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文章轉載自:地道農旅經濟發展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深圳打出了“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武漢有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


疫情之下的2月中下旬,更有浙江、廣東等省份為確保復工的順利開展,進入了搶人大戰,包機、包高鐵、包車將外地員工統一接回來,財大氣粗的氣勢令我等小鄉村歎為觀止!這疫情還沒結束呢,村裡的人就被城裡人給接走了,那誰來發展鄉村,帶領鄉親們賺錢呀?既然鄉村搶人搶不過城市,那咱們就加大力度重點培養吧!最近印發的《農業農村部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或許是這個矛盾最好的解決方案。來看看,哪類人才在鄉村發展中最重要!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01 農村幹部“新領導”


文件中提到,要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班,重點遴選貧困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大學生村官等等作為培訓對象。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將目光聚焦在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80後等群體當中,將其培養成為農村幹部“新領導”。為什麼是大學生村官?先看看大學生村官的現狀!2008年開始的大學生村官招考,有人笑稱像是第二次知青下鄉!到2016年底,在崗10.3萬人,其中有6.7萬名大學生村官進入村“兩委”班子,7000多人擔任村“兩委”正職。有1萬名走上鄉科級以上領導崗位,有1.5萬名大學生村官參與創業致富。目前在政策上,國家也是大力支持農村大學生返鄉,甚至明文規定,在選舉村幹部時,優先選擇優秀的高校畢業生。這是國家層面對大學生的支持,那麼從大學生自身角度出發又是怎樣的呢?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能夠返鄉當村官基本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不能說他們不懂鄉村傳統文化、不懂農業,其實也就半知半解!如果把自己所學知識專長和農村資源、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眼界寬、信息靈、思路活的優勢,能夠帶領村民從賺點小錢開啟鄉村發展之路,從能幹活、能賺錢層面得到村民們認可,就是實在得給農村“輸入新鮮血液”。如山東淄博蘆家臺村的90後村官李炳春,一年多時間裡,他和村民一起開發了20畝的扶貧基地,除去成本盈利2萬元,並辦起“青苗”小課堂讓留守孩子放學後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可謂是“小村官幫了村裡大忙”。

為什麼是退伍軍人?

有一種感情,叫軍民魚水情!老百姓們對於軍人總是有莫名的信任感,所以退伍軍人返鄉創業無疑是能夠快速得到村民認可的,而且他們受過嚴格的管理,憑著在部隊裡磨鍊出的那股能吃苦,實幹、苦幹的勁,而正是這股勁,才能勇於開拓,勇於幫農村找發財的新路子。如袁崇漢、袁彬譯等5名退伍軍人,搶抓貴州思南縣委、政府發展生態茶產業的機遇,創立了生態農業公司,實施“黨支部+退伍軍人+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民”的扶貧攻堅模式,建立了茶青市場1個、茶葉加工廠1個、建設茶園4000多畝,創建了“退伍軍人創業示範基地”。

為什麼是80後?

老話常說“寧管一軍,不管一村”,一村可不好管。而80後基本是在外有成功事業之人,或是有技術、有錢、有管理才能...如果能返鄉參選幹部、創業或是投資,能夠很好得幫村民致富。同時他們閱歷豐富,見識廣,經歷的事情見識過的場面比較多。有較為豐富社會經驗,登上大的場合處事不驚,在辦事和幫農民解決問題上都比較有經驗。如紫金好義鎮的80後小夥黃海宇,辭掉了在深圳的高薪工作,返鄉規模化養殖三黃雞,創辦的康盈農業合作社年產三黃鬍鬚雞達到了6萬多隻,年銷售額600多萬元,還通過擴大基地和農戶養殖規模,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

農村幹部“新領導”,有活力、有幹勁、有能力,必定能夠帶領鄉村們,開拓農村發展新局面!02農業產業“帶頭人”農村幹部“新領導”更多的是引領,真正操刀的還得靠農業產業“帶頭人”。

文件中提到,要加強家庭農場經營者、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群體的培訓。一方面,突出產業導向,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全年培訓100萬人次,重點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民的培訓力度;另一方面,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加大農村創新創業導師、示範園區管理人員和優秀帶頭人等培訓力度,全年舉辦3期培訓班。加強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培訓,為鄉村產業發展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全年計劃培訓1600人次。

現在的農民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是一支懂技術、會管理、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但這支隊伍龐大,就需要有懂農業產業的“帶頭人”。所以種植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等就成為了“頂樑柱”。他們有技術、有能力、有渠道,只有他們才能把農業做大、做強。幫村民賺了錢,在村裡才有號召力,自然有很多農民追隨。

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把大市場與小農戶緊密聯繫起來,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如無錫錫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匯聚了大批以太湖米業等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通過組建花卉、水果、蔬菜及稻米合作社,鼓勵成立家庭農場等方式,進一步把帶動效應輻射到園區周邊地區的農戶,帶動了當地農民1.5萬人就業,園內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萬元。綜上所述,文件所現,現在農村的培養重點也就是以上兩類人才!農村幹部“新領導”: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80後!農業產業“帶頭人”:種植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他們有活力、有能力、有技術、有資本、有渠道!鄉村有田地、有農業、有傳統、有文化,和這兩類群體碰撞,必定能獲得村民們的擁戴,富裕之路也就不那麼遠。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人才工作要點,這兩類人在農村最搶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