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傍晚景色很美,攝影怎麼拍好這兩個時段的風景照片?

一朵麻麻


清晨傍晚景色很美,攝影怎麼拍好這二個時段的風光照片?

攝影師最珍惜的拍攝時間,就是太陽“起床”和太陽“落山”的時間。白天其它時間光線,都不是攝影師喜歡的大白光。請抓住以下時間和方法:

一,抓住清晨傍晚的關鍵10分鐘;

到安徽黃山、山東泰山拍攝日出的影友們,都是在太陽還沒有“起床”,自己倒是先起床了,在天還沒亮的之前,趕到拍攝地點等候。

從太陽剛出地平線,到完全露出地平線,前後只有10分鐘時間,這個時候景色最美!

如果是雨後天晴的清晨,再加上還有云彩,這時的雲彩在清晨太陽的照射下,光芒四射,霞光萬道,算你運氣好!

如果運氣再好點,除了彩雲,山腳下再現薄霧裊繞,再飛來一陣鳥類,這張照片參加攝影比賽就等著拿獎吧。

此時請注意:色溫要設置到5600K的高色溫擋,或設置在相機的日光符號。

請用手動曝光比較好,自動擋容易產生曝光過頭或不足。

再配合小光圈F8--11,慢速度,增加景深。

當太陽昇高了,就不適合相機對準太陽拍攝了。最美的景色過了,還有可能鏡頭聚焦產生的焦點,會灼燒你相機的內核零件。

二,城市拍建築,抓住亮燈後天空餘光時間;

知道了拍清晨的技巧後,城市傍晚的建築拍攝也是必不可少,也是景色最美的時候。

城市建築拍攝,可以在傍晚太陽從建築物西沉下去時拍攝。

天氣選擇非常重要,誰也不會在有霧霾的氣候,也是雨後天晴的傍晚,最能拍到城市景色優美的片子。

城市拍攝建築,太陽西沉後,還有第二次機會。

在城市照明燈光打開後,天空還有藍藍的餘光,這個時候建築物在燈光的照耀下,景色特別美,抓緊時間咔嚓,機不可失!

前後最有效的時間有10分鐘,再後面,天空完全暗下來了,建築物的細部質感就沒有了。照片的反差也強烈了。

三請備好三腳架等攝影器材;

拍攝清晨傍晚時需要帶好三腳架快門線,保證照片的清晰度。穿好保溫衣服等。雨天時帶好雨具和相機防護工具。

總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時候攝影師頭腦不要昏,反映速度要快,抓住了景色最美時分,你就拍攝到了一天中最絢麗風景照片。


陳祥雲0602


清晨和傍晚景色之美就不過多敘述,拍攝這兩個時段的風光攝影,有很多相近似之處。首先是日出日落均在漫反射光影之中,不受強光干擾。而日出日落同屬逆光拍攝。

圖片;黃山日出

拍日出日落的風光並無神秘感,而且可控指數很高,即使是攝影小白認真細心去拍,相機調整到正確的參數上,都能拍好日出日落的風光攝影美圖。

居家陽臺拍的日出

居家陽臺拍攝的日出

以下簡單粗暴介紹拍攝要領;

構圖;採用平行二分法為最佳。

拍攝器材;手機相機均可,由於攝影討論是用相機拍攝,敬諒不作手機拍攝參數介紹(可參考相機參數 ),鏡頭功能可選超廣角或廣角鏡頭(手機可開啟廣角模式 ),拍出縱橫廣域的日出日落的美照效果。

巴厘島金巴蘭拍的日落

拍日出日落風光照,應提前進入拍場選好機位,並使用三腳架+快門線或搖拍。

拍日出日落風光攝影,由於日出日落時間極短,通常最佳時間僅5~15分鐘左右,錯過了佳期只有明日請早。

巴厘島金巴蘭拍的日落

至於拍攝參數和要領,由於光照不確定因系,設置參數僅供參考;

快門100s,白平衡100或自動,光圈值f 5.6~f 11,IS0設置200~400(過高噪點顯見 ),採用點測光對焦點於太陽邊緣(參考 )。至於是否採用M檔或TV檔拍攝,根據自己的拿捏可控而定。純攝影小白先用自動檔找規律,多拍幾次熟練後改為其他檔操作。

居家位置拍攝的成都市高新區華府地鐵站旁的日落圖片

也許本人拍這類題材太多,雖無打動視覺享受的美圖奉送,文中圖片僅作互動參考。

手機:拍於成都三環路跨線橋,成都晨曦中的日出。

以上是本人攝日出日落風光的一點體會,僅供參考,不妥之處歡迎攝友們補充豐富。


攝影微談


這兩個階段確實是一天中光線最好的時候,這是因為天空光線逐漸暗下來,地面燈光逐漸亮起來,形成一個冷暖對比這樣的環境下拍攝出來的作品非常好看,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拍好,咱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第一:日出日落精準的時間

清晨傍晚這是個概念上的詞語,並沒有得到一個精準的拍攝時間,可是這時候光線變化非常快稍微錯一點太陽就落山了,天色全黑就可以回家了,如何獲取精準的拍攝時間呢?

首先就是在拍攝日出日落前後3分鐘時間,在精準一點可以按秒算,說白了也就是即將落山或者是即將日出的那段時間最佳。


第二:相機如何設置

拍攝這類題材所有的參數幾乎是固定的,所以只要掌握一個知識可以通用於所有的拍攝。

AV檔、光圈F8-16、ISO100、快門5-25秒。

確保相機穩定對焦完畢後按下快門就可以了,發現光比很大改為HDR或者包圍曝光。

第三:前景至關重要

在什麼地方拍攝日出日落都一樣,太陽不會變成扁的月亮也不會變成兩個,而變化最大的就是前景,好的攝影師會千辛萬苦選擇合適的前景,好的前景可以讓畫面增色,不好的前景就是一張普通的紀錄片。

第四:後期

前期拍攝完畢後期精修是必不可少的,修圖前要先明白自己的思路而不是隨便調看著那個顏色就往那個方向調,這樣你的片子無法做到統一。

後期修圖一定想好思路,色調是什麼風格再去調,而不是碰運氣。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清晨和傍晚,光線變化快,天空中冷暖色調交替對比,是一天當中最美、最柔和的時期,所以拍攝出來的景物,也格外好看。

這兩個時間段最大的特點,也是拍攝最難掌握的一點,就是光比大,即:逆光環境下,天空和地景的亮度從差異性太大,導致曝光不好掌握。對著天空測光,容易導致地面欠曝;對著地面測光,則天空容易過曝。

對此,有兩種辦法可以解決:

一、採取GND中灰漸變鏡進行拍攝:

GND中灰漸變鏡的主要原理和作用,是通過壓暗天空、控制天空曝光的方式,降低鏡頭上部分的入光量,避免天空出現炫白或者地面出現灰暗的情況,從而均衡整個畫面的曝光控制。

1、就GND中灰漸變鏡的過渡形式來看,可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

“軟”是指即過渡範圍較大、更為柔和,通常適用於天空和地面交接的邊緣起伏不平,例如內陸地區的山地、丘陵等場景;

而“硬”,即過渡範圍較小、過渡呈直線分佈,常適用於海邊、草原或者平原等天地交接線是直線的場景。需要結合不同的拍攝環境,靈活選用。

2、就GND中灰漸變鏡的實物形態來看,可以分為“圓形”漸變鏡和“方形”漸變鏡。

就使用的方便性而言,建議使用圓形漸變鏡,因為不容易漏光、不需要上支架,操作相對省事。

漸變鏡的不同等級,是按照0.3為一個單位漸進的,一檔表示0.3,二檔表示0.6,三擋表示0.9....以此類推。

二、採用包圍曝光的方法進行拍攝:

由於採用GND中灰漸變鏡拍攝操作較為繁瑣,而且濾鏡也會對畫質多少有一些影響,目前,大多數風光攝影師,開始採取包圍曝光的方法,來解決清晨傍晚逆光拍攝的大光比問題。

包圍曝光的具體操作方式:是先按AV優先模式,曝光一張相對標準的平均值照片。在此基礎上,相應地增加和減少曝光量,各曝光一張。若光比較大,可多變化曝光量,多拍3張、5張甚至7張和9張,按步長為1/3EV、0.5EV、1EV等來調節曝光量,這樣就能從一系列的照片中挑選出一張令人滿意的。這樣拍攝的照片,既兼顧了天空的明亮,又考慮到了地景的暗部曝光。

回到電腦中的後期,ACR和LR都可以對包圍曝光的RAW格式照片,進行自動合成,合成之後,還是DNG格式,確保足夠的後期寬容度。

特別提醒的是,ACR和LR可以實現“包圍曝光+全景接片”功能,需要在前期拍攝時,把握好每組照片的拍攝間隔和順序相同。


影像視圖


1、不要貪多拍局部。

風景照,很多情況下是大場景,比較遼闊,含的元素又比較多。但是,第1條建議大家先取小景,拍攝局部,因為:

(1)這樣相對更容易一些,同時也能避免,很多初期攝影的朋友,有貪多貪全的想法。為什麼這麼說?又應該怎麼拍呢?

(2)大而全的風景,涉及的元素必然會多,多就不好控制,拍出來好看的照片,相對來說就會難一點,如果拍不好,整張照片就會過於雜亂。

(3)而小的風景,局部的一些風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拍攝到。同時因為局部取景範圍比較小,畫面元素少,又很好控制,也可以排出相對簡潔的照片。

(4)具體拍攝方法,可以留意那些獨特的顏色,比如,枯樹枝上一個特別黃的葉片,在拍攝時,使用大光圈對焦在葉片上,背景就可以形成虛化,因為控制了取景範圍,也減少了背景的雜色,使照片看起來更簡約。

(5)利用留白的方法,讓照片空間看起來並不是太狹窄,同時又留出想象力,進一步表現照片的簡潔。留白的技巧:如果拍攝動物或者人,應該在他視線的前方進行留白。如果拍攝植物應該在植物生長方向的上方進行留白。

2、天空單一雲彩塗。

說過小風景之後再說大風景,拍攝自然景觀,多數都會以天空為背景,但是很多情況下,晴空萬里的天空,並沒有什麼細節,看起來太單一,那應該怎麼辦呢?有以下兩點需要注意:

(1)在拍攝之前,挑選多雲的天氣,拍攝時間,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此時,太陽光會為天上的雲彩染上漂亮的色彩。

(2)如果想拍清太陽的輪廓,單反,AV模式,自動曝光後,減2EV曝光量,同時要等待,等到太陽在落山前20分鐘左右,光線最柔和,色彩也會更好。

3、裁減調色更清楚。

拍攝風光,後期修圖也很重要,因為相機並不一定能夠真實還原當時的景色,並且,拍風光追求的是美,可以利用下面的修圖方式來進行調節。手機上就可以操作:

(1)用手機修圖軟件Snapseed,打開要調色的照片。

(2)觀察原圖,我們可以發現,照片的上方色彩,並不是太理想,可以直接用工具中的剪裁,把照片上方和下方進行裁剪。

(3)再進行調色,點擊工具調整圖片,選擇氛圍、飽和度和陰影,分別提高。提高陰影是為了讓照片暗部,細節更好,提高飽和度,是為了讓照片色彩更漂亮,提高氛圍是可以理解為,對照片這些色彩參數的綜合調節。

(4)再點擊工具選擇畫筆,在畫筆中選擇色溫,把數值調成負數,對中間遠處的山進行塗抹,讓山體現的更冷一些,再把數值調成正時,草地和天上的雲彩進行塗抹,讓他們的暖色體現的更好。這麼調節之後,照片的冷暖對比就更強烈了。整個畫面的張力就會更好。

(5)再點擊工具,突出細節,選擇結構,向右滑動,增加到最高,讓中間山的紋理更清晰一些,但是雲彩和路面變得粗糙了,所以在用蒙版恢復天空和路面:

(6)點擊右上角彎曲箭頭,查看修改內容,右側出現突出細節,點擊中間的畫筆,進入到蒙版。

(7)在蒙版界面,把頁面下方突出細節數值設置為100。對山和草地進行塗抹,不要塗抹道路和天上的雲彩。

(8)調整完畢最後導出就可以了。一張色彩豐滿,細節紋理清晰的風景照片,就調節完畢了。

4、光影留白色彩鋪。

最後一條,也是拍攝風景的要點,除了拍攝小動物小植物可以利用留白,其他景色也可以用留白,同時注意光線和色彩,會讓風景照片更創意。

(1)利用點和麵的結合,讓照片顯得簡約。以下方黑色房子為照片主體,整個雪地和下雪的天空,為背景,大氣的同時又顯得很乾淨。

(2)在清晨溼氣重的路上,陽光透過旁邊的樹木間隙,灑落到路面,可以形成漂亮的耶穌光。拍攝耶穌光要在自動曝光基礎上,減1EV曝光量,這樣光線與周邊的景物,才能形成很好的反差。

(3)太陽為整個環境染色的同時,我們在拍攝當中,也可以調整色溫,變換出不同的色彩,讓色彩在整個畫面鋪散開來,照片的創意就會體現得更好,相對來說別有一番風味。


攀閱


傍晚、黃昏的光線更柔和並且色溫有變化,拍出來的照片色彩更重,但是往往光比比較大,只有壓住了高光部分才能保住天空色彩飽和的雲彩、霞光之類的。

所以除了構圖、角度外,我認為寬容度是非常關鍵的,可以通過多張合成HDR,還要有一點點運氣。



付坨坨


清晨傍晚時的景象拍攝難度較大,因為這時拍攝時機短,而且色溫變化快,比較難掌控,那麼如何才能拍攝出理想的效果呢?

拍攝清晨傍晚時的景象時,最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拍攝時機。清晨日出時,太陽由地平線升起,漸漸由紅變白,隨著高度的增加,太陽的亮度也會越來越強。拍攝時間過晚,太陽亮度過強,鏡頭因受到太陽的直接照射,因而會在畫面中產生光暈。所以,拍清晨日出、傍晚日落,一般多在太陽不刺眼時候最好。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1、日出、日落時光線變化很大,幾乎是每分鐘光線都有變化,所以拍攝時需要根據光線變化的情況,有選擇地計量拍攝範圍內的景物亮度。當太陽正位於地平線上的時候,太陽的亮度與周圍天空的亮度比較接近,就可以依據太陽的亮度直接確定曝光。如果太陽高出地平線,太陽的亮度明顯高於周則不能直塊計量太陽的亮度作為曝光的依據,以免造成曝光不足。

2、清晨傷晚拍攝日出、日落時,不能採用自動光圈,而應用手動光圈控制曝光,這是因為日出、日落時太陽的亮度較高,而太陽周圍的天空或地平面平均亮度較低,這時由於景物亮度分佈不均勻,如果採用自動光圈,按平均亮度確定曝光,會因此造成該畫面中因高亮度的太陽曝光過度,而失去應有的層次。所以應該用手動光圈,按主體物的亮度確定曝光。

3、控制好畫面的色調。拍攝清晨傍晚日出、日落時的景物,由於此時光源的色溫偏低,景物呈現出暖色調效果。如何想使所攝畫面色調偏暖呢?實際拍攝時,應根據感光材料標定的色溫值,或攝像機的平衡色溫值,採用適當的方法達到所需要的暖色調。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當使用日光型彩色片拍攝時,由於膠片的平衡色溫為5500k,而日出、日落時光源的色溫為300k左右,在彩色拍攝中,當光源的色溫低於彩色片的平均色溫時,畫面的色調偏橙紅。所以使用日光型彩色片在日出日落時拍攝,不加任何濾光片直接拍攝,所拍景物在畫面中呈現暖色調效果。


創客9號站


這兩個時間段,是非常好出片的時間段,攝影,又被稱為光影的藝術,對光的把控,是攝影的靈魂。因此,在清晨和傍晚應該如何拍攝出想要的照片呢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要有主體,很多人會問,為啥不先講構圖,我覺得很多人在拍攝時有些避重就輕了,不管是畫框式構圖,還是s型構圖等,不都是為主體服務的麼,如果一幅作品,構圖再完美無缺,主體卻表達不清楚,那這幅作品並不能算一個好照片,因此,在拍攝這兩個時間段時,不妨考慮考慮,我需要什麼主體,如果是人物,那麼陽光打在人的臉上,或者傍晚拍攝剪影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如果是風景,那拍攝主體可以選擇山或者水流等,可以多去圖蟲看看相關優秀的作品。

二當然是學習學習後期了,學會如果調色也是攝影師必備的一項技能,並不是每次拍攝都能拍出想要的光線效果。這個可以多看看相關教程。

還有很多需要補充的大家幫著補充哈,畢竟我的經驗有限。




木子飛魚


早晚鍛鍊~隨手拍,上面三張照片是早晨六點多鐘拍的,下面三張照是下午六點多鐘拍的。








真情年代李紅


都說清晨和傍晚是攝影的兩個最佳時光。只要是好天氣,兩個時辰都有紅彤彤或者金燦燦的太陽,有漫天美麗的彩霞,有披著金光的雪山,有泛著金波的海洋,還有無數的鍍著金邊的人和物……攝影人都熱愛和珍惜這兩個時辰,不管在山上或是海邊、在荒野或是城市,不菅寒風刺骨或是汗流夾背,不辭勞苦地用鏡頭定格無數的難忘瞬間。

是風光大片也好,是影像垃圾亦罷,管它呢!總之,快樂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