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救星”G20

全球“救星”G20

上週對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說是尤其煎熬的一週。

第一擊來自日本疫情。截至週日上午十點半,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1724例,較28日同期數據增加199例,創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

第二擊來自國際奧委會。由於疫情持續蔓延,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的靴子終於在上週落地。根據最新安排,賽事將延期到2021年舉辦。屆時,同樣延期的歐洲盃,按時舉行的國際泳聯世錦賽、世界田徑錦標賽等各種比賽將扎堆“搶生意”,被安倍首相寄予厚望的“奧運經濟”可能要大打折扣。

全球“救星”G20

最後一擊來自全球。對於資源匱乏、對外依賴性過強的日本來說,疫情造成的“封國”可能讓日本成為一座孤島。上週,印度、英國、馬來西亞等國新加入了“封國”行列,採取“封國”或“封城”舉措的國家已增加到超過60個。另外,哈薩克斯坦、越南、俄羅斯、塞爾維亞等國則宣佈實施“禁運”:賣不出去產品還不是最要緊的,購買不到物資才是最致命的。

1.“及時雨”G20峰會

好在,週四舉行的G20峰會讓安倍首相鬆了很大一口氣。

全球“救星”G20

與一地雞毛的七國集團峰會不同,二十國集團峰會迅速就應對新冠肺炎全球合作達成了一致意見:

第一,確定防疫優先。

第二、啟動五萬億美元救市計劃。

第三,增強疫苗和藥品研發投入,加強數字技術和醫療科學的國際合作。

第四,確保重要醫療用品、農產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務的跨境流動,保證全球供應鏈。

2.燃眉之急是摁住疫情

此前,一些國家對於“保經濟”還是“防疫情”猶豫不決,導致疫情持續蔓延、經a濟急劇受損。在這次G20峰會上,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達成了一致意見:先摁住疫情。

3.救市“份子錢”這樣出

5萬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35萬億元,是全球迄今為止,出臺的最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

問題來了:這些錢誰來出?

全球“救星”G20

這有點像北約軍費,大家量體裁衣各自都出一點。在規模上,二十國集團可能在會上也都湊了一下,湊出來的數額大概是5萬億美元。

現在會議結束幾天了,各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也陸續出爐了。最大手筆的是美國,計劃出2萬億美元來刺激經濟,大概佔到GDP的10%;

全球“救星”G20

其次是德國,將拿出8220億歐元(9150億美元)救市,這將佔到德國GDP的20%,是目前為止最下血本的國家。

此外,法國計劃拿出3342億美元,加拿大是820億美元,英國是500億美元,澳大利亞大約是400億美元。

中國出多少?

目前還沒有官方數字,不過新華社週五晚間報道,中國將“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全球“救星”G20

如果我們把本次救市行動各國出的“份子錢”佔GDP的比例與2008年的救市行動相比較,會發現這個數字是比較接近的。比如,當時英國佔比2.0%,今年是1.8%;加拿大當時是4.5%,今年是4.8%。

2008年中國GDP水平是30多萬億元,出臺的救市規模是4萬億元,佔GDP比例約在12%左右。按照這樣計算,中國2019年的GDP是99萬億元,乘以12%的話,就是12萬億元。

當然了,這只是猜測,具體數額還需要決策者考慮各種因素藉助綜合模型的計算,再拿出一個最科學的方案。

4.加緊研發疫苗及特效藥才能真正結束疫情

此前外界曾寄望於溫度升高會殺死病毒,從而結束疫情。但隨著疫情蔓延到澳大利亞、巴西等處於夏季的南半球國家,加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溫度高低與病毒是否活躍沒有必然聯繫,這樣的希望被打破。

事到如今,真正能為疫情畫上句號的,就只有疫苗和治療藥物的研發。因此,各國在會上承諾:加大這方面的投入與國際合作。

全球“救星”G20

5.維護全球供應鏈是應對關鍵

這次疫情如此嚴重的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全球供應鏈被打斷。中國是世界工廠,全球醫療物資最大的生產中心,湖北擁有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基地,疫情首先在中國爆發使得整個醫療物資的供應鏈都陷入了緊張、中斷的狀態。

全球“救星”G20

在醫療物資出現巨大缺口的時候,各國是怎麼應對的呢?瑞士購買的口罩被德國截胡、意大利購買的醫療物資被波蘭海關扣押……疫情之下,各國摒棄了通力合作,紛紛展開醫療物資的爭奪,出臺限制醫療物資出口的禁令,也使得產業鏈條進入惡性循環。

因此,此次G20峰會承諾維護全球產業鏈,說明大家已經認識到“各自為政”“以鄰為壑”對疫情防控產生的傷害,決定攜手進退。這是當前的世界最需要的承諾。

6.糧食危機可能是下一階段最大的危機

G20達成的共識第四條除了說要保持醫療物資供應的流通,還特意加上了農產品,為什麼?

因為下一階段,全球可能會面臨比石油危機更嚴重的糧油危機。

全球“救星”G20

從上週開始,糧食禁運開始在全球主要產糧國蔓延。比如,越南暫停了大米的出口,俄羅斯也已經開啟為期10天的穀物出口臨時禁令。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面粉出口國之一,該國目前禁止了小麥粉以及胡蘿蔔、糖和土豆等其他產品的出口。塞爾維亞也已經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物資的出口。

加上全球民眾恐慌性地囤積糧食,全球幾大主要糧倉受到蟲災、旱災等各種打擊,早就有經濟學家在呼籲——食品通脹即將來臨,一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可能一觸即發。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GDP佔全球86%的二十國集團做出承諾,確保農產品跨境流通,其實是在未雨綢繆,提前佈置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全球“救星”G20

《追問新聞》是有著70年曆史的新聞播出機構重慶廣播主頻率——重慶之聲(Fm968)傾力打造的一檔新聞深度類節目。

節目聘請資深專業財經記者、國際形勢觀察員、時事新聞評論員等與主持人形成“1+N”的形式對新聞進行探討。節目追求新聞深度,探尋新聞真相。歡迎關注、歡迎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