力的密集隊形其寬度約為150 米,縱深100 米。在方陣的四邊外側各排列著一列火繩槍士兵,還派出一獨立的分遣隊從事小規模出擊。

這種方陣曾經縱橫歐洲,雙方打仗時,找一個開闊地佈陣,布完了開始互攻,誰先把對方沖垮了就算贏。

近代的世界 第一章 風雲前傳(一)

油畫繪製的西班牙方陣

這種打法就給了火槍兵很大的發揮空間,有為其掩護的,就是長矛兵;有固定的衝鋒對象,就是對方的步兵或騎兵,所以其比較容易發揮。

而在東方就很不同了。

明朝中後期,明軍的主要作戰對象就是蒙古人和女真人。這二者的軍隊中都有大量的騎兵部隊,在東方,長期以來騎兵並不是一種完全意義的突擊兵種,更像是一種戰略機動兵種。在歐洲,騎兵都是重甲騎兵,他們的作用就是靠著自己的抗揍係數去衝鋒。而在東方,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明軍,都將騎兵作為一種機動力量,他們大都沒有厚重的鎧甲,像明末,都是棉甲,就是辮子戲中出現的渾身帶鐵釘的那種甲冑,那可不是清軍的發明,明軍早就大量裝備了。

而騎兵的意義就在於避重就輕,對面結陣,我可以繞道側後方攻擊;對方守城,我可以繞開堅兵城池打你的後方。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會出現正面衝擊對方陣營的情況,火槍的意義就大為減少了。

譬如你在正面裝好火藥擺好姿勢,對方突然出現在你的側後方,這時你想射,就會發現側面擋著一群人,所以火槍的作用被大大降低了。

同時八旗軍有大量的重甲步兵和盾車,這些大炮都一定烘得動的玩意鳥槍就更無能為力了。

當然有些朋友們可能會問,俄羅斯人東擴面對的也是遊牧民族,他們不也是靠火槍打贏的嗎?

遊牧民族確實怕火槍,但最終使俄國人成功的關鍵並不在火槍,而是築城,準確的說是修築堡壘,這一點後面章節會講。

所以,在以上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明朝中後期開始,東西方火器發展開始出現層次上的差距,為近代以來的種種悲劇埋下了伏筆。

從14世紀到17世紀,當文明世界的其他地區在軍事上處於緩慢發展期時,歐洲卻發生了一連串軍事革命。單兵火器的不斷革新是這場軍事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火繩槍的使用催生了長矛--火槍戰術,重型火繩槍的出現讓盔甲岌岌可危。

火藥的巨大力量,極大地改變了戰爭的面貌。中世紀的弓弩往往是平民使用的武器,貴族武士熱衷於使用刀劍和長矛。但在近代早期的戰場上,士兵不論貧富貴賤,都不約而同地拿起了火器。

(這將是一個很長的系列,從1789年寫到1914年,共計126年。故事始於法國大革命,終於一戰爆發。在本篇中,我將以儘量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一下這一百多年間世界主要國家發生的大事,以儘量客觀的角度分析各類事件的成因和影響。至於能不能寫完,現在我也不知道,儘自己最大努力吧。正常情況下每週更新二次,敬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